马延秋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如何理解物理核心素养的含义,如何通过物理教学情境的出新、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实验的革新、教学模式的创新来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 情境 社会 发展 品格 能力 实践 创新 应用 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87-02
教育部2014年4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可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根据上述文件对“核心素养”含义的论述,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及现行课程标准的要求,现将我对“物理核心素养”含义的理解,解析整理成如下表格分项:
物理课堂教学的转型是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下面我就尝试从物理教学情境的出新、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实验的革新、教学模式的创新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一、教学情境的出新
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形式要出新、内容要出新、表现手法也要出新,这样才能更加有力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更加广泛的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产生和学习内容相关的联想和想象,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情感、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这一节时,利用“隔山打牛”魔术创设了“平面镜成等大的像”的物理情境。学生对所看到的“正对玻璃板吹出一口气,能将玻璃板前后两只蜡烛同时吹灭”的现象感到不可思议,强烈的好奇心将学生“卷入”学习活动中,达到水到渠成的发展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
课堂教学内容要增强时代性,要充分体现先进的物理教育思想和理念,根据社会发展新变化、物理科技进步新成果、新问题,及时更新课堂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科技服务社会,及对社会负责任的科学价值观。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四节“电阻”这一节时,根据新材料广泛应用的物理科技发展现状,将授课内容进行更新,引入传感器的概念,并做了适当的拓展延伸,利用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制作了光自动控制路灯和温度自动控制电路的演示教具。这样的演示教具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学以致用、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起到了“抛砖引玉”的示范作用。
三、教学实验的革新
为适应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首先要加强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因为科学过程的本质是探究。学生通过体验物理探究过程中的喜悦与艰辛,形成积极的科学情感和正确的科学态度,通过解决物理探究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规律时,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经历观察成像、质疑成像、拟定成像研究方案,进行成像实验信息收集、数据处理,最后分析综合得出成像规律。这一过程既是科学方法(替代法)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品格(兴趣)的形成过程,更是科学探究及实践创新能力(用LED灯取代蜡烛)的发展过程。其次要注重物理实验设备的革新。例如,在探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水沸腾”实验时,常规测量工具(温度计和秒表)存在温度变化信息记录不准,采集信息过少,数据处理方法滞后的问题,利用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结合计算机实时自动记录温度变化值,并自动处理数据生成温度变化规律图像,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四、教学模式的创新
为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要注重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一是要重视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主动探究、交往互动为基本框架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要重视物理综合实践课的开展,重视“学物理”与“用物理”的交互作用。例如综合实践课:寻找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将学生分成了七个小组,每组同学各承担一个简单电路的设计制作,组内同学分工协作,克服困难,按时达成任务,然后课堂展示交流。
这些创新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的独立自主与分工协作,注重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发展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实踐创新能力。
总之,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践中,物理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革新课堂教学,以适应发展物理核心素养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张宪魁《物理学方法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