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刚谈“情绪写作”

2017-04-26 08:30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管建刚情绪化情绪

管建刚

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首届教学名师,苏州教育名家,2008 年度全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自2005 年以来,管建刚先后出版了《魔法作文营》《不做教书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线教师》《我的作文教学故事》《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我的作文教学课例》《我的作文评改举隅》《教师成长的秘密》《我的作文教学六讲》《一线表扬学》《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管建刚与后作文教学》等近20本专著。

问:管老师,现在的孩子,写自己的愤怒、委屈、不满时,文字很有杀伤力;可写自己的幸福、快乐、感恩时,就写不出什么了,好像生活中没有快乐、幸福似的。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老师觉察到了,但仅仅停留在“觉察”阶段而已。

不管你想不想、愿不愿意,数学题总得一步一步往下做;不管你心情怎样,做得出来就是做得出来,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情绪对数学作业有影响,但不大。作文不是。你有话要说,你想写,写的时候会充满感情,会不知不觉地微笑,会情不自禁地流泪,会把自身的灵与肉倾注其中。你无话可说,你不想写,每一个句段都将是一场痛苦的奴役。多年前读巴金的“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我以为先生矫情。那是我的浅薄。写作最重要的是内心里有想要喷发的情感,作文就是用文字捕捉你的感情、倾吐你的感情。

儿童的情感还不稳定,是情绪化的。今天你对他好,他说老师你真好;明天哪件事儿你批评了他,他马上就说恨死你了。小学阶段,是“情绪写作”;中学阶段,是“情感写作”;大学阶段,是思考写作;成人写作,是思想写作。小学生作文,情绪本身就是作文的中心,写着写着,心里的那份情绪就波涛汹涌了。乐的时候,写着写着能笑出声来;怒的时候,恨不得把笔下的纸戳穿。

有了情绪的介入,学生作文就不会“干巴巴”,不会“无病呻吟”。你看——“别以为你们是暴烈女就可以欺负男生,别以为你们是暴烈女就可以无法无天……男生不是你们出气的玩偶,男生不是你们打架的工具……要不是你们女生,男生不会变成这样子;要不是你们女生,男生不会怕你们;要不是你们女生,男生会看你们不顺眼吗?”——这段文字充满了情绪,小作者忘了自己是在写作文,他只想把“窝”了许久的情绪喷发出来。在此过程中,对比、排比、反问……全都在一瞬间无师自通了。这段文字的作者是四年级一名被贴上了“作文不行”标签的学生,他平时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而此时因为有了情绪,写出的作文与平时相比,简直判若两人。这说明不是学生不想写好,而是他没有找到有情绪的写作材料,或是找到了有情绪的写作材料,他又不敢写。

人活着,不痛快时多,委屈时多,不安全时多,气话多,狠话多。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成人如此,儿童也如此。儿童什么都要依赖大人——买衣服要看大人,买玩具要看大人,理什么发型要看大人,出去吃饭要看大人,玩游戏要看大人,玩多久的游戏也要看大人。校园生活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学生也请客送礼,也有市场交易,也谈情说爱,也有帮派,有“包打听”,有迷惘有焦灼,有诅咒有报复;孩子对教育、对学校、对班级、对老师、对作业是有意见的。在这些大人看不到的地方,儿童说的做的有很多是你想不到的。

“绘本界的毕加索”桑达克说:孩子生活在无忧的国度,阳光永远灿烂。这句话被很多人奉为名言,其实是纯粹的欺骗。童年是人生最没有安全感的一个阶段。身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你要他整天写自己如何快乐、如何幸福、如何感恩,的确勉为其难。情绪化的孩子就是有那么多的不开心、不放心、不耐心、不贴心、不宽心、不省心。当孩子真实地写下这些情绪时,你还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吗?你还能由衷地欣赏里面语言的杀伤力吗?恐怕很多老师不能做到,以致于出现这样的情况时,老师们会追问学生:“你怎么能有情绪呢?”或者评价说:“他这个人有点情绪化。”“情绪”“情绪化”都有贬义色彩。一篇情绪化的作文或带有情绪的作文,语文老师看后的第一反应,大多是“思想不健康”。

