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咏梅
【摘 要】爱是教育的全部内涵,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师德缺失的教育。”可见,教育是寓爱于教的,“爱”在教育占据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真诚关爱,走进孩子的心灵;宽容仁爱,提高孩子的信心。用爱撑起一方晴空,让教育种子行走在真爱中。
【关键词】以身作则;真诚;宽容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也一语破的地道出了:“爱是教育的全部内涵,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师德缺失的教育。”可见,教育是寓爱于教的,“爱”在教育占据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爱撑起一方晴空,让教育种子行走在真爱中呢?
一、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们。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不容易,做一个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老师就更不容易了。我认为,它是适应我们学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师队伍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教师的职业劳动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具有“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特点。特级教师霍懋征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对学生的照顾都是无微不至的,处处践行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或许这种力量只是一句简单的鼓励的话语或者是一个肯定的眼神,却能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言行举止是楷模。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形象地将我们教师的影响描述为:“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从自身做起,给学生施加正影响,才能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真诚关爱,走进孩子的心灵
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教育本身,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育人”比单纯教人知识的“教书”更重要。因为对教师来说,单纯教人知识的“教书”往往只需要讲究“教”的方法和艺术就行了,而“育人”就不同了,“育人”除了要讲究育人的方法和艺术,更要重视感情因素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而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感情的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光照亮教室的每个角落,用我们的关爱温暖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我们的关爱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理想的火焰。教师关爱学生,就等于管理成功的一半。教师只要对学生爱得真、爱得深,学生自然就会敞开心扉。为此,我在教育学生时,极力扮演好父亲母亲的角色,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对他们嘘寒问暖,关心他们吃得好不好,下雨天提醒他们要记得带伞,天冷了提醒他们要添衣。我认为只要我们老师能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和关爱,尤其对于“非常态家庭”学生而言,虽然未必能完全弥补他们失去父爱母爱,但至少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和其他人一样也是有人疼有人爱的,会对他们那颗孤苦的心灵起到不可缺失的抚慰作用。
三、宽容仁爱,提高孩子的信心
其实任何一个班的学生学习成绩肯定存在着上、中、下不同水平。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和爱护。这需要我们的老师以宽容的仁爱融化心灵的冰山,以适当的表扬、鼓励,唤起他们的上进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当犯错误后,进行的批评教育方式要谨慎,千万不能有伤害其自尊的指责、挖苦,否则他们就会更加自卑,进而产生逆反心理,来对抗一切外来的好心说教了。同时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把夸奖、鼓励化作他们前进的动力,不但要当面表扬,还要向他人夸赞。虽然这些话不是讲给孩子听,但是不妨让他们听到,孩子在侧面听到我们对他的表扬,懂得我们是在帮他挽回自尊,自信心的幼芽就会在心底成长!
例如我班上的小富同学,学习成绩与纪律意识差,经常动手打同学,上课无心听讲,扰乱老师讲课,贪玩懒学,令同学讨厌。对这样的学生,我从没放弃,而是诚挚地接近他。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切他看在眼里,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思想有所觉悟。由此可知:“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老师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仁爱”。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埋着一团火种,只要善于拨弄,它就会熊熊燃烧。生命是可贵的,奉献是高尚的,要改变学生的灵魂,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期待他们的每一点改变;用欣赏的目光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们的每一份成功。
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老师还是能够做到对学生有爱心的,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能做到以情感人,以行带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做学生思想工作过程中,真心的体贴、温馨的话语,耐心细致工作态度,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启迪着学生的心灵,净化着学生的灵魂,开启着学生理想的心扉,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受到了学生的爱戴。
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最欢迎的是充满爱心的老师。爱,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教育需要爱,孩子渴望关愛,我们用“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去接纳孩子,用怀着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用爱撑起一方晴空,让教育种子行走在真爱中。
【参考文献】
[1]马欣川.《现代心理学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
[2]张良才.《浅谈赏罚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教育科学,1998
[3]尹恺力.《打开心灵之门激励学生信心——“后进生”转化浅谈》.当代教育论坛,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