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以南宁市卫生学校为例

2017-04-26 08:29庞伟勤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系统模块

庞伟勤

(南宁市卫生学校,广西 南宁 530031)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以南宁市卫生学校为例

庞伟勤

(南宁市卫生学校,广西 南宁 530031)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实施学校教学工作的综合管理,提升教学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结合南宁市卫生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经验及教学运行规律,对如何推进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探讨。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提出: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是衡量学校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指运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以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为载体,以改善教学管理手段、提高教学管理效果为目的,支持教学管理决策的过程[1]。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及教学管理系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1 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显著扩大,以我校为例,2015年在校生人数为13 402人,2016年在校生人数为14 275人(其中全日制中职学生7 961人、“2+3”高职生2 159人、成人大专生4 155人),开设有护理、助产、药剂、中医康复保健、医学检验技术、口腔修复工艺、农村医学、医学影像8个专业。我校从2008年开始与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学院、桂林医科大学等医学院校联合对在校生开办了大专业余班,目前有70%以上的在校中专学生就读大专;从2012年开始与广西医科大学联办“2+3”高职护理专业,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管理严格规范。近几年来,我校在办学规模、结构、层次上都有了较大发展,在校生人数增加,与各高校联合办学的专业、班级数量增加,培养目标多样化,这些都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为有效调配教学资源,缓解繁重的教学管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要求建立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及教学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和自动化。

1.1 适应职业教育改革与学校自身发展要求

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管理信息量逐渐增加,教学资源配置越来越复杂,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量和难度比以前增大,因此,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管理工作中,建立一套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现代化,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需要。

1.2 优化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能将校内各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联系在一起,将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联办院校、其他社会部门联系在一起,实现教学信息顺畅传递。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为学校各类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分散操作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平台,如课程数据、教学动态、学生信息数据等,信息使用者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快速查找和资源共享,提高信息管理效率。

1.3 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

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要求开发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设置排选课、评教评学、考试、成绩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模块等。在上传信息过程中,各部门认真审核各模块信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数据信息提交后,不能随意修改。在信息管理过程中,按部门、职责进行分级权限管理,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性。

1.4 实现教学管理的透明化

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克服了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弊端,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了真实、客观的数据,能够准确并多方位反映教学情况。教学信息在管理平台上都是透明的,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可通过自己的账号登录,随时查询所需要的信息和数据。教学管理信息的透明化有利于教学管理的公平,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促进教学管理工作良性循环。

2 南宁市卫生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

2.1 软件建设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倡导使用教学管理软件进行管理,不断购置各类教学管理系统软件。目前各教学管理部门均使用软件进行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校教学管理系统软件经历了从单机版逐渐发展到网络版。1996年使用本校教师开发的一套单机版成绩管理软件,这是我校使用软件进行教学管理的开端。从2000年起,先后使用过乌江成绩系统、教学管理双向控制系统、远程教育管理系统、教育厅学分制成绩管理系统、普信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等教学管理系统。其中,普信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中的成绩管理模块是网络版系统,可实现教师在校内计算机各端口下载、录入、查询成绩。

为适应当前网络化、信息化特点,根据教学管理的需求,2016年初我校引进B/S模式的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它是针对学校教学管理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的网络版教学管理系统。该系统整合了我校各教学管理部门的信息,针对各管理部门的工作需求和教学标准设置各模块的功能,并实现各教学部门数据对接。在使用中采用权限分级管理,包括管理员权限、分管领导权限、教师权限、班主任权限等,采用账户、密码登录进入系统,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录入、修改信息在后台有操作记录,责权分明。该系统实现了校园网外操作,在校外也能登录系统,大大提高了学校各级工作的运行效率,目前我校教学管理部门已完成试用,并正式开始使用。

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强大(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框架见图1),系统针对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主要使用群体的不同需求,设计简单、方便的用户操作界面,试运行两个学期以来,为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得到了教学管理人员和师生的认可,目前针对各部门需求继续进一步完善各模块功能。

图1 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框架图

以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中“教务系统”下“学生学习管理”中的“成绩管理”模块为例,其具体业务流程见图2。“成绩管理”模块目前已经完整地实现了1个教学年度(2个学期、2个年级)的成绩管理,管理工作运行平稳。

图2 “成绩管理”模块业务流程图

2.2 硬件建设

目前,我校已建设千兆光纤校园骨干网络,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教学区,着力改善信息化硬件环境,加强对服务器、办公计算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定期更换更高配置的服务器及办公计算机。我校目前共有14台服务器,办公室管理人员每人均配有专用计算机,平均3~4年更换更高配置的计算机。

2.3 管理队伍

学校合理配置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成立信息中心,有专职技术管理人员5名,负责校园网信息管理平台的维护和技术指导。学校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开发技术培训,为后续的系统维护储备技术力量,为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3 对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3.1 树立现代化教育管理新理念

