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佳
随着市场经济日新月异,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资产证券化产品作为其中典型代表不断发展完善,已成功运用至多项领域。证券化的成功运用可提升资本效率,盘活存量资产,更能通过组合缓冲部分风险。基于上述特性,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简称ABS(Asset-backed Securities))逐步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处理不良信贷资产的良方,可缓冲化解不良信贷资产风险集中爆发对金融机构的冲击。但须关注的是,ABS参与机构纷繁,流程复杂,利益监督机制冗繁,而我国商业银行实践经验尚浅,具有深入研究意义。
一、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历史实践来看,我国在2005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始以前发行了3笔业务,2005-2008年期间发行了4笔业务。2008年后收到次贷危机影响,国内资产证券化业务完全停止。2011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但至2015年期间并无新增产品发行。
2016年,在经济增速换挡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部分企業运行困难增加,资金链趋紧,信用违约风险加大,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上升,至2016年9月末已达到1.49万亿,较2015年末增加2,195亿;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6%,相比2015年末增加0.09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2016年3月监管部门首批六家银行(中、农、工、建、交以及招商银行)作为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行,尝试以不良小微贷款债权作为基础资产发行不良资产支持证券。ABS从此重新拉开序幕并发展迅速,2016年仅招商证券就承销了五家银行共11期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共发行101.02亿元,协助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约332.45亿元。
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设计关注要点
(一)宏观经济不景气,将加大不良资产处置难度
判断ABS基础资产偿债是否符合预期,需重点考量宏观经济因素,若未来面临宏观经济持续低迷,或因政策调控导致土地、房地产等抵押物市场行情下行,则基础资产整体回收预期可能走低,不良贷款资产处置难度将可能加大。
(二)基础资产的偿债来源需综合评估多项因素
因ABS基础资产均非正常类贷款,违约风险通常较高,因此产品设计需更加关注还款来源稳定性及可靠性。不良贷款的变现方面,借款人方面需关注偿债意愿及现金流状况,抵质押物方面需关注变现方案可行性、价值变动及交易市场活跃程度,保证人方面需关注偿债能力及意愿。
(三)基础资产组合合理性要求较高
由于入池资产为非正常类贷款,基础资产信用质量通常较差,为合理平衡产品风险,产品设计需细致考量各类信贷资产配比、贷款集中度、行业及地域划分、入池资产抵押物特征、回收率预测及现金流回收预测等信息。
(四)产品抵押率设定需顺应市场需求
由于基础资产违约风险较高,考虑市场行情,产品抵押(基础资产本金/证券发行本金)率通常大于100%,并参考银行损失承受度合理设定。对于信息披露,应偏向对贷后管理操作、清收措施、资产回收保障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定价评估依据,防范信息不对称风险。
(五)对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有更高标准
不良贷款的回收,除了正常催款清收流程以外,还将涉及强制执行、司法纠纷等问题,对于中介机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服务机构催收行为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更需要外在机制的激励。例如,农盈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产品设计,在证券固定资金成本偿还完毕后,会将剩余金额的一定比例向资产服务商支付“超额奖励服务费”,剩余部分再分配给次级档证券投资人。这种利益捆绑机制使得资产服务商更加有勤勉尽责的进行不良贷款处置回收的动力。
三、当前不良贷款证券化面临的瓶颈问题
(一)制度框架不完善
目前,资产证券化业务缺乏国家层面的同一法规,仍然以试点管理办法及监管机构发布的通知、指引等为主要依据。而不同机构监管要求的差异性,则限制了业务规模化发展。
(二)中小银行难以承受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高额成本
目前,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基本以贷款本金的2-3折发行,银行亏损较严重。但实行资产证券化后,银行可以获得资产回收带来的后端利润创造,提升资产周转率,具有较大吸引力。但是,国内中小银行相对大型国有银行资产质量压力相对更大,风险承受力更弱,尚不具备不良贷款证券化的资格和能力。
(三)证券化产品投资者结构单一,不利于风险有效分散
目前证券化产品多以银行互持为主,投资者结构缺乏多元化。规章制度不完善和信息严重不对称阻碍了一些机构投资者进入。当前的情况是,ABS的投资者主要集中于银行之间,也就是说违约风险并没有被有效分散,而是仍然聚集在金融体系内部,失去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本来意义。
ABS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一个更市场化、规模化、透明化的不良贷款处置平台。虽然当期业务发展面临众多瓶颈,但银行可以在不增加负债的前提下回收部分贷款本金,提升商业银行主动管理和配置资产的能力,可以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灵活安排信贷资源,有效分散金融体系违约风险。可以预见,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现代化金融创新手段,将在中国商业银行市场持续推广,不断完善,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财经界·学术版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