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真真 艾则孜
新媒体环境下的“反沉默螺旋”现象探析
——以“僵尸肉事件”为例
□ 毛真真 艾则孜
“僵尸肉事件”在2015年极受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在此事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反沉默螺旋”的现象。本文拟通过此次事件,进一步讨论“反沉默螺旋”现象的基本特征,并结合该理论,分析导致“僵尸肉事件”发酵并升级的原因,最终探讨“反沉默螺旋”现象对于新媒体环境下传媒发展方向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反沉默螺旋;僵尸肉事件
“沉默的螺旋”是1974年诺埃勒-诺依曼在《传播学刊》上提到的一个理论。人们在表达意见和观点时,首先会看自己赞同的观点是否受到广泛欢迎,如果受到欢迎就会积极参与,把这一观点大胆地表达出来;倘若发觉某一看法少有人理会,处于弱势,纵使自己赞同它,也会选择保持沉默。舆论一方的沉默会促成另一方意见的强势,如此循环,就会形成一方观点的声音越发强大,而另一方越发沉默的螺旋发展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传播中,“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了猛烈地冲击。在“两微一端”的环境下,出现了许多虚拟社区,它们为公众提供了沟通的平台。在这些虚拟社区中,网络用户可以匿名、自由地发表言论,占“少数派”意见的用户不用考虑自己的意见是否与大众媒体所传播的主流观点相同,不用再隐藏自己的意见,而是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由于网络环境下传播的迅速,“少数派”的观点会快速扩散,支持原来“少数派”观点的人会越来越多,最后可能会超越持“多数派”观点的人,使“沉默的螺旋”理论发生变异,呈现出反“沉默的螺旋”模式。①
作为2015年备受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僵尸肉事件”在其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了“反沉默螺旋”的诸多特点。在“僵尸肉真实存在派”与“僵尸肉夸大事实派”双方争论不断走向白热化的过程中,两种公众舆论并没有像传统意义上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所假定的那样,产生一种舆论不断变得弱势,逐渐衰弱直至消失,而另一种舆论不断变得愈加强势的现象。②
“僵尸肉事件”始于新华网记者李丹在2015年6月23日发表的题为“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的一篇报道。该报道指出,“70后”猪蹄、“80后”鸡翅等“僵尸肉”通过非法渠道走私入境,但是非法商人却用化学添加剂对其进行调味,使其身价倍增,最终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该报道让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为了进一步证明报道内容的真实性,记者陈述了对有关专家、长沙海关缉私局副局长杨波、缉私局警员等人的采访内容,并以湖南的案件为例,分析了冻品走私链条。报道一出,一片哗然,“僵尸肉”成为全国媒体争先报道的中心内容之一。
然而,在人们对食品安全忧心忡忡之时,2015年7月9日,食品安全资深记者洪广玉发表《剧情逆转的时候到了:“僵尸肉”的报道是假新闻》一文,提出了对新华社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洪广玉称他对长沙海关缉私局副局长杨波进行了再次采访,杨波表示:“我们并没有查出僵尸肉(特指封存三四十年的肉),这是全国一起搞的行动,也从来没有发布过这样的消息。”③洪广玉又联系到广西南宁市委宣传部宣传科,该宣传科张姓科长称“我们从未提供过这样的消息,既没有说过僵尸肉的事,也没有说过年份的问题”。张科长还爆料,早在2013年,网上就有“南宁警方发现封存于1967年的肉”的报道,且文后标注“据新华社”。
公众在看完资深记者洪广玉对“僵尸肉”的控诉后陆续倒戈,许多网站、新闻客户端纷纷报道。然而在2015年7月12日,新华社记者李丹又发博文《公众利益面前,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何在?》,文中引用《南方周末》专访广西食品药品监督局局长韦波的报道。韦波在采访中称,这些牛肉,不少冷冻了数十年,可能存在变质问题。至此,公众舆论的焦点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其一,报道中的“70后”“80后”冻肉是否真实存在;其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问题。
而后,在2015年7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海关总署、公安部关于打击走私冷冻肉品维护食品安全的通告(2015年第29号)》,公众舆论才又开始关注到走私冻品。通告中写明今年查获的走私冻肉中,有的生产日期已经有四五年之久,对所有查获的走私过期冷冻肉,都将依法予以销毁。④
论战至此终于告一段落,具体过程的复杂,远非只言片语能理清。总之,在整个事件中,公众舆论围绕着李丹和洪广玉两位记者的观点形成了相互对立的两派,甚至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海关总署、公安部三方联合发布通告后,争论也仍有余热。
自从新华网记者李丹《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的文章发出后,公众很快就形成了“僵尸肉真实存在派”与“僵尸肉夸大事实派”这两大对立派,舆论“强势”与舆论“弱势”间对比明显,认为“僵尸肉真实存在派”的声音就很快超越了“僵尸肉夸大事实派”的声音。在多家新闻网站连续报道后,相信“僵尸肉”的公众也越来越多。虽然媒体的相关报道对“谣言派”造成了巨大的信息压力,但却并没有让这一处于“劣势派”的群体趋向“沉默”或者转向附和。围绕两位记者文章的有关“僵尸肉”的争论并未分出胜负,更没有因为辩论而得出确定的结论,而且争论的中心逐渐脱离事件,更多的是讨论媒体工作者素养的问题。最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海关总署、公安部三方联合发布通告之后,公众舆论才重新回归“僵尸肉事件”本身。
