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丹
【摘要】大学生在校入党已经成为党内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目的不仅是为我党后续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主流。大学生党员身负国家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他们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学校期间的学习上,而且体现在日后毕业的工作与生活上。所以大学生党员的建设工作不容小觑。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影响力;问题;原因;培养
一、前言
一个传承千年的民族,一定具有其先进性,务必要高瞻远瞩,不可急功近利;一个具有先进性的政党,务必要从党内的建设抓起,先修内功,再练外功。我党对当前的形势和国内外的状况做了认真的分析,审时度势,把重点锁定在大学生党员身上。这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的一些政策中便可看出端倪。大学生党员不仅可以参与学校的一些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上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这些知识精英、政治精英不仅代表自身的形象,而且代表我党的形象,影响到党的荣誉、信誉。
二、大学生党员影响力的重要作用
(一)典范作用
一个人的影响力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外在的行为,二是内在的精神。大学生党员这类特殊的人群不管是学习和生活都会被其他学生所关注和效仿。好的榜样往往起到良好的作用,不好的榜样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时候会贻害无穷。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思想道德素质要过硬,言行举止要得当。学校要杜绝对大学生黨员培养只做表面工夫的形式化主义。但如果做到了上述要求,大学生党员自然而然就会在同学中树立威望,让周围的同学发自内心地信服与尊敬他们。
(二)引导作用
我们总是强调一个政党要保持先进性,但是何为先进性?先进性就是党员要具备科学发展观的素养,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审度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学业勤奋,为人正直,生活简朴等方面,这样自然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格魅力,把周围的同学聚集在其周围,共同解决平时遇到的生活和学习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
(三)传承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能够保持其宝贵的精神和新鲜的血液,最重要的就是对下一代的传承,这也是一个政党可以永葆光辉的关键。自古以来,知识分子就是历史发展最强有力的推动力,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中坚力量。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要更加稳健,更加全面,使大学生上为祖国,要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下为人民,要有鱼水意识、公仆意识,形成合乎我国国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当前我国大学生党员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大部分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还是好的,是阳光的,是向上的,在是非黑白面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判断力,在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时,能够抓住关键,知道轻重缓急,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树立良好的形象。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党员信念不坚定,思想摇摆不定,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拜金主义
改革至今,我国乘着经济的巨轮乘风破浪,行久致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GDP连年上升,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背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首先就是“金钱至上”观念深入人心。“没钱办不了事儿”似乎成为人们心中无法逾越的鸿沟。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由于缺少资金而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半途而废,甚至有一些理想还没开始实施就已经夭折。名牌、奢侈、浪费,这些似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归根结底在于学生党员观念的动摇和信念的不坚定。
(二)形式主义
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入党前和入党后判若两人,人前人后不一样,校内校外不一样,家里家外不一样,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党员,但并没有把党的灵魂和精髓融入自己的心中。无组织,无纪律,不负责任不带头,避重就轻,没有服务意识,无私奉献的精神观念淡薄,利己主义现象严重,入党并非出自本心,而是功利心理在作祟,喜欢打小算盘。价值观经受不住利益的冲击,扛不住糖衣炮弹的轰炸。以自我为中心,一心想着自身利益的实现,各种意识不断弱化,党的先进性在其身上完全看不到,把学校的培养和教师的期望抛之脑后。
(三)角色意识
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在入党之前不清楚自己的入党意图,没有认清党员的性质和角色,带着糊涂的心态进入党组织。在学习和工作中,不能很好地把党的宗旨和精神贯彻和融入其中。把自己和一般的学生混为一谈,全然不顾一个共产党人的形象,不愿承担一个共产党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未能在学习和工作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有的甚至把党员身份当成一个负担,但又不愿意丢掉党员这个光环,自相矛盾,庸庸碌碌,早已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四、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全方位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念也漂洋过海传入我国,一些不正当的价值观念不断渗透到我们的大学生中间。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的思想观念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国外的反动势力也在利用各种手段诱惑着我们的大学生。因此,一些信念不坚定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就会动摇,产生对社会主义的不信任、对国家的不信任、对党的不信任,向往西方社会的生活,崇洋媚外,自我贬低。
(二)媒体的不正确舆论导向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转型的过程中,不良风气盛行,利己主义大行其道。一些媒体不但不承担起宣扬正能量的责任,反而调转枪头抨击社会主义体制,例如“干爹”“香车美女”“网红”等网络流行语经常在网络热词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一些热播的电视剧、电影也没有文化内涵,不断刷新着道德下限。一个人的道德底线下降还不算什么,如果全社会的道德底线都下降,那危害绝对非同小可。再者,不断被曝光的党员的丑恶行为也在不断降低着人们对党的信任,毁坏着党的形象。个别干部的贪污腐败和生活作风问题被媒体不断放大,被夸张报道,导致“塔西佗陷阱”越演越烈。
(三)学校和家庭相关教育缺失
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主要以培训班和教育活动的形式展开。但由于党内工作繁重复杂,耗时耗力,导致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总是应付了事,没有认真开展工作。各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课程没有普及,缺少相关的专业工作人员,最终导致教育活动的形式化,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并且有的家长给孩子灌输不正确思想,加之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学校的教育形式又枯燥乏味,无法起到有效作用。
五、关于助力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思考
(一)提高对党建工作的认识
追根溯源,不可本末倒置,党建工作要从源头上抓起。各级党组织要把相关工作提上日程,常抓緊抓。比如组建党组织教师队伍,专门培养大学生党员;建立奖惩制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做表面功夫,要内外兼修,文武全能。
(二)媒体要起到宣传正能量的作用
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数字终端为代表的自媒体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了解大事小情大都是从网上得到讯息。特别是年青一代大学生,几乎成为互联网的铁粉。所以,主流媒体的报道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我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信誉。主流媒体应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和服务群众,宣传一些先进事迹,传播正能量,向人间传爱心,传真情,巩固我党在大学生党员心中的地位。
(三)学校应创新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工作
传统的教育培训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走过场,形式主义严重,没有把宝贵的精神内涵渗透给学生。所以,学校应创新管理工作,开创学习和活动的人文空间,创造德育环境,改进管理方式。可以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做好党内积极分子的考察和选拔工作的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启发,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他们。同时,对于先进典型要积极宣传,使其起到表率作用。
六、结论
总之,大学生党员正处在从学校向社会迈进的过渡期,一些思想和信念还没有形成系统,有待完善。这时候正需要党和高校对他们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和培养,为日后应对现代化建设的挑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国会.大学生党员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以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的调研[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06-108.
[2]郭霞,白莉.关于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现状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12):27-28.
[3]郭兆煊.大学生党员影响力与号召力的调查与思考[J].湘潮(下半月),2012(12):78-79.
[4]邱仁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党员成长现状调查及思考[J].萍乡学院学报,2015,32(0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