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语境因素探析

2017-04-26 21:34程心怡
青春岁月 2016年23期
关键词:翻译语境情景

程心怡

【摘要】在翻譯的过程中,为了使译文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要充分考虑到语境因素。语境主要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等几部分,在翻译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作品类型和社会背景,建立起局部和整体的联系。

【关键词】翻译;语境;语言;情景;文化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考虑语言理解的问题,同样需要考虑文学作品所处的文化环境。翻译的过程是对原文的理解,同时也是对译文的表达,准确的翻译既要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还要能够使跨文化区域的读者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联系上下文,注意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是主要是指作品内部的语言环境,从狭义上说,是句子前后之间的关系,从广义上说是指该句子在整篇文章中的意义,它和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在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联系上下文语境可以对选择一个较为恰当的词义进行表达,从而排除歧义。比如“As luck would have it,no one was in the class when the building collapsed。”可以翻译为:“太幸运了,大楼倒塌的时候教室里正好没有人。”但是在“As luck would have it,there was snow on the day of the party。”则翻译为:“真不巧,聚会那天下雪了。”同样一个词组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却恰恰相反。词语或词组的意思要根据当时的语境具体分析,而不能孤立地进行直接翻译。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同样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在《红楼梦》中“魂不附体”一词多次出现,在贾瑞与人幽会被逮住时吓得“魂不附体”翻译为“nearly gave up the ghost”,可以表现出贾瑞的恐惧与害怕;在邢二夫人听说家丁捉贼时失手打死了一个时,被唬得“魂不附体”翻译为“out of their wits”可以表现出邢二夫人六神无主、毫无主张。上下文语境不但可以决定多义词的具体含义,还可以影响到词语的文体特征和感情色彩。在英语中一个词既可以是褒义词,也可以是贬义词,比如“laugh”既可以翻译为“开心的笑”,又可以翻译为“嘲笑”,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联系上下文的语言情境,恰当地确定其正确的感情色彩。

二、联系作品领域,注意情景语境

影响语言变异的情境因素可以分为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语言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具体情境,不同领域的作品,在进行翻译的时候都会产生语言的变异。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性质和意义、交流双方所采用的交流方式(正式书面交流、口语交流、网络交流等)、交流双方的角色地位等,都是影响翻译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翻译的时候要考虑到情景语境在译文中的表现,努力表现出原文的意境和氛围。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进行断章取义地翻译,就很难准确把握原文的结构和意义。比如在布什总统在有关阿富汗的一段演讲中说:“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an enemy of those who aid terrorists and of the barbaric criminals who profane a great religion by committing murder in its name。”因为“罪犯”是指违反了某条法律的人,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能讲“criminal”简单地翻译成为“罪犯”。我们可以通过当时反恐的具体背景,可以将其翻译为“恐怖分子”。再比如“Boys are boys”,这句话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可以有不同的意思,当男孩子做了一件女孩子通常完成不了的事情是,可以翻译成为“男孩子就是厉害”,而当男孩子做调皮的事情时可以翻译成为“男孩子就是调皮”。不同的英语单词在不同的领域内的翻译也是不同的,我们通常了解到的“coverage,literature”的意思是“覆盖、文学”,然而在保险领域它们则被翻译成为“投保的险种、书面材料”。交流者的身份、素质不同,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也要尽量采用与它们的身份相适应的语言表述体系,比如,对有教养的人的语言尽量采用规范的书面用语,而对于流里流气的市井之徒所说的话则尽量采用俚语进行翻译。

三、联系社会背景,注意文化语境

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同一语义的表达会有不同的方式,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要在整个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时汉语言中不具有英语词汇所对应的词汇,在翻译的时候最好将音译和意译结合起来,比如讲“hippy”翻译成为“嬉皮士”,将“microphone”翻译成为“麦克风”。形容爱嫉妒别人的人,汉语的表达方式是说这个人有“红眼病”,而英语里面则表达为“green eye”。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四面临海,他们形容一个人花钱大手大脚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族主要生活在内陆的平原地区,认为“土”才是最常见、没有价值的物品,所以喜欢用“挥金如土”。中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天会刮东风,所以常常用“东风”象征温暖的春天,而英国属于海洋性气候,西风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春天的信使。“儒释道”三教融合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而英国则主要信奉基督教。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不同翻译,则可以为作品蒙上不同的宗教色彩。“Man proposes,God disposes”更符合西方的基督教的文化习惯,“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则保留有中国的佛教色彩。汉语文化中强调集体精神和中庸之道,英语文化中强调个人奋斗和积极进取。比如在英语中“aggressive”既有“有进取心的,有闯劲的”,又有“侵略性的,好斗的”意思,这在汉语文化当中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意思。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由历史典故演化而来的成语,在翻译的时候不能仅仅翻译字面意思,比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等。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西方更侧重于分析式思维,中国则更注重整体式思维,在翻译的时候如果不能把握住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总之,在进行英汉翻译的时候要考虑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从客观事实出发,主动运用所提供的语境线索,力争使译文符合原作者的表达意图,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 羽, 宋明坤. 翻译与语境关系的多重视角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上旬, 2012(03).

[2] 王 莹. 语境及其对语言的制约作用[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04).

猜你喜欢
翻译语境情景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楼梯间 要小心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把美留在心里
跟踪导练(三)2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轻松模仿,开口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