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维 田家银 陈云梦 张志玉
【摘 要】 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特色资源,在新经济的洪流中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产业融合下的健康养生产业风生水起,六安茶产业要紧随市场导向,引进健康养生发展理念,为传统农业注入活力和生机。
【关键词】 健康养生 六安茶叶 经济新业态
健康养生产业是一二三产融合的新兴产业,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养生需求的产业新业态,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六安茶叶资源丰富,茶叶品牌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六安瓜片入选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毛泽东同志曾视察过六安的舒茶镇,对六安茶叶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新经济常态下,以六安茶叶资源为依托,深度挖掘茶叶药食同饮的健康养生功能,综合开发利用茶叶栽培、采摘和烤制文化资源,以及绿色生态环境,发展茶叶大健康养生产业,推进现代农业新兴业态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茶行业问题分析
1.新型有机绿色茶园比例小,茶叶品质难以保证。发展健康养生产业首先要保证茶叶品质,金寨县现有茶园面积达17万亩其中有机认证仅占1万亩。
2.茶叶生产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金寨县茶业机械化普及程度低造成生产技术落后,茶农大都一家一户小个体经营,缺乏专业养茶知识加上耕收管理粗放,造成大量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浪费。
3.茶加工缺少龙头产业,设备智能自动化程度低。金寨县茶加工厂家仍以老龄茶园为主,老龄茶园大都是个体茶农进行家庭式小作坊加工,经營规模小加工方式处于半机械化半人工状态,加工设备机械化程度极低。
4.茶品牌意识淡薄,茶产品同质化严重且销售模式、销售渠道单一。金寨县茶品种繁多,包含“十大名茶”中的瓜片、毛峰、毛尖,却缺乏驰名商标品牌,茶加工产业链基础薄弱茶产品仍以茶为原型同质化严重。在互联网模式的冲击下金寨县茶销售仍以线下大规模批发零售为主销售对象单一。
5.茶产业辐射面窄没有与其他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互利。金寨县茶产业与第二、三产业链割裂,仍以第一产业为主,茶园生态优势未得到有效开发。服务旅游产业仍以单纯的旅游为主缺乏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的意识。
二、SWOT分析其发展条件
(一)优势分析
1、自然条件支持。六安茶叶产地位于六安市裕安区、金寨县霍山县及其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寒暑温度分明,生态环境非常符合茶叶生长要求。优越的生长环境下,六安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拥有六安瓜片、霍山黄芽、岳西翠梅、苏城兰花等优质茶品,为其健康养生产业发展奠定了品质基础。
2、产业基础支持。六安茶叶规范化经营模式基本形成,涌现了一批茶叶优质企业,通过其较强竞争力成功占据相当的市场。六安茶叶流通市场也已初具规模,例如六安茶叶大市场和霍山县大别山绿色商城已成为两大较具规模的茶叶专业市场。此外,六安茶叶还远销海外,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二)劣势分析
1、茶园种植精品化程度不高。六安茶园种植面积较大,但尚未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培育模式,加之管理粗放、导致茶叶产量低、质量不高、效益不理想。这些都制约了六安茶叶在产量和品质上的提高。
2、产业链延伸不足。六安市茶树种植生产多以个体小茶厂为主,加工企业大多加工水平及管理落后,茶叶生产力低下。同时,六安茶叶生产销售的基本是初级产品,其产业链短,茶叶深加工发展缓慢,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有创造性、开拓性的发展尝试,与茶叶本身营养价值的产业结合更是稀缺。
(三)机遇分析
1、相关政策环境的机遇。中央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三农扶持政策,都为六安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机遇。
2、绿色消费需求增长的机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对消费品质的要求不断增加,茶叶本身的滋养功效,对人体的保健、抗癌、延年益寿都发挥着功效,茶叶消费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四)威胁分析
1、外部竞争激烈。不论是省内的黄山市,还是周边浙江、湖北等省份,都在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步伐,成为六安的强劲竞争对手。省内外茶叶知名品牌的快速发展和较高市场占用率,对六安市茶叶的市场开拓及品牌打造是一大挑战。
2、营销意识不强。随着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消费者会变得更加理性和挑剔,六安茶叶产业只有树立营销意识,掌握现代营销理念和手段,充分结合健康养生的理念,才能提高品牌认知度,从而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选择。
三、打造健康养生产业的路径
六安瓜片茶叶作为皖西茶资源代表,其茶产业的利用发展对皖西经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六安市要抓住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契机,有效利用茶资源,从产业生产链,工艺技术,经营管理和手段等方面来促进健康养生产业的发展。
