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敏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社区养老“时间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于“老有所为”的理论视角
蔡玉敏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近年来,社区养老“时间银行”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老有所为”的理论角度强调“时间银行”对老年群体和社区共同体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通过对我国“时间银行”的发展状况进行考察发现,目前“时间银行”面临着服务理念不清晰、组织管理不正规等困境。最后,从“老有所为”的理论视角,提出若干建议促进“时间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老有所为;“时间银行”;老年志愿者;老年照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积极动员广大志愿者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倡议、引导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及老年人互助服务,动员各类人群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其中,以社区互助养老为出发点、低龄老年人与高龄老年人结对为主要形式的“时间银行”项目发展迅速,一经推出就在我国大中城市遍地开花。然而,随着“时间银行”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一些潜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各地不断有“时间银行”破产的消息传出,使得“时间银行”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最突出的问题是:“时间银行”为何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针对“时间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学界展开了一些初步研究,但理论思考明显不足。本文首先阐释老有所为理论与老年志愿服务研究框架,然后探讨“时间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我国“时间银行”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促进“时间银行”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的一项成就,也是现代社会的一项挑战。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一直以来都支持一个观点:只要国家和地区重视发展预防性政策,推动健康与积极的老年项目,促进老年人健康、独立和继续有生产力,就可以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而享受人类最大的成就①梅陈玉婵、齐铱、徐永德:《老年社会工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目前,改变老年人是负担的看法、反思老年人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成为社会老年学的主流观点,形成了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和生产性老龄化等理论视角,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提供了宏观的、系统性的参考方案。其中,生产性老龄化理论强调老龄群体是一种社会资源,可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去。例如,近年来社会各界热议的延迟退休和发展互助养老都与这一理念有关,强调老年人在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服务体系中的生产性能力,要求为老年群体向他人提供服务给予一定的社会空间①林卡、吕浩然:《四种老龄化理念及其政策蕴意》,《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第136-143页。。因此,国内学者将其本土化为“老有所为理论”②梅陈玉婵、南希·莫罗-豪厄尔、杜鹏:《老有所为在全球的发展——实证、实践和实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240页。。从已有研究来看,老有所为理论集中讨论了老年人作为志愿者角色的特点和作用,对于思考通过“时间银行”形式组织老年志愿者开展养老服务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老有所为”这一术语最早由Robert Butler于1982年提出,试图改变当时社会认为老人过于依赖他人的负面看法。该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社会已无法承担“老年人是负担”的观点,必须认可老年人口的人力资本,使其更有效地参与到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中,这些活动包括工作、志愿活动、照顾别人和照看孙辈。在过去的30多年里,西方学者关于老有所为的公共讨论逐步转变,从倡导老有所为进程到主张记录老有所为的比率、类型和强度的科学研究,再到确定老有所为活动参与的影响因素、证明老有所为活动对老年人健康和福祉的影响,近期则开始探讨确保老有所为活动产生积极影响的社会机制。
关于老年志愿服务的大量研究,逐步形成了经典的老龄生产力研究框架(见图1)。该框架由Sherraden等人在2001年提出,将重点放在个人能力和机构能力影响工作、志愿服务和照顾行为方面的互动关系,可以应用于分析老年志愿服务参与的因素及结果③Sherraden M,et al,Productive Aging:Theoritical Choices and Directions,In Productive Aging:Concepts and Challenges,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1,pp.260-284.。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口、政策环境、个人能力和机构能力;结果是指老年人参与活动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其中,影响老年人生产性参与行为的“机构能力”是指社会机构在调动老年群体参与各种生产性活动方面的能力。这些机构包括公司、工作场所、公共或私人机构、大学或学院、宗教组织等。研究者建议项目和政策开发应当着眼于扩大这些机构的推广范围,提高老年人在工作、志愿服务和照顾等生产性角色方面的参与度。此外,老龄生产力水平与老年人“个人能力”紧密相关。大量数据表明,老年人志愿活动的参与率受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和社会支持网络的重大影响;健康状况较好的、收入水平较高的老年人更愿意参与志愿服务,较多亲友支持尤其是子女支持志愿服务的老年人社会参与率较高④Wilson J,Volunteering,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0,No.1,pp.215-240.。
