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TPACK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7-04-26 12:42彭旭宏田娇玲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彭旭宏 田娇玲

【摘要】TPACK是信息时代下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框架,有效测量教师的TPACK水平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TPACK构成元素,利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师的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和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等内容展开调研,深入剖析调查结果,并对研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充分反思与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的经验支持。

【关键词】TPACK TPCK 小学数学 教师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72-02

一、前言

TPACK,是创新与技术委员会基于Koehler和Mishra的TPCK知识框架提出,全称是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译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作为将技术有效整合到课堂中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1]。其基本构成元素包括TK(技术知识)、PK(教学法知识)、CK(学科内容知识)。两两耦合可以形成三个复合元素TP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PCK(学科教学法知识)。三个单一元素融合便形成TP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无论是单一元素,还是复合元素,其本質都是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类型。本研究以调查小学数学教师TPACK水平为目的,利用问卷调查法开展调研,调查对象为广州市天河区L学校数学科组的所有教师,题目数量为16道,根据回收到的有效数据,笔者尝试对教师TPACK水平进行分析。

二、数据分析结果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年龄分布(单选)

参与本次调查的教师共有19名,调查对象遍布各个年级,涵盖教学岗位和管理岗位。绝大多数拥有5年以上的课堂教学经验,且超过一半教师拥有15年以上教学经验,同时也能反映出数学教师的更新频率较低,符合一般学校的现状,具有普遍性。

(二)TK技术知识

本研究从常用教学硬件媒体选择、教学软件的熟练程度、技术使用价值的认同程度和技术习得途径等方面开展调查。在硬件层次,教师最常用的教学硬件媒体依旧为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投影,部分教师掌握交互式电子白板,个别教师接触过电子书包等设备。在软件层次,所有教师基本能够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大部分教师掌握课件制作工具和网络社群工具,专门学科工具和网络教辅平台的掌握程度低。大多数教师基本同意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对信息技术的绝大多数优点表示认可。教师学习技术的主要途径为学校专门培训和教师间相互学习,自主钻研和网络交流学习也是常用方式。

(三)PK教学法知识

本研究从教学能力评估、课堂类型选择、课堂教学观念、学生培养观念等方面调查了教师的教学法知识。教师基本能够采取合适方法或者策略来引导学生思考、辅助学生自主反思、开展有意义讨论和组织小组学习,较少开展过程性评价。教师最常用的课堂类型为探究式课堂,其次是讲授式和合作式课堂,而项目式课堂开展的频率较低。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端正,对权威式课堂、重复练习和全程监控教学的弊端有深刻认识。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及交流与协作能力,对学生信息素养、高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并不一致。

(四)T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

本研究选择“图形与几何”作为具体学科内容,以便教师能就具体情境和具体问题进行作答。所有教师均认为“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必要性高,其次为“统计和概率”,而普遍认为“数与代数”对技术的依赖较低。教师认为“图形与几何”的概念及特征、公式与计算、性质和定律等内容,较问题解决和综合应用等内容,更加依赖信息技术。针对“图形与几何”的各种知识类型,教师普遍认为PPT较于Flash、电子白板、几何画板等媒体而言,是最好的技术工具。

(五)TP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

从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基本能够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讨论主题,并借助合适的在线工具促进与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够制作与学科相关的问题情景并利用电脑呈现,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根据内容设计合适的探究活动,并借助多媒体去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能够恰当地整合教学法内容、信息技术和教学方法来设计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的学习。

(六)调查对象的技术应用态度调查

尽管学校在技术的普及上和其他学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对于技术与学科的融合,特别是技术和数学学科整合而言,本校教师都支持和认可,一方面也反映出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在新时代,教师对技术的渴求。此外学校教师对新技术和新媒体有较高的兴趣并对其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愿意接受技术与课程整合中遇到的阻碍,不畏挫败。但是就目前状况而言,教师仍然不能使用轻松自如地应对技术产生的突发状况,也欠缺预设多种方案的意识。

三、讨论与分析

(一)技术知识的更新频率低

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呈现周期性,故不难发现它们在学校的推广应用也呈现出同样规律,这就意味着教师难以将其作为教学常态或者常用手段。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仍旧习惯于使用传统教学媒体进行教学,一方面是由于适应新型技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并不明显。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往往是出于科研任务或教务要求,此外,虽然新手教师对新型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但是数学学科的教师更新频率并不高。

(二)教学法知识难以用技术实现

调查结果反映出教师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念、深厚的师范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侧面反映出这些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法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很少把技术应用于活动组织、学习工具和反馈分析等活动。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的应用成本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平均技术水平不高。教师应该通过观摩优质信息化课例、参考技术应用策略相关研究成果等途径获得相关经验,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三)教师对技术的态度积极

尽管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函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教师的态度积极、心态乐观,教师普遍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因此不畏惧各种新兴媒体的陌生感,也敢于应对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在调查过程中,不难发现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充分融合新手教师技术水平和专家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优质,因此产生出很多出乎意料的教学设计,成效显著。作为学校管理者,更应该为教师们创设多种类型的学习技术机会,鼓励教师参与更多技术应用相关的竞赛活动,从而让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师水平有更大飞跃。

四、经验与启示

(一)学科内容知识的有效测量方法

本调查并没针对学科内容知识设计专门的问题,如需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必须根据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编辑整理,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对教师进行针对性调查。此外,调查对象的学科内容知识往往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而丰富,尤其在我国小学盛行跟班制,所以教师教龄和学科内容知识水平成相关,呈现出较为明确的规律性。

(二)难以设计针对复合元素的题项

复合元素TPK、TCK、PCK的调查,是考察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水平的核心工作,但调查难度巨大。每一种技术可以辅助多种教学法实施,每一种教学法也可以通过多种技术加以实现,需要研究者全面认识,故增加了选项设计难度,往往容易造成片面化和简单化的结果,调查结果难具代表性。

(三)教师TPACK水平的评估标准

要评估教师的TPACK水平,需要对其中的构成元素进行调查分析,如需量化调查结果,必须通过科学方法来测量每个元素在TPACK水平的作用比例,并以每个元素作为单独维度,对每个元素的包含内容进行科学划分。此外,在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上,研究者通常选择针对教师个人进行问卷调查,但也意味着调查具有过大主观性。而比较理想的方法应该是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做出评估,但是教师TPACK水平往往难以在某个课例中完全呈现,因此需要长期的观察和跟踪,这就无疑增大了调查难度。

参考文献:

[1]徐鹏,张海等.TPACK国外研究现状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3(09):112-1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