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闫凌雪
基于“ 核心素养”的美术课评价反馈策略
文 | 闫凌雪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国家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即以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各学科各学段又相继提出了各自的具体表现要求,例如美术学科的五大学科素养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前两个素养属于学科独有的,后三个素养属于可与其他学科共有的。文学、音乐也可以有审美判断,物理、化学也可以有创新实践,历史、政治也可以有文化理解,只是呈现的角度不同,从而由各学科特有的学科素养来为总体框架服务。
纵观自己的教学,“评价反馈”一直是我比较容易忽视或是一带而过的一个环节,主要原因在于美术课一周一课时,鉴于主科课程的学习任务,美术练习基本在课堂完成,且很少留课后作业,教学内容范围广,涉及绘画(如素描、速写、水粉、水彩、中国画等)、摄影、工艺、书法、篆刻、雕塑等造型技法、鉴赏、创意设计应用、与其他学科综合探索的学习,每个内容一般1-2课时之内就要完成,45分钟的一堂课又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创作,因此我更多关注的是前面教学过程的设计,评价仅仅是为了追求一堂课的完整性,且评价的方式通常只是简单地点评几张典型作业,或是不点评,直接将优秀作业在教室外展示而已。殊不知“评价反馈”对于整个教学过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因此,评价的目的应该是为教师改进教学或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依据的。以下是我基于“核心素养”的大背景,在评价反馈上实施的具体策略。
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伴随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短到一节课,长到一学年,评价的内容可以指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评价的方式除了教师评价以外,还应鼓励学生展开自评和互评。
通常我在给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时,更看重的是学习态度一项,而不是绘画水平的高低。如按时来到专业教室上课不迟到,每节课带齐应准备的绘画工具,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爱护专业教室的桌椅工具,下课认真打扫专业教室等,并以表格(如下图)的形式呈现,且每节课都要进行统计。
初一1班 形成性评价表
因为在我看来,评价一个学生不能片面地以学习成绩好坏来衡量。因此在我的课堂中,有的学生也许画画得并不好,但是每次下课都主动帮助我打扫专业教室,我对他的评价也不会太低,因为这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优秀品质;有的学生也许画得很棒,但每次上课都迟到,我对他的评价也不会很高,因为守时应该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礼貌与尊重;有些学生上课总不带工具,想着可以用别人的,用时又不小心爱护,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而有些学生却每次都肯把工具借给不带工具的同学用,这又是一种乐于助人的表现。
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行,我对上表中的一些评价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参与”的界定是什么?难道只有上课呼应教师、回答问题的学生才算参与,那些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就不算参与了么?不回答问题就是没有思考么?回顾自己的课堂,确实那些常爱回答问题的学生更容易让老师关注和喜爱,不爱表现的学生容易受忽视,久而久之,不受关注的学生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我认为上面的评价表在课堂表现一项上还可以分得再细一些,让不爱表现的学生得到更公平的关注,这也符合“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不是只注重“知识与技能”,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除了教师评价以外,还应多开展自评与互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全面了解自己这一阶段学习的状态,对自己形成纵向认识,并让学生真诚地对待同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美术学科为例,短到每一课练习的评价量规,长到一学期、一学年的期末检测,都会有一项美术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如下图)。
《形体的世界》练习评价量规
美术学习能力自我评价
有关资料指出:“虽然布鲁姆等人在当时并不知道知识与智慧能力的本质是什么,但是他们在划分认知领域时,采用了一套操作方法来区分知识与层次不同的智慧能力,即在测量时,凡是测验情境与原先的学习情景相同,或只有细微的改变,这样的测验所测量的是知识,或者是回忆知识的能力。如果测验的情境与原先学习时的情景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那么所测验的是高低层次不同的智慧能力。变化程度小的测验情境,测量的是领会和运用的能力;变化程度高的测验情境测量的是分析、综合、评价的能力。”这恰恰对应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它不再是应试教育下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是面对实际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合理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形成“素养”,这就关系到教师如何设计作业。
绘画制作步骤很重要,因此每节课都要有教师演示。传统的教师演示都是现场示范完整绘画步骤后,学生进行练习。但容易出现几个问题:1.因课堂时间有限,完整示范步骤通常为1遍,学生在观看教师演示时会遗漏个别知识要点,导致在做练习时会再次询问绘画步骤;2.学生没有记住知识要点,出现重复性错误,进而导致教师重复性演示,浪费过多课堂时间,且最后呈现的作业效果也不尽人意。
针对这些问题,我采取的策略是将步骤制作成“微课”,即教师提前录制好一段演示视频,并在视频中加入每一步应注意的要点、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拓展性练习。基础练习是基于知识的测量,拓展练习是基于智慧能力的测量,将知识带入现实生活情境去解决问题。将微课提前上传至校园云端、视频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个网络公共平台,让学生利用电脑、Pad、手机等设备自行下载视频观看学习。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绘画水平调整学习进度,基础好的学生看一至两遍就能理解步骤要点,在完成基础练习后还能进行提高训练;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利用快进或倒退,反复观看某一要点,强化记忆,从而进行基础练习。这种“微课”的方式有效缓解了上述问题,达到分层教学、分层评价的目的,但仍存在局限性,如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的限制、课堂中使用手机是否是在学习、能否实现计算机课教师切屏等,都是后续需要考虑研究的。总之,终结性评价可以有很多形式,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看,带入生活情境解决问题的作业要远远比背下一个概念或是解对一道题更有意义。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方庄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