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应摆脱传统教学管理观念的束缚,树立现代化教学管理新理念,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一些教师依然习惯于传统的管理观念、方法和手段,停留于经验型教学管理模式,甚至采取人工作业方式,认为办公室摆上计算机、连上网络就是教学管理工作现代化。新型的现代化教学管理方式是从封闭的局域性管理向开放式网络化管理转变,在管理手段上,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通过教学管理软件,快速、高效地保存、处理、查询和传递数据,克服传统教学管理中速度慢、效率低、查询难、传递难的弊端。

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都必须充分认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以全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投身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去,营造一个人人会用、乐于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管理的大环境。

3.2 结合本校实际,重构教学管理软件模块

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好的教学管理系统加上有效的管理机制,可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避免产生“信息孤岛”。由于技术水平、开发周期及资金投入等问题,很多学校直接购买现成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或者委托软件公司进行二次开发。由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很少或没有参与系统开发过程,软件公司没有充分考虑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状况,系统开发人员不了解学校教学运行规律和管理特点,导致系统功能设计与实际需求不一致[2],设计存在局限性,许多功能难以拓展。

为适应学校发展需求,在引入通用教学管理软件之前,首先由学校一线教学管理人员对软件功能进行评估,提出“校本化”需求,软件开发公司按需求重构教学管理软件模块,满足学校教学管理个性化的要求。系统安装调试过程中,要有熟悉教学管理业务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全程参与,解决系统功能与实际管理流程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系统交付使用前应选择部分管理职能部门、专业或班级进行至少一学期的试运行,同时对教学人员进行分期培训,逐步推广使用。

3.3 优化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

校园安全管理注重过程、实践、落实相关制度、抓好安全教育、关注安全工作的所有环节,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需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和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将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到人,且要狠抓落实;二是构建校园安全教育体系,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形成人人参与的模式;三是完善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和培养应急人才,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既能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又能降低校园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风险。

对学校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中目前运行的3个重要模块:排选课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学生管理模块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教师对系统的使用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综合为:录入程序太复杂;录入界面表格设置不清晰,易出错;各部门原有一些独立系统因各种原因无法整合到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中,造成重复操作,增加了工作量;系统的设置烦琐,不易操作。

系统使用的目的是使工作简单高效、准确规范、交互功能更强,但如果系统操作过于复杂,功能不完善,工作效率未能提高,就达不到系统化管理的最终效果。应结合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进行不断优化。完善信息数据的录入、导入功能,使工作流程简明快捷,并将教学资源与教学系统融合,增加教学资源平台服务模块,实现教学管理系统服务的多元化。为完善系统功能,在必要时进行系统升级或二次开发,实现数据统一、完整,达到简化工作流程、节省人力成本、减少错误的目标。

3.4 与原有系统实现对接,共享信息资源

目前,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较大,在学校内部,各部门都建有自己的子系统,甚至在同一个部门内也并存多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在提高了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存在信息资源共享不足的问题。教学工作涉及范围广,与学生、人事、财务等部门都息息相关,由于缺乏信息连接途径和渠道,每个部门都成为独立的数据源[3],不利于用户了解整体信息,这就需要实现这些彼此独立的系统间的高度资源共享。

为能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打破不同部门间的工作壁垒,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交流,软件设计应在参照代码标准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的交互性,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多样式输出需求和信息的交流对接,实现学校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和共享,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在校外,与上级主管部门、联办院校实现数据对接,如校内学生成绩系统与教育厅毕业验印成绩管理系统对接,避免数据信息重复录入。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有序、高效地开展关联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效用。

3.5 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应加强网络风险意识,目前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大多采用B/S结构,信息出入口多,分布面广,用户量大,存在着一定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安全风险。教学管理数据库是学校信息管理的枢纽,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严重时会导致系统瘫痪,为防止学校信息资源被破坏,应配备功能强大的“防火墙”,防范病毒和黑客攻击,同时要注意数据备份,在系统受到攻击崩溃后能够迅速恢复数据,最大限度维护系统安全。同时还要加强自身安全意识,进入系统采用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并防止登录密码外泄。在完成系统安全体系的架设后,必须不断对系统进行及时升级、维护和完善,保证教学资源的安全。

3.6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速度快,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够熟练高效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学管理中。学校应注重教学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加强计算机专业技能和系统使用方面的知识培训。可采用定期培训方式,通过举办交流研讨会、讲座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管理人员信息化运用水平,建立一支既有丰富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又有较强的计算机专业技能,能熟练高效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学管理中的管理队伍,为实现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确保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1]王浩.对提高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平的思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0,31(5):105-108.

[2]徐镇辉,郑东生,沈毅波.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38-40.

[3]储超,周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学刊,2016(18):162-163.

G40-058

A

1671-1246(2017)08-0028-04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系统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