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礼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地区、各部门将推进双创工作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重要抓手,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一、市场主体实现量增质升
简政放权持续推进,2013年以来,国务院已取消下放700多项部门行政审批,取消400多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截至2016年底,“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全面施行。这些改革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热情。2016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651.3万户,同比增长11.6%,其中企业552.8万户,增长24.5%,日均新增1.51万户。知识技术密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新创办企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
二、创新增长动能逐渐变强
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提升,对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增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双创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2016年前三季度,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70.9万件,同比增长21.7%;前11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快4.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部分对整体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预计2016年全社会R&D支出达到15440亿元,占GDP比重为2.1%,企业占比78%以上;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407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
三、创投资本结构更加优化
创业投资市场活跃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投资流向更加注重新兴经济领域。具体来看,2016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案例3390起,较2015年增长19.2%,披露金额6014.1亿元,约为2015年的1.56倍;我国创投市场共发生投资3683起,同比微升6.9%;其中披露金额的3419起,投资交易共计涉及金额1312.57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多19.23亿元人民币;早期投资方面,披露投资案例金额约为122.4亿元,上涨幅度约为20.1%;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596.78万元,上涨幅度约为20.1%。从投向来看,互联网、IT和娱乐传媒等新兴经济仍是投资的热点领域。
四、示范基地建设快速推进
作为双创工作成效的先锋队和风向标,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据中国科协初步统计,2016年各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任务完成率超过100%的共16家,其中,区域类为14家,企业类、高校和科研院类均为1家;完成率超过80%的示范基地共10家,区域类、高校和科研院类均为3家,企业类为4家。
五、支撑平台体系日益完备
以双创示范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城市示范、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大平台为带动,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双创支撑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12月底,众创空间数量超过4200家,与3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00多家加速器形成创业孵化服务链条,服务创业企业和团队超过40万家,培育上市挂牌企业近1000家,提供180万个就业岗位。
六、各方投身双创热情高涨
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各地共举办活动近5000场,接待观众超过2000万人次(其中深圳主会场日接待观众量超10万人次),媒体报道30000余篇,达成意向合作近1000亿元;通过举办“创响中国”巡回接力系列活動,在17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相继举办活动400余场,参加企业10000余家,累计参与活动200万人次,在社会上持续掀起了全民双创热潮,取得了良好成效。据清华经管学院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发布全球创业观察(GEM)2015/2016中国报告显示,我国早期创业活动指数为12.84%,高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学院和商学院联合编纂的《2016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指出,我国近90%的在校大学生曾考虑过创业,近两成拥有强烈的创业意向。据农业部统计,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已超过480万。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