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兆刚
我眼中的好校长
文│张兆刚
学校工作的引领者—张兆刚
工作再多,不觉疲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凡事想在前头,做在前头;始终保持着一种精益求精的热情,始终在为工作的规范、细致、精准、高效而无怨无悔地努力……试问,哪个校长不想让自己的下属如此这般?
教师的热情源于好的心情,而好的心情源于舒心、贴心的工作氛围,源于俯下身子、扎实进取、敢为人先、率先垂范的领导作风,源于校长感动人心的人文情怀和服务精神,源于校长改革创新、勇于进取的使命感,源于校长崇德修身的人格魅力、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源于校长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源于校长对全局工作的准确定位。否则,愿望永远不能变成现实。
努力做好工作,这是每一个人对待自己工作的本分。但教师是人,不是神。教师知人情冷暖,有喜怒哀乐,需人文关怀,懂感恩图报。因此,学校管理需要以人为本,校长首先应心中有教师,心中有教师的健康,心中有教师的尊严;而不是让教师强制性地服从,更不能校长独大,一人为天。只有充满了人情味,关注教师需求,蹲下身子为教师着想,真心真情为教师服务,以情感人,以群众看得见的领导务实作风和感受得到尊重的领导行为来凝聚人心。凝聚了人心,方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能让教师人人心甘情愿地努力把工作做好。
学校,说到底,是一个文化存在,在本质上是一个“我爱人,人爱我”的组织,但如果校长只是一味地沉醉于所谓的单位“行政外交”事务,整天不读书,不坐班,不写文章,不反思,不规划,院内见不到身影,会上听不见声音,时间一长,就会与文化离得越来越远。而校长恰恰是最应当拥有文化的人,在文化缺失之后,其视野与品位势必低下,如此这般,又会何来“爱人”之说?又怎敢乞求“爱我”之理?面对这样的校长,面对这样的局面和状态,下属难免会产生 “甩手”“逃离”的想法,就遑论学校的发展了。
如果一个校长在离开单位之后,这个单位仍然不偏离其管理思路,继续运行,就说明他留下了财富,说明他的影响还在,思想还在,“魂”还在。我想,这才是一个校长治校的最高境界,是一个校长真正的人生意义所在,这样的校长无疑是一名成功的校长、优秀的校长。相反,如果校长还在其位,下属心中早就盼着、想着、念着校长能够早一天离开,甚或当校长调离时,内心窃喜,这样的校长一定是失败的校长。可悲的是,我们有些校长不以为意,自以为是,沾沾自喜,自我感觉良好,以一名优秀的领导自居。如此这般,岂不是教育的悲哀,学校的悲哀?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主心骨,主心骨就应坐得住,勤研工作之道,从精细入手,从实际出发,心中“真”有单位,脑中“常”思工作,耳中“多”听良言,眼中“细”看问题,嘴上“言”之有理,俯下身子,放低自己,融入群体,目光长远,思虑周到。
教师的工作热情,还取决于校长的个人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事情不分大小,把握分寸,不以领导自居,不居高临下,说话接地气,做事有商量,那么他将走得更加踏实,他将获得更多的掌声,赢得更多的尊重。
校长心存正气,拥有热情,方能赢得人心;而赢得人心,才能激发团队更大的热情,甚至是激情。只要校长自己走得踏实,问心无愧,就会收获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