言为心声的作文,首当其冲地被道德绑架。有一回,我在网上发了一个六年级的孩子的话:人一结婚,不出5年,男的就不大敢仔细地完整地看自己老婆了,即使看了,也不会仔细看第二遍。然而,我找男朋友,是大大的有标准的——要富贵如比哥(比尔·盖茨),潇洒如马哥(周润发),浪漫如李哥(李奥纳多),健壮如伟哥(这个我就不解释了)。不少语文老师明确表示不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六年级已经知道“健壮如伟哥”了,再不管管,初中谈恋爱,高中出事故。我跟老师们说,小作者叫蒋方舟,中学六年很安全,还考了一个不错的大学,叫清华。“言”是儿童的“心声”,却未必是儿童的德行。儿童阶段属于情绪写作,情绪是不稳定的,今天的情绪明天完全没有了,明天的情绪后天又完全不一样了。

儿童会很敏感地感受到老师的情绪反应,当他们明白老师所指的说真话是只能说好话时,他们作文时就很少能享受到心灵宣泄的痛快,很少能享受到忘记“写”本身的飞起来的感觉。

2015年9月2日,有个刚上二年级的小朋友写下了这么一则日记: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我遇到了一件伤心事——我的一个好同学转学了。我非常伤心,因为她每天跟我玩,跟我聊天。她转学了,把我丢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日子没法过了。一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我和爸爸、妈妈、姐姐聊这事。妈妈说:“你可以去找别的女人啊。”我说:“她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听我这么一说,爸爸、妈妈和姐姐都无语了。我很想去上海看你,可是我没钱啊,我只好在路桥等你。

此刻的小男孩喜欢小女孩是真的。过了两三个月,小男孩或许连小女孩的名字都不记得了,这也是真的。儿童作文就是这样情绪化的。文中的小男孩用了一个高超的表达技巧——文中的小女孩先以第三人称出现,后来,小男孩情不自禁地、也天衣无缝地从第三人称切换到了第二人称。没有一个语文老师会教一年级的孩子人称转换,可见他们言语表达的潜能库里,就潜藏着这样的表达技巧。这个小男生的事实告诉我们,教作文,首要的不是语言积累,也不是技巧训练,而是激活——激活耳朵积累的语言,激活嘴巴使用过的表达技巧。激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充满了情绪的写作。

四年级的任驰宇气冲冲地攻击周轩:“还有周轩,谁可以证明她是刀子嘴豆腐心?我可以证明,她不是。假如是的话,为什么我路过那里,她非要打我一下,而且下手那么狠。”我问任驰宇:“‘我可以证明,她不是中间为什么加逗号?”他答:周轩如果看到“我可以证明”,心里一定开心,再来个“她不是”,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语言的智慧就藏在写作的情绪里,不管不顾,汹涌而出。

儿童有好的情绪,也有坏的情绪。我们要支持学生写好的情绪,也要允许学生写坏的情绪。儿童敢于真实地写他的坏情绪,这是儿童作文发生重要变化的开始。一个人什么时候最有创意?安全感十足的时候。当作文不用考虑哪些话该写、哪些话不该写时,学生的语言就会像自来水一样通畅。

正如提问老师的担心,允许孩子写坏的情绪,作文里的负能量如何消解?语文老师当然要讲道德,但这个道德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道德更多的来自人的影响,而不是来自老师的说教。一群身正的老师,自然能带出一批身正的学生。

作文里,你不允许学生写这,不允许学生写那,说这不阳光,那不正气,那么,学生不只找不到真正能带上充沛情绪的作文材料,而且会把心里那些“不阳光”“不正气”藏起来。注意,是藏起来而不是消解掉。作业里,“善”的反义词是“恶”。生活中,道德里,“善”的对立面不一定只有“恶”,还会有“伪善”。《天龙八部》里的四大恶人并不太恶,《笑傲江湖》里的任我行也不太恶,最恶的那个人叫岳不群,因为他伪善。儿童拿起笔来就藏起自己的坏情绪,做出完全天真、完全可爱、完全善良、完全美好的样子来。这不能不叫人担心,因为这样做,真正的“善”的对立面已经开始了。好的情绪、坏的情绪都写出来,你才会了解到一个真实的孩子。了解了一个真实的孩子,教育才有了真正开始的可能。人性都有恶的部分。人性的恶的消解本质上不是靠“堵”而是靠“导”,只有在阳光下呈现出来,你才能看清楚,“导”才会有清晰的方向。

作文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学生的“人”的问题,教师的“人”的问题。从“写作情绪”看作文教学,我忽然明白:從来没有作文教学,只有作文教育。

猜你喜欢
管建刚情绪化情绪
剪掉重复多余的
卖关子,真有趣
话重要,放前面
写实验,要曲折
情绪化沟通的危害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本期话题: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