(一)打造特色产品,延伸茶叶产业链
茶叶是中国特色的健康饮品,六安金寨就曾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有机硒茶叶,大大提高茶叶的功能性,茶叶的用途开始实行广义化。截止近年,就金寨县为例,茶园面积几近20万亩,实现江北最大茶树良种繁殖基地,龙头企业,生产规模都渐入正轨,大量的茶叶产量为构建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提供条件,即由简单的栽培、采摘和加工,向健康养生产业延伸,开发健康保健功能产品。
(二)拓展综合功能,实现农业新业态
现代农业发展已逐步突破传统模式,三大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海南三亚充分利用其少数民族形成的特有的农耕文化、浓郁的民族习俗实现差异化定位,开发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休闲农业。将当地茶景特色和红色文化相结合,开辟出一条能发展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的现代农业道路,有效发挥旅游产业的创新性,融合性。
(三)推动互联网+,发展现代共享经济
在信息化技术的洪流中,智慧产业蓬勃发展。健康养生产业的管理中,要突出建立六安信息化网络体系,大力发展用户信息储存数据库,实现在线查询,预约,存档,结算,评价等服务,随时跟踪服务点的运营现状,及时掌握用户体验状况,实现线上营销服务一条龙,现代农业的共享经济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转折。
(四)实现品牌战略,提高综合竞争力
养生之都蒙得勒市通过高端定位,建立管理,活动,文化,品牌等养生软件实现休闲养生圣地。六安瓜片在品牌建立上还要吸取經验。一方面要统一品牌,发挥瓜片茶叶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宣传,编制茶种故事,唱响品牌效应,发挥自媒体、电商平台的推广作用,建立专门的宣传机构,制作宣传片。积极举办文化节,采摘节,交流会等互动节日,提高瓜片的品牌知名度。在茶叶的生产管理水平上,同样突出科技服务,繁育优良茶种,引进机械工艺,更要在职业农民的培训上加足马力。
四、保障措施研究
(一)从组织层面加强对茶健康养生业的领导和管理,制定较为完善的政策和发展规划。
逐渐完善六安茶产业发展的机构和设施建设,发挥专门机构对茶健康养生业的领导和管理作用,并配备专业的行业管理人员,对整个茶产业做好统筹规划;出台一系列的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建议,为茶产业提供资金、人才和技术层面的支持,并拟定该产业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方向和脉络,使茶产业迈向健康可持续的大道;建立健全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奖惩制度,发挥茶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督促茶行业从业人员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茶产品的生产质量。
(二)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茶健康养生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引进先进的茶叶生产技艺,建立现代化和科学化的茶园管理模式,利用科学技术从源头上对茶叶的生长、采摘、加工进行管控,提升茶叶品质;进一步提升茶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茶产品生产效率,减少人力资本,使茶产品朝着深加工、精加工的方向发展;加强对茶叶新型业态的研究,利用创新思维将茶叶生产和其他产业相融合,建立多元化、科学化、循环化的以茶叶为依托的健康养生产业体系。
(三)加大对茶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茶业的发展基础本就薄弱,遭受许多资金和技术因素上的制约,需要政府提供财政支持。
加强茶业基础设施建设,为茶业的发展提供设备上的支持;成立专项基金,六安近些年对茶业的发展愈加重视,六安茶谷的建成表明了六安对发展好茶产业的决心。为茶产业在生产经营上提供政策优惠,如在用水、用电和土地的使用上提供资金的减免,在招商引资时为企业提供资金的优惠,促进外来资本进驻六安茶业,提升茶产业的竞争力。
(四)注重人才培养,培育茶业生产和研发方面的专业人员。
对现有的茶农进行专门培训,建立专业化的培训基地,提升茶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专业素质,以进一步提高茶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层次;人才招聘时注重引进茶学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很好的融入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为培育茶业新型业态、发展以茶为依托的健康养生产业提供人才支撑;促进茶企业与科研中心的合作活动,要发展好六安的茶健康养生产业,离不开这些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茶叶产业升级[J]. 杨精明,谢申海,张玉美.茶业通报 . 2013 (02).
[2] 从比较优势谈六安茶业发展走向[J]. 李贤葆,熊淠祥.茶业通报 . 2014 (01).
[3] 以健康养生产业为龙头,引领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J]. 王芳. 广西经济. 2014(10).
作者简介:王维维(1996—)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本科生,经济学专业
项目基金:本文属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创新项目《依托茶业资源发展健康养生产业研究–以六安市为例》(编号201610378374)研究成果,指导老师:朱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