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的质量问题引发思考并且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展开论述,希望为广大农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购置;质量问题;思考
一、事件
2016年2月上旬,东至县东流镇红叶村农民潘某购买了1台RZ1104轮式拖拉机,经销商为东至县弘扬农机销售有限公司,生产企业为山东瑞泽重工有限公司,该型号拖拉机额定功率81kw,以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生产的东方红牌LR6H3-23型直列、六缸、四冲程、自然吸气柴油发动机为动力。
2016年5月31日,潘某凭购机发票(经销商开具发票日期为2016年5月31日)、个人身份证、户口本、一卡通等相关材料到县农机局申报农机购置补贴,当天领取了补贴申请通知书,确定该机具享受国家购机补贴33000.00元,经公示审核等程序后,县财政局于2016年8月下旬将购机补贴款打卡发放。
2016年9月中旬,潘某以拖拉机质量有问题无法正常作业要求经销商退货,买卖双方均反映至县农机局。据了解潘某购机后即投入机耕作业(累计工作月80个小时),作业过程中发动机温度过高不能正常使用,遂联系经销商。经销商初步判定发动机故障,于是反映至生产企业山东瑞泽公司,山东瑞泽公司因该型号拖拉机发动机供货企业为一拖(洛阳)柴油机公司,遂联系一拖(洛阳)柴油机公司区域三包机构,派员前往用户作业地点修理。修理后继续作业不久又发生相同故障,如是往复多次后,生产企业同意更换发动机。但用户以机具耽误农时要求更换发动机同时补偿3万元经济损失。双方协商未果,潘某于2016年8月下旬将拖拉机留置在原经销商经营场所后返回。
经调查:1、潘某购买拖拉机为差额购机,机具价格10.8万元,实际付款5万元,但仅有欠条未签订相关购销协议,且购买时间比发票开具时间提前3个月。2、经销企业承诺多次修理,但未能提供三包修理记录。3、潘某经济损失不能提供有效证明。4、当事者双方均未递交书面申请材料。
二、启示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各类农机具走进千家万户,农民购机热情空前高涨,加速了农机化发展。但与此同时农机市场鱼龙混杂,部分农机产品工艺性、安全性差,某些企业受利益驱动为争夺市场,不惜降低成本,以次充好,甚至制假售假,扰乱市场秩序,损害群众利益。因此依法依规开展农机补贴机具质量监督,规范农机市场,维护购机者权益,刻不容缓。从潘某购机维权案例,给笔者以下几点启示:
1.购机者要慎重购机、熟练用机和理性维权
一是慎重选择购机。购机者在选购机具应做到一选四看:选名牌,一般来说,名牌企业规模相对较大,研发能力、质量保证条件比较强,产品质量比较稳定,三包服务比较及时;看效果,购买前要先向有此种机械的人咨询一下,比较几种品牌,了解欲购产品的性能、质量、售后服务等情况;看标识,铭牌上产品名称、型号、主要技术参数、执行标准号和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邮编、以及产品出厂编号、出厂日期等要齐全;看服务,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有三包凭证、三包维修的期限和三包维修单位的联系地址、电话等;看价格,同一种类产品如价格过低,这样的机器质量往往难以保证。
二是熟练使用操作。购机者在使用农机具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通过技术培训,达到“四懂”:即懂农机具的使用范围、懂农机具的工作原理、懂农机具性能结构、懂交通法律法规;“四会”:即会正确使用操作农机具、会合理安装调整农机具、会维护保养农机具、会排除农机具的故障。
三是理性維权。在我县一台大中型农机具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二十万,有的还要贷款。如果选购不当,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损失。因此购机者无论是全额付款还是差价购机,都要索取正规发票和三包凭证,必要时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其次机具使用中出现问题和遭受损失,要保留相关的证据投诉时能够提供损害程度和与被投诉者的交涉情况;再次及时投诉,可选择向县级农机、市场监管部门书面申请投诉,明确自己的请求;最后如主管部门受理调解协商未果的,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正当权益。
2.农机补贴产品生产、经销企业应遵法守规,诚信合法经营,确保产品质量。农机生产、经销企业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其经营行为是否诚信守法,直接关系到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农业部、安徽省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营行为的通知》、《安徽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产销企业违规行为处理规范(试行)》,重拳打击违法违规操作行为。农机补贴产品生产、经销企业应遵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定和要求,不违背农机补贴政策恶性涨价,同时加强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的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尤其要做好售后服务,确保经营行为对购机者负责、对企业负责,不得侵害购机者利益。
3.农机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监管和技术培训两手抓。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工作小组,把开展农机市场打假行动及补贴机具质量监管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二是严格按照国家农机三包规定的有关要求,对全县农机补贴产品经销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通过检查,帮助其完善规章制度,增强服务意识,规范农机售后服务行为,保证服务质量;三是强化投诉监管,提高质量监管能力,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及时受理和认真处理各类农机投诉;四是重拳打击农机补贴产品制假售假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绝不姑息;五是增加农机培训投入,丰富培训内容,采取现场演示、送教进村、科技入户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机手掌握使用现代农业装备的水平。
作者简介:苏三鹏(1973-),男,中专,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