图1 老龄生产力研究框架
总体来看,西方学者对老有所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的志愿服务,强调通过志愿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强化公民社会。然而,这些观点在中国大陆还是全新的,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十分有限,老有所为研究和实践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⑤林一星:《推进大中华区老有所为研究》,出自梅陈玉婵等:《老有所为在全球的发展——实证、实践和实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240页。。即使是鼓励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银行”项目推广活动,也未能有效地借用这些理论资源。笔者致力于从老龄生产力的角度来分析“时间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时间银行”的理念和运作方式主要来源于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的社区互助养老实践⑥陈功、杜鹏、陈谊:《关于养老“时间储蓄”的问题与思考》,《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6期,第67-73页。。1980年,美国学者埃德加·卡恩首次提出“时间银行”的概念。“时间银行”类似于普通银行,只不过“时间银行”中储蓄的不是金钱货币,而是志愿者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在卡恩看来,以时间作为计量标准,可以将人们每次参与志愿活动的服务时间存入个人的“时间银行”账户,待到自己日后需要服务之时,再从“时间银行”中支取“被服务时间”,接受他人提供的同等时间但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在大众媒体广泛宣传和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美国目前有200多个以“时间银行”为名的劳动积分服务组织,主要为老年人和青少年提供社会服务。至今,全球已有1 000多个使用不同组织或机构名称的“时间银行”,以提供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服务为使命。
我国“时间银行”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上海市。1998年,上海市虹口区提篮桥街道晋阳居委会率先建立起了“时间银行”,倡导志愿者通过累积服务时间来换取自己今后需要的养老服务。据笔者在网络上搜集到的结果,目前有4个直辖市以及杭州、合肥、成都、南京、济南、广州、武汉和太原等8个省会城市成立了“时间银行”或类似的社区互助养老组织。有学者根据“时间银行”在国内的实践情况对其进行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时间银行”是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为自己以后享受同等时间的志愿服务积累时数;狭义的“时间银行”是指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积累服务时数,待自己年老需要服务时,享受同等时数的服务①王泽淮:《TIME BANK“时间银行”——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新形式》,《社区》2003年第12期,第23页。。显然,目前我国“时间银行”有着特定内涵,其服务提供者主要是低龄老年人,服务对象主要是高龄失能老年人,组织目标定位为养老服务。此外,“时间银行”也被称为“时间储蓄”,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积极回应。2011年8月,浙江省政府在《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建立“时间银行”制度,进行志愿服务储蓄,促进助老志愿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7月,《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提出:“今后提供养老服务的志愿者,本人或其直系亲属进入老龄后,可以根据其之前储蓄的志愿服务时间,优先、优惠地享受养老服务。”
首先,“时间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与其发挥的社会功能紧密相关。从老有所为理论来看,“时间银行”作为老年志愿服务的一种组织形式,对老年人健康、社区发展和社会建设发挥着重要功能。从个体层面来看,老年人可以通过“时间银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缓解他们由于工作和配偶等主要角色丧失所导致的不适应,降低抑郁程度,获得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增加个体幸福感②Morrow-howell N,Hinterlong J,et al,Effects of Volunteering on the Well-being of Older Adults,The Journal of Gerontology:Series B,2003,No.3,pp.137-145.。对社区共同体来说,“时间银行”倡导社会互助和志愿精神,有利于提升社区社会资本、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关于志愿服务与社区社会资本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学者特别强调:在养老保障机制中,社区共同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家庭、个人的利己性只有通过社区互助和互换才能够达到利他,因此,在社区与家庭、个人之间需要通过非营利活动以及志愿者活动营造一个利他的社会环境③沈洁:《对养老保障机制的宏观思考——试论公助·互助·自助体系的建构以及功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104-111页。。