公众对于该事件的反应从国内一家重要门户网站的投票中可见一斑。在新浪微博用户@新浪河南发起的投票“僵尸肉真假之争,你支持谁?”的结果中,“僵尸肉夸大事实派”这一舆论依旧强大,占总投票率的11.5%,并没有如“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所描述的,“少数派”观点最终会走向沉默或转向,如表1所示。
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持“少数派”观点的公众在“多数派”的压力下,会有一些人因为“对社会孤立的惧怕”而转向沉默。但是,在“僵尸肉事件”中,事件的发展情势却让“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命题并未奏效。其一,论战双方表明的意见始终坚定不移,没有出现“少数派”屈从于群体压力而服从“多数派”的社会心理过程。其二,事件双方都未“沉默”,因而“沉默的扩散”也就无从谈起。其三,传统大众传播形成的“意见环境”并不成熟,官方在争论中并未多加干涉。所以,在“僵尸肉事件”双方僵持的状态下,其传播过程出现了“反沉默螺旋”的现象。
表1 “僵尸肉”事件微博调查结果
社会心理学对“从众心理”的定义和分析是“沉默的螺旋”假说的理论中轴线。在传播过程中,群体压力的作用会导致从众现象的产生,而从众现象则进一步推动“沉默的螺旋”的运转。
刘建明教授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奏效需要以下三个条件:1.一些人比较缺乏社会主见,容易把媒介意见视为绝对真理。2.由媒介设置的议程必须巧妙到让人难以发现它的错误之处,又或者剥夺受众的知情权,以至于受众盲目跟从。3.媒介的观点真正符合了多数受众的价值观,并且见解和民意能达到一体化,“沉默的螺旋”便开始生效。从“僵尸肉事件”的传播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引发群体压力失效而呈现“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原因。
“反沉默螺旋”理论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少数派”中的舆论领袖,即坚定的“中坚分子”。所以,当“少数派”中的“中坚分子”存在时,“反沉默螺旋”现象就可能会发生。就如“僵尸肉事件”中,洪广玉作为“中坚分子”的“僵尸肉夸大事实派”虽处于弱势,但并未出现“沉默的螺旋”所描述的公众会沉默。洪广玉发表的文章与李丹发表的文章针锋相对,表明了其意志的坚定和主张的统一。这成为“僵尸肉夸大事实派”的中坚力量,成为“少数派”不轻易妥协的支撑。从第一方面而言,“僵尸肉夸大事实派”有食品安全资深记者洪广玉作为舆论领袖,便不会缺乏公众的支持。在记者洪广玉发文质疑后,包括凤凰网等在内的新闻网纷纷贴出《“僵尸肉事件”被指假新闻》等新闻。“中坚分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少数派”的观点没有沉默或转向,洪广玉具有定鼎之功。官方在李丹和洪广玉的论战中,并未明确支持任何一方的观点,更多的是民众根据媒体新闻的报道作出判断,而众多的民众参与,使事件成为一场重大的公共事件。其中涉及的关于质疑媒体人素养的问题,其影响意义甚远。而且,此次话题事关食品安全这一民生问题,举国上下关注愈加,受众时刻关心最新变动,所以,手中的知情权并未被剥夺,也并不是盲目跟风。大众在关注事态演变的过程中,没有沉默,也不愿沉默,而是积极表态。
在“僵尸肉事件”中,大众舆论通过网络介入,也是产生“反沉默螺旋”现象的重要原因。虽然在网络社区里,人们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并没有彻底消失,“沉默的螺旋”也并未失效,但是其作用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强度变弱,表现形式也与传统大众媒体时代有很大不同。但显而易见的是,网络的匿名性会减少“自己的观点”和“主流观点”对立的情况的出现,因为用户往往会与意见相近的人组成讨论小组。
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僵尸肉事件”中的“僵尸肉真实存在派”已疲于应对“僵尸肉夸大事实派”,出现了长期的“反沉默螺旋”现象。自事件出现以来,“少数派”观点的支持者并没有转向。这也充分地说明了“反沉默螺旋”理论有其存在的理由。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倘若舆论总是出现一边倒的“沉默的螺旋”现象,言论的多元化又何从谈起?事实的真相又会不会就此被掩埋?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反省。“沉默的螺旋”理论并不是通过绝对的判断来寻求事件的真相。在双方观点的交锋之下,“反沉默螺旋”只是其某种条件下的表现,它并非对“沉默的螺旋”的绝对否定,而只能是一种补充,一种发展。“僵尸肉事件”看似一波三折,但是,其中折射出来的许多问题需要新闻媒体人去反思。通过“僵尸肉事件”可以看出,在大众传播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民众理性分析能力和参与欲望倍增的今天,“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时代背景确已发生变化。“沉默的螺旋”理论依然不可替代,但力量的确已然削弱,而“反沉默螺旋”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
注释:
①杨立月.新媒体语境下的反沉默螺旋现象[D].吉林大学,2012.
②孙祥飞.新闻传播学热点专题80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③高语阳.三部门通报有走私肉“肉龄”5年[N].北京青年报,2015-07-13(A08).
④张文军.到底谁被忽悠了?“僵尸肉”新闻事件始末[DB/OL].http://wx.paigu.com/a/33037/48437500.html.
(作者毛真真系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艾则孜系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