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山
摘要:本溪地区具有发展优质水稻的优势。介绍水稻品种稻花香2号的独特品性,对其在本溪地区种植发展存在的优势及自身缺点进行剖析,探讨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期为稻花香2号水稻在本溪地区的种植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水稻;稻花香;优势;栽培技术;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2-0004-02
本溪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7.1 ℃,全年无霜期166 d,年均降雨量764.7 mm,年均日照时数
2 350.3 h。水稻作为粮食作物在本溪地区种植历史悠久,是当地农业生产中主要种植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本溪地区水质清纯,土质肥沃,秋季天气爽,水稻后期灌浆快,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就了本溪稻米污染少、米粒饱满、米质优、口感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多年来,水稻品种优胜劣汰、往来更替,水稻种植特别是优质稻种植已成为本溪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
稻花香2号品种水稻为国家一级优质米,因其适口性好、米饭软糯清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市场前景广阔,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稻花香2号水稻存在的两大缺点也一直困扰广大稻农:一是产量低。普通水稻的产量可达650~700 kg/667 m2,稻花香产量只有350~400 kg/667 m2。二是茎秆柔软,后期易倒伏。为了实现稻花香水稻高产稳产,总结其栽培过程中的几项关键技术。
1 培育壮秧
壮秧育苗是水稻高产的基础。通过培育壮秧可提高水稻生长过程中对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增强抗逆性。培育壮秧应做好以下4个阶段的管理:1) 合理选地。选择向阳、通风、交通便利且便于排水的土质松软的高岗地,避免选择重金属及化肥农药残留对土壤污染的地块。2) 科学催芽。通过晒种,选取饱满光泽的稻种,催芽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掌握好“高温破胸、适温催根、保湿催芽、摊凉炼芽”的操作细节。3) 苗床管理。苗床要整平、细碎、压实,摆盘前利用壮秧剂对育秧床土进行调酸、消毒、杀菌处理,pH值控制在4.5~5.5之间。4) 适时播种。选择温度12 ℃以上,天气晴朗时进行播种。
2 稀植防倒
稻花香2号茎秆柔软,在生长后期由于果穗质量大,易发生倒伏减产。合理稀植可有效提高植株群体通风透光性,利于植株光合作用,使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减弱风力对植株群体的冲击,减小倒伏系数。种植行株距为33.3 mm×16.7 mm或33.3 mm×20.0 mm,每穴2~3苗。
3 减氮施肥
合理减少氮肥用量可控制植株节间至穗顶的鲜质量和地上部生物量,使茎秆弯曲力矩变小,倒伏指数下降;在合理减少氮肥的基础上,科学配施磷、钾、硅肥,既可防倒伏又可避免因减氮而导致的减产,一般每667 m2施总氮量为6.0 kg。同时,建议施用发酵好的农家肥1.3 m3/667 m2、三元复合肥(氮15%、磷15%、钾15%,总含量45%)26.6 kg/667 m2和颗粒硅肥(Si 40%)26.6 kg/667 m2;返青肥追施硫酸铵6.7 kg/667 m2;攻穗肥根据苗情灵活掌握,苗色若淡可施硫酸铵3.3 kg/667 m2。
4 科学防病
1) 合理浸种。按照合理的比例配制浸种使用的药剂,一般用25%的咪鲜胺2 g兑水4 kg,浸种4 kg。这样可以避免在药剂中浸泡的稻种受到超量药物的损害,而且可以非常有效地增强水稻幼苗及成株在生长发育期间对病害的抵抗力。
2) 稻瘟病防治。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減产,一般减产5%~30%,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绝收。稻瘟病在植株各部位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及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极利于发病,病情扩展迅速。在栽培过程中,可通过育秧与壮苗,施用适宜的肥料,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可用浓度为20%的三环唑浸泡种子1~2 d,增强水稻生长初期抗病能力。或用40%稻瘟灵粉剂,在育苗时期,用1 000~
1 500倍液进行水稻浸种,浸12 h,可杀死病菌,促进根系生长;在叶瘟将要发生或发生初期,667 m2用60~80 g兑水均匀喷雾;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667 m2用80~100 g兑水均匀喷雾,进行穗颈瘟的防治。
3) 纹枯病的防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时,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时,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时,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时,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质量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纹枯病是水稻种植中分蘖后期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容易导致水稻产量降低。需在种植初期施好底肥,不可单一施用氮肥,要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保持浅水层,并适当追肥,同时搭配一定剂量的防治药剂。7月上旬随着水稻分孽增加、密度提高,加上温度升高,如遇连续阴雨,病害更容易流行。发病初期可用广灭灵水剂500~1 000倍液或667 m2用25%丙环唑150~300 g兑水50~60 kg喷雾,或用50%甲基硫菌灵100 g兑水50~60 kg喷雾,或用5%井冈霉素100 mL兑水50 kg喷施。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纹枯病发病概率。
5 节制灌溉
水分管理遵循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干湿交替的原则。
1) 分蘖期。水量不可大,以浅水为主,采用浅湿交替的灌溉方法。当田间水稻茎部分蘖数量达到秋季收获稻穗数量的80%时,可适时缓放水后进行晒田,从而防止太多的无效分蘖增加,同时可以对病虫害进行抑制。需要注意的是,盐碱程度高的地块切勿长时间干旱,稻苗生长不是很旺盛的地块坚决杜绝放水晒田,否则会导致稻田产量降低。
2) 拔节孕穗期。要保证稻田内足够的水量,水层不可太深,采用浅湿交替的灌溉方法。建议先以3 cm浅水灌溉,待水面下降到与田面一齐,脚入田时刚没入脚窝时为正好,此时进行下次灌溉。以此进行交替灌溉即可。
3) 结实期。要采用分期灌溉,多种方式各自进行。在灌浆期间采用浅湿交替的灌溉方法,以少水浅灌方式为主;在蜡熟期间采用以多水湿灌为主的浅湿轮灌方法;在生育后期不可停水太早,于水稻收割前7~8 d缓慢放尽水即可。
参考文献
[1] 曹阳.稻花香2号抗倒伏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13(4):158-159.
[2] 翟子群.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2014(7):82-83.
[3] 杨道军,邱绍山,仲为民,等.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12(2):166.
[4] 李贵臣.寒地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北方水稻,2012(6):59.
[5] 孙俊波.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2(2):15.
[6] 张咏梅,冯海霞,王艳洁,等.加强田间管理综合防治水稻纹枯病[J].农业与技术,2011(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