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为了进一步加强关于“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江苏省自然辩证法于2016年11月4日至6日在江南大学联合主办了“新常态下的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孝廷教授和副秘书长崔伟奇教授、副秘书长唐志,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徐春生,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南京晓庄学院王国聘教授,江南大学副校长顾正彪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林德宏等领导和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江苏各高校的师生代表共9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就“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科技哲学研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科技哲学视野中的创新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常态下面临着巨大挑战和诸多难题,要应对这些挑战和破解这些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发展”,即以“创新”来驱动发展,以“创新”来引领发展。“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思想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了科学把握和认识“创新发展”理念,首先要从哲学高度来思考和研究“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问题。
与会专家学者认识到,我们既要鼓励和推动“创新”,也要认真地反思“创新”,审慎地对待“创新”。南京大学林德宏教授所作的大会报告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创造(包括创新)”与“协调”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是物质实体与精神主体的统一体,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过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两大要务:创造和协调,二者必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否则人们的生活便失去意义,社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创造是人的本质和使命,人类的创造活动永不停止。但是,所有事物都包含自己的反面,创造也具有两面性,它既创造了新成就,也创造了新的矛盾和新的危害。当前,人们对创造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协调的关注,对创造的投入和所获得的效果都非协调所能相比,协调严重滞后于创造。没有协调的创造,最后必然是破坏。人类惟有处理好创造与协调的关系,才能使人类文明健康地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的报告从认识论角度深入地分析了“创新与创造”、“创新与传统”、“创新与传统文化”、“创新与风险”等范畴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创新是个现代现象,创新文化是现代性现象。古代社会只讲创造不讨论创新问题。创新和发展有关,最早主要和增长有关,但没有传统的创新是靠不住的。社会是创新之源,推动创新的根本在于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他还指出,我们在强调创新的同时,不能忽视创新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如科技风险、经济风险、网络风险、文明风险等。所以,今天我们不能一味地为创新唱赞歌,应建立一种创新伦理,站在人类整体利益和文明发展的高度来反思现代社会的创新活动。
北京化工大学崔伟奇教授则从价值论角度对创新问题进行思考。他在大会发言中指出,我国现在高度重视创新,力争把创新变为“新常态”,这首先是一个价值判断和选择。随着社会对创新问题日益广泛的关注,创新概念也越来越泛化。对创新的价值基础进行哲学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认识到,创新(特别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创新)是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其过程始终充满着价值判断与选择。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的根本作用就在于,通过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这正是所有创新理论不容忽视的真正核心价值之所在。我们要通过文化反思来建构创新文化,这样可以为创新的发展提供不竭的价值源泉。真正建立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有序的、面向未来的创新文化依然任重而道远。
东南大学夏保华教授在他提交的会议论文中指出,自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被当作现代社会的象征和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受到中外理论家和政治家的热情追捧。当创新正在成为基本价值,对创新的赞歌甚嚣尘上之时,我们尤其要注意清除思想深渊中的一些幻象,把握创新的本真意义,以确立正确的创新发展意识。他强调,创新并不总是“自然而然的大好事”,其本身蕴涵着破坏性向度;创新也不是“价值中立”的,其本身负荷价值,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负责任”创新。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除了对“创新”进行批判性的哲学反思外,还对中国的科技创新问题十分关注。江南大学张云霞教授在大会报告中深入地分析了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的关系。她认为,科技创新可以成为现代化的内生驱动力,但这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要有充足的科技经费投入和科技人才资源的投入;其次,要有体制、政策、机制保护下的有效社会需求;再次,要有使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两者紧密结合的载体和机制,如科技型企业、科技园区、科技中介、产学研结合等,并要使这些载体和机制能够实现有效的运行。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将科技创新与现代化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发展战略。总的说来,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之源,科技创新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此外,解放军理工大学钱振勤教授、南京理工大学杨水旸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吴红教授、江苏大学李丽教授、南京大学刘鹏副教授等人分别围绕军事科技创新、科学方法论创新、现代中国科学观转型、中国重大科技发明人年龄分布是否符合“琼斯预言”、科学实践哲学等问题作了精彩的大會发言。
二、科技哲学视野中的绿色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实际上仍未摆脱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依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应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和绿色发展之路?如何推动绿色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些问题是部分与会专家学者从科技哲学视角深入探讨的内容。
与会专家学者既看到了科技创新对于绿色发展的重要贡献和作用,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局限性。南京农业大学严火其教授从创新多样性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他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大问题。很多人提出以科技创新来提高粮食产量、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但是并没有意识到农业增产科技会带来土壤退化、水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其实,我们不一定要完全依赖农业增产科技,只要社会大众能够减少“餐桌上的浪费”,践行健康、节約、节度的生活方式,就可以节省出大量的粮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创新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和重视科技创新,还要进行观念、文化、消费等方面的创新。仅仅依靠科技创新是不能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讲,我们应探寻更多的创新路径。
专家学者们认识到,新常态下的中国要走出一条与西方现代化不同的现代化道路,需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东南大学刘魁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国要在现代化过程中摆脱对西方发展路径的依赖。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西方发展路径的特点、所面临的危机及其根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否则就会陷入“迷途而不知返”的困境。他认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需要结合中国国情、江苏本身的经济优势、教育优势、技术优势和文化传统,反思西方现代性的局限,以生态文明引领新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南京工业大学黄爱宝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我国要实现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需要在发展理念上从“经济优先”的理念转变为“环境优先”的理念;在治理理念上,要从“管理”理念转变为“共治”、“协作”理念;在治理主体上,要由政府单一治理主体走向多元治理主体;在治理性质上,从“个人利益最大化”走向“整体利益最大化”;在治理职能上,要从政府包揽走向政府引导;在治理方式上,要从“法治”方式走向“德治”方式;在治理制度上,要从法律制度走向道德制度。
此外,南京师范大学曹孟勤教授从环境哲学角度阐述了人的自由与生态自由的关系。南京林业大学曹顺仙教授以太湖治理为例探讨了以“负责任创新”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江南大学连冬花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能够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江南大学张乐副教授结合江苏生态建设实践,探讨了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旨趣和实践逻辑。江南大学孙越副教授探讨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小丁副教授对中医生态思想进行了哲学探讨。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安君阐述了后现代农业的主要思想和实践探索。
其他参会的师生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本次会议主题明确、面向现实、探讨深入、成果丰富,共收到近40篇学术交流论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专家与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专家在会上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思想碰撞,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作者简介:郭兆红,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责任编辑 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