其次,“时间银行”的发展还与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有关。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发生之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难以承担越来越庞大的社会支出,社会福利改革的呼声一直很高。在福利多元主义思潮影响下,主张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共担养老责任的观点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老年服务领域,社区照顾的理念和实践备受关注。所谓社区照顾,就是主张“去机构化”和“正常化”,强调家庭、邻居、志愿者和社区等非正规系统的作用④熊跃根:《需要、互惠与责任分担——中国城市老人照顾的政策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6页。。另外,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婴儿潮”出生的一代人有着丰富的经历、知识和时间,他们退休之后很有可能寻求不一样的晚年生活方式。因此,积极引导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寻求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推行积极的老龄政策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广泛开展的“时间银行”实质上可以被视为老年人非正规照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通过调动丰富的老年人力资源,分担政府和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诸多压力。
最后,从实际效果来看,老年志愿者在社会服务方面已经创造出数量可观的经济价值。从2003年到2010年,“银龄行动”累积参加的老年志愿者达300万人次,受益群众2亿多人次,创造经济价值50多亿元①孙鹃娟、梅陈玉婵、陈华娟:《老年学与老有所为:国际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25-157页。。美国一项全国性调查表明,2001年55岁及以上的志愿者中,有44%平均每周服务4.4小时,2 640万名老年志愿者服务时间总和约为56亿小时,其价值高达772亿美元②梅陈玉婵、南希.莫罗-豪厄尔、杜鹏:《老有所为在全球的发展——实证、实践和实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2-240页。。
尽管我国“时间银行”项目在大中城市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随着部分地区“时间银行”发展受挫,该项目在社会实践中面临着“经不住时间考验”的质疑。从“老有所为”理论及其在国内的实践来看,“时间银行”项目主要面临着以下三重困境。
(一)服务理念不清晰
在国内,“时间银行”项目提供的养老服务性质常常是人们讨论的焦点之一。通过“时间银行”项目提供的养老服务是不是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倡导时间储蓄交换社会服务的做法是否违背志愿精神?一方面,部分学者否定“时间银行”的志愿精神本质,认为志愿精神是一种在自愿、不计报酬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时间银行”常常强调以未来获得同等时间的养老服务作为回报,不符合志愿精神③吴汝琴:《“时间银行”,在社区悄然落幕》,2015-07-09,http://www.shlnb.cn/gb/lnb/node4/userobject1ai12491.html。。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时间银行”本质上属于志愿服务组织,并没有违背志愿服务精神,主要观点是:志愿者用时间储蓄换取养老服务的做法属于互惠行为,并不是纯粹的市场交换,其本质不能等同于获取报酬,更不能算为收入,此等付出仍然是一种社会应该珍惜并加以回报的奉献行为④景军、赵芮:《互助养老:来自“爱心“时间银行””的启示》,《思想战线》2015年第4期,第72-77页。。
可见,我国“时间银行”项目目前仍然存在服务理念方面的认同困境,如何协调其价值理性(奉献、互助、利他)和工具理性(养老工具)的矛盾亟待解决。
(二)组织管理不正规
我国“时间银行”的设立主要是城市基层社区居委会发起和负责的,其发展程度往往取决于发起者的威信和工作能力,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保障。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志愿服务时间的赋值、登记和监管基本上无章可循,随意性较大。许多地区“时间银行”业务采用手工登记,没有专人负责,也没有建立电子信息系统,管理效率极低。此外,由于规模小、覆盖范围窄以及与正规养老资源的脱节等原因,“时间银行”出现了跨地区通存通兑的难题,导致早期提供志愿服务的老年人通常无法获得同等时间的养老服务。
因此,“时间银行”无论是机构设置还是在组织管理的具体环节方面,都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无法真正落实“时间银行”的初衷和理念。
(三)服务质量低
目前,我国“时间银行”项目主要面向社区老年人群体,常常采取低龄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结对的方式开展养老服务。除了仪式性活动以外,组织机构并不重视对提供服务的老年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和社会支持网络建设,难免会出现服务质量低下和志愿者流失的情况,造成参与各方均不满意的现象。
此外,部分地区管理者认为,“时间银行”的困境就是通兑困难、激励不足,建议改变“储蓄时间换养老服务”的初衷,提出“储蓄时间”换取生活用品等补充性举措,试图通过及时回报志愿者达到“时间银行”的可持续发展⑤徐运、陈里予:《15年“时间银行”难以为继“老伙伴”模式欲破独居养老之困》,2013-07-11,http://sh.eastday.com/m/ 20130711/u1a7512949_1.html。。譬如,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爱心账户”的时间每个月结算一次,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折算成相应的分数,再凭积分到当地的“爱心超市”兑换不同价值的物品,主要是日用品。显然,这一做法可以暂时激励部分志愿者、盘活“时间银行”,但是离借助“时间银行”项目来促进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实现老有所为的初衷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作为社区互助养老的一种常见形式,“时间银行”对于老年人自身和社区共同体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针对“时间银行”在我国发展初期面临的发展困境,笔者认为可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促进“时间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一)回归志愿服务的本义
