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教育训练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2017-04-26 20:48闫葳贾卫兰武立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4期
关键词:教育学生

闫葳+贾卫兰+武立栋

摘要:安全工作是院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学生管理者,日常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笔者结合个人的学习理解和实践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对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训练的几点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安全教育安全防范训练

当前,国际国内各种安全事故频发,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预防安全问题发生呢?笔者认为,在不断加强安全制度建设,丰富技术防范手段的同时,必须牢牢把握人的这一关键因素,从加强大学生安全训练入手,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问题发生。

严格安全教育与训练,完善安全管理机制,预防各类事故,突出防范重大安全问题,保证人员和设施设备安全。我们必须把安全教育训练摆在管理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安全教育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确保学生安全稳定,促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一、安全教育训练的基本任务

安全教育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防范能力,它的基本任务应当包含以下三点:

一是解决“不注意”。大量的安全事故例案告诉我们,安全防范意识不牢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大多安全问题都是由于对待安全工作的态度不端正,遵章守纪、严谨细致的自觉性不强,工作疏忽大意而引发的。因此,安全教育训练必须首先解决安全防范意识问题,通过长期教育,使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扎根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时时思防范、处处讲防范的良好习惯。

二是解决“不懂”。缺乏安全常识,尤其是科学的安全理论知识,也是诱发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强化安全意识,势在必行,增加讲座的质量或效率,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因为安全教育训练必须承担普及和传递安全理论知识的任务,通过教育训练,使广大学生消化安全理论、了解安全常识、掌握安全知识。

三是解决“不会”。大量事实表明,单有防范意识和安全常识是不够的,很多时候,发现了事故隐患和征兆,但因缺乏专业的安全操作技能而无法正确处置,最后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教育训练必须承担培养和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的任务,通过教育训练,使学生了解安全防范的基本办法,掌握安全技能,提高解决各类安全隐患和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的能力。

二、安全教育训练的基本方法

安全教育通常运用集中授课、专题研讨、警示教育、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心理疏导、知识竞赛、媒体宣传等形式和方法组织实施。

一是安全原理学习。安全原理体现在理论学习上就是安全制度规定、安全要求、安全常识、体现在训练上就是要领、方法手段、目标要求,二者必须有机结合,相互统一。

二是典型案例研究。抓安全教育与训练,典型案例学习研究是关键。典型案例形象直观,生动实在,最能说明问题。

三是特情处置训练。只要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遇到的险情和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训练,其目的在于避免产生心理恐惧、惊慌失措,手忙脚乱现象。

四是模拟训练

这是最直接的安全训练。当前,这种训练方式已经成为掌握技巧,提高能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

三、安全教育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要增强时效性。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善管者要管于未发。所谓安全防范关口前移,预有准备防范未然,首要的就是要结合实际,紧跟形势,及时有效的开展安全预测预防工作,作为安全防范的重要一环,安全教育训练尤其强调时效性。把握时机,及时开展安全教育训练,做到任务要求变换到哪里,安全工作开展到哪里,教育训练就跟到哪里,才能及时有效的消除安全隐患,从源头上解决好安全问题。安全教育训练的时机把握准了,就可以防患未然,主动化解风险;时机把握不准,则只能亡羊补牢,被动接受教训。

二要增强针对性。因人施教、因地制宜,这是教育训练的一条基本规律。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针对不同的教育训练对象和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训练形式和步骤,使用不同的教育训练方式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忌“一把抓”、“一锅煮”。开展安全教育训练应当遵守教育训练的客观规律,针对实际情况,坚持区分层次、分类指导,区分内容、分类指导、区分内容、分步实施。为此,一是要科学区分对象,明确教育训练的标准和要求,坚持补缺补差、固强补弱,优先解决综合安全素质最欠缺的问题;二是要科学制定计划,明确教育训练的步骤和方法,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优先弥补安全防患能力最薄弱的环节。

三要增强有效性。教育训练,重在实效,具体体现在“时间、内容、人员、效果”的四落实上。为此,一是要提高对安全教育训练重要性和地位作用的認识,将“要我学习、要我训练、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学习、我要训练、我要安全”使得自觉接受安全教育训练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的自我需要;二是要明确安全教育训练的职责分工和奖惩标准,实行问责制,如强化检察监督,及时兑现奖惩,使得安全教育训练真正具有长效的约束激励机制;三是要完善安全教育训练的法规制度体系,依法施教,按纲施训,严密组织,使得安全教育训练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李全庆.学校安全教育的主要模式、驱动机制与路径选择[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6)

[2]施红斌,王廷玥.大学生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调查报告--以江苏某高校学生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02)

[3]赵曙.边境教育安全视域下的国门学校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1.闫葳(1978-),女,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2.贾卫兰,(1971-),女,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MBA,研究方向:物流成本管理。3.武立栋,(1980-),女,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法律。

猜你喜欢
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快把我哥带走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