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百洲
【摘要】在“普通高中热”的影响下,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数学作为一门重要文化基础课,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切实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进行分层教学是普通高中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普通高中 数学教学 分流 分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66-01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有机会接受高一层次的教育。这一客观现实不仅造成了目前普通高中学生的入学成绩参差不齐,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行为与心理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统一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包括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作业及指导等方面)的安排都因人而异,使之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每个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和需求出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层次,通过努力学习成绩都能有所提高,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低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达到高一层次,其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正所谓之:借得“分层”三分力,移来学生一缕魂。本文拟探讨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一、校内分流、班内分层
如前所述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一差异使得教师教学中很难顾及到全体学生。我校在充分认识到这一差异带来的弊端的基础上,采用了“校内分流、班内分层”的教学模式。所谓“校内分流”就是根据学生入学成绩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编班,分为强化班、实验班和普通班三个层次。这一分班模式有效的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易于教师组织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宽度和深度,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
“校内分流”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差异,但是在一个班里学生的差异还是存在的,而且同一学生不同学科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班内分层”的办法来组织教学。所谓“班内分层”就是把班内学生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达到因材施教、区别要求、培优转差、全面提高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1.整合教材,注重学生分层
2.合作学习,注重分层施教
3.技能训练,注重分层练习
4.教师走下讲台,注重分层指导
5.小组学习,动态管理,注重分层提高
这样班级就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组织形式,课堂呈现出了一种流动的态势,极大地补充了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二、“校内分流,班内分层”模式下的教学管理
“分流”、“分层”不是为简单地适应学生,而是为了彻底改变不同水平学生在同一班里“吃不饱”和“吃不了”并存的现象。但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有各自不同的学习策略。具体可以表述为:四同、四不同。
1.教学内容基本相同,教学深度有所不同
教学内容都是依据课程标准来安排,不同层次的班级以及同一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必须學完课程标准中的所有知识点,掌握其要求的基本技能。
2.教学目的相同,教学目标有所不同
教学目的都是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和素养,但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上又有所区别。
3.教学模式相同,教学方法有所不同
所有班级都采用“教学相长”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介于基于“教”的教学模式与基于“学”的教学模式两者之间的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考虑到个层次学生数学基础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宏观上来说,教学中普通班采用讲练结合教学法居多,实验班采用启发讨论法为主,强化班采用合作探究法为主。
4.评价制度相同,侧重点不同
我们对学业成绩的考核办法进行了改革,摒弃了“一刀切”的模式,而是采用发展性教学评价,实施多元评价,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但是强化班和实验班、普通班学业成绩评价的侧重点又有所区别。
三、实施分层教学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分流和分层后,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进步,实行动态管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力,从而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2.分层教学虽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但还得正视学生整体水平较低学习方法欠佳的客观现实。为此,在教学中必须采用知识补偿与方法并行的教学策略。
3.实行分层分流要注意到学生的情绪,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做耐心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题。分层教学最好几个学科同时进行,这样既易于协调教学,又有益于学生接受,相得益彰。
4.应该理智的、巧妙的使用分层教学,把分层教学同其它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田万海.数学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马忠林.数学学习论 [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