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类高职院校建设行业特色学生公寓文化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2017-04-26 23:34谭强李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4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公寓建筑行业

谭强+李超

摘要:营造具有土建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土建类人才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建设理念、建设方案总体设计、公寓学生活动等与公寓文化建设相关的环节没有充分考虑到将融入建筑相关的文化,没有突出行业特色,导致了其文化育人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土建类职业院校需要加强对建设具有行业特色公寓文化对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建立保障机制,开展具有行业特点的、符合学生在公寓中的心理行为特点的相关活动。

关键词:土建类高职院校行业特色公寓文化现状对策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有近2/3的时间在公寓度过,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场所。文化育人具有潜在性,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将会产生积极效果,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不具备打造具有行业特色学生公寓文化的客观条件

职业教育处于成长期,由于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国家财力支持倾斜度不够,建筑类职業教育也受到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办学硬件总体落后,相当部分的建筑类高职院校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硬件建设上,无暇顾及软件建设,有部分院校甚至没有充足的学生公寓,当然就谈不上公寓文化建设。

(二)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无构建行业特色学生公寓文化的顶层设计

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弹性的工作,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也是这样。在构建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过程中,首先是认识不到位,忽视了公寓在对学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也忽略公寓文化在建筑类职业教育的载体作用,公寓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构建具有行业行业的学生公寓文化更是纸上谈兵。

在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公寓文化建设上,也缺乏顶层设计。首先,学生公寓本身就是建筑物,但在设计、修建作为学生公寓的建筑物时,并没有考虑到建筑类高职的特点,公寓建筑物的本身并没有承载多少建筑职业特点,建筑类高职院校公寓的特点,和其他类高职院校、高校几乎是千篇一律,只有共性没有建筑类高职教育的个性。其次,在制度设计上,并没有构建行业特色公寓文化的保障体系与运行体系,既没有经费保障,也没有人员保障,也没有建设思路与具体行动计划。

(三)重管理育人,轻文化育人

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文化育人脱节,重看得见的管理与服务,轻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育人。注重严格管理,这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工作中的特色,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总体学生公寓工作情况看,本科院校一般就是常规管理,高职院校注重严格管理,比如严格夜不归宿、寝室卫生等,中职院校就特别注重严格管理,甚至是封闭式管理,当然这和各层次的学生的学生特点密切相关,反过来讲,在高职院校,包括土建类高职院校轻文化育人的现象也就十分普遍。

(四)文化活动的开展缺乏土建高职核心元素

在开展的公寓文化活动中,没有融入具有行业元素,泛泛的开展一些活动,表现形式精彩纷呈,内涵却偏离行业主题。当然宿舍开展党员示范寝室、文明寝室、最清洁寝室、公寓篮球锦标赛、象棋比赛等各类活动无可厚非,也应该积极提倡,营造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帮助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但是要更好帮助土建类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在公寓文化的打造中,就一定要赋予职业特性的核心元素,要将建筑的历史、文化、设计、施工等各种元素融入到各种活动,各类物质环境之中,将土建类高职学生的第二课堂延伸到公寓,营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

(五)显性教育多,隐性教育少

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宿舍文化较多,比如各类活动的举办,比较多属于“灌输”教育,而忽略了学生公寓是学生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相对比较本真的地域,学生在宿舍中的行为、语言、精神状态等,都是比较本真的,比较真实流露学生的基本状态。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的隐性教育方式,会更贴切学生的特点,起到更好传播、教育作用。

(六)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对学生公寓的非主流的亚文化引领、引导作用没有体现

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正面教育后,在回到宿舍后,往往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心态,生活随意,非主流文化体现得十分明显,比如网络游戏盛行,很难找到有宿舍中的人不玩网络游戏的,有的学生甚至叼着香烟,摇头晃脑的沉迷于游戏,比如语言不羁,特别是晚上熄灯躺下后,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议题就开始,也就是通常说的“卧谈会”,总体上讲这些不太积极向上的非主流文化盛行,虽然非主流文化也有其积极意义,但目前,整个宿舍文化的营造过程中,没有非常有效的用具有行业特色的公寓文化去引领非主流文化,更多是学生中的非主流文化根据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随意发展。

二、建设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的途径

(一)深化构建建筑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的认识

无论建筑类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客观条件是怎么样的,但都应该对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建筑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一是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公寓文化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在公寓度过,在学生公寓中,学生处于比较本真的状态,宿舍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家,公寓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培养人才最为有力的手段之一;二是要充分认识到高职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更应该在公寓这块重要的阵地中,体现其职业性,作为建筑类高职院校,就应该想法设法将社会对建筑类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融入到公寓文化之中。

(二)做好构建建筑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顶层设计

若仅仅是某一面在构建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做出努力,这远远不够,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要将构建学生公寓文化纳入到一所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全局来进行布局,做好顶层设计。

做好领导体系的建设。在现行高校运转体系下,没有领导层面重视,开展工作是非常艰难的,要有领导重视,要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领导体系。无论将构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体系,还是纳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体系,都应该建立至少有一名校领导作为牵头人的领导小组组长,宣传、学工、团委、保卫、后勤、相应的教学单位等单位部门的负责人作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主要实施部门负责日常运转,比如学生宿舍管理中心,这样才能盘活整个学校的相关资源,从领导层面提供保障,并就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进行总体设计。

做好运行机制建设。学生宿舍管理中心是运行机制中的核心,牵头落实校级层面的总体设计,建立测评体系与实施方案,制定年度计划与总结,协调校内各种资源,在构建的过程中,哪些部门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必要时还可以协调一些外部资源。

(三)丰富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作途径

从学生公寓本身就是建筑物发掘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从新建学生公寓开始,在设计上就可以突出建筑类高职院校的理念,赋予其行业内涵。可以在每栋学生公寓,建立一个将该栋公寓的整个施工的资料室,将整个过程体现出现来,从征地、拆迁、设计、施工、使用等过程全面体现出来,详实的各种数据,并给交代清楚为什么这样设计、施工等,让公寓这个建筑本身就成为学生身边的教材。

从学生活动中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学生公寓的学生活动,要围绕建筑职业人才培养为核心,要突出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核心元素为主。比如建筑历史知识抢答赛,学生公寓测量大赛,公寓消防知識竞赛等,让学生广泛参与其中。

从公寓外在环境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将各种建筑规范上墙,有名建筑物图画上墙,建筑名人、知名校友上肖像上墙、各种违章建筑图画上墙、豆腐渣工程图片上墙,播放优秀建筑企业文化视频、各种高级工程的纪录片等各种各样的活动,营造行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去感受行业知识、行业文化。

从公寓管理中去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在学生公寓管理中融入建筑行业需要的学生的核心品质,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爱岗敬业等元素融入到公寓学生管理之中,学生公寓管理的内在逻辑要符合行业和社会发展对建筑类高职人才的需要。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学生公寓文化。比如学生在宿舍经常打游戏、听音乐、玩棋牌游戏等,可以开发一些与建筑元素相关的电子游戏,谱写一些与建筑元素有关的音乐,印一些具有建筑元素的扑克牌等,让学生在宿舍中的生活和职业关联起来,且可以深入紧密的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作者简介

谭强(1983-)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李超(1983-),男,四川宜宾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公寓建筑行业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末日公寓
数字公寓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二次开发的学生公寓漫游仿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