目前,我国“时间银行”的推广重点是老年人互助养老,把缓解社会养老压力作为其价值诉求。互助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补充,具有非正式的照顾性质,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十分有限。因此,与其强调“时间银行”对于老人群体的工具理性,不如重视“时间银行”对于老年志愿者的价值理性。换句话说,将“时间银行”看作是老年志愿组织,强调老年志愿服务对于自身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同时,为满足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有必要拓宽“时间银行”志愿者的服务范围,不局限于养老服务,增强“时间银行”对老年志愿者的吸引力和支持力度。相关数据显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是十分复杂的,排在前5位的参与动机依次是履行社会责任(77.3%)、结识新朋友(55.8%)、继续学习(47.1%)、得到认可(21.8%)和排解空虚感(19.4%)①杜鹏、谢立黎、李亚娟:《如何扩大老年志愿服务——基于北京朝外街道的实证研究》,《人口与发展》2015年第1期,第89-95页。。
(二)加强机构能力建设
目前,我国“时间银行”分属于不同的基层组织管理和运作,基本上处于原子化、碎片化状态,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发展规划,无法落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景。从老有所为理论和国际经验来看,建立非政府组织性质的地区性乃至全国性“时间银行”管理机构是我国“时间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此外,要想保持老年志愿者对“时间银行”机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志愿者的流失,“时间银行”组织机构必须重视对老年志愿者的支持,譬如开展老人服务技巧培训和创建老年志愿者交流平台等。从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爱心账户”试点的情况来看,志愿者们并不太看重这些兑换的物品,他们注重的还是累积的时间以及志愿者们的归属感②许加明:《“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居家养老互助服务的思考》,《社会工作》2015年第1期,第74-80页。。
(三)重视新技术开发
无法通存通兑是“时间银行”遭受诟病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时间银行”志愿者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时间银行”网络信息系统、志愿者交流平台、手机“时间银行”,可以成为我国“时间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方向,从而使“时间银行”摆脱区域限制,为跨区域活动志愿者的时间积累和价值兑现提供简便易行的技术支持。此外,关于互联网在链接志愿者等照顾资源与养老服务方面的作用,“智慧养老”“智慧城市”以及“阿里巴巴护联网”等新概念,为“时间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泛的讨论空间③唐钧:《中国老年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第75-81页。。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且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因此,倡议、引导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及老年人互助服务,动员各类人群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鼓励低龄老年人照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时间银行”项目在我国大中城市逐渐发展壮大。从“老有所为”理论来看,“时间银行”项目无论是对老年志愿者还是对社区共同体来说,都是双赢的事业。然而,我国“时间银行”项目经过10多年的发展并没有修成正果,一些地区“时间银行”无以为继。与以往研究侧重于探究“时间银行”操作层面的缺陷不同,笔者致力于从“时间银行”志愿者(老年志愿者)的角度来分析“时间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借鉴“老有所为”理论及其老年志愿服务分析框架,笔者认为可以从回归志愿服务、加强机构能力建设以及重视新技术应用等三个方面,促进我国“时间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The Sustainable Approach of the“Time Bank”Model in Community Elderly Care: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Productive Aging
CAI Yum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choo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Zhejiang,321004,China)
The“time bank”model in community elderly care has received increased attentions in recent years.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productive aging,this paper emphasizes that“time bank”has significant social value for the old age groups and communities.Furthermore,it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time bank”in China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facing with the dilemmas of unclear service concept and irregular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productive aging”,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ility of“time bank”in China.
productive aging;time bank;elderly volunteer;elderly care
10.3969/j.issn.1671-2714.2016.00.017
(责任编辑:陈汉轮)
2016-10-28
在线优先出版日期:2016-12-28
浙江省教育厅高校访问学者专业发展项目(FX2015010)
蔡玉敏,女,湖北仙桃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