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基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新课改下教育教学理念转变的总要求和主目的。
【关键词】实践性;创新性;思想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表至高无比的秘方。”(爱因斯坦语)
1.1把握课堂教学时机:
根据课堂对于学生听讲的了解,准确把握讨论问题的时机,这时教师要把讨论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以人为本”、注重实践理念,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机动;如果教案中安排了的讨论问题在学生自觉回答中已经做出了回答就不能再作讨论了;
1.2把握课堂教学方法:
讨论问题不是为了流于形式或者走个过场,要观察讨论的效果,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比如:老师提问学生、学生互相提问、学生提问老师,还有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等等等方式方法;
1.3把握课堂教学效果:
讨论问题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要使学生在文明、规范和合理的基础之上探讨,让学生明白讨论就是研讨,就是找到语文的内在价值的过程;对于观点明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这里还要特别指出一定要支持和鼓励学习差、思维差和纪律差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勇气、焕发他们的精神、激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够和优秀学生一起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语)
2.1创造和谐教学氛围,奠定学生热爱语文的基础:
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老师要从建立与学生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入手,课堂上以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建立感情,课堂外让学生体味到老师友好的态度,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学生会十分喜欢你这个老师,也十分爱听你所讲的课,也就喜欢学习你教的这门课程了。这种方式就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习语文,一定要学好语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引导思维深入实际,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思维发展,深入实际,才能开发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出运用语文科学模具的智力潜能。在学生懂得语文文化化文学的概念、区别与社会实践运用的基础上,由制作模型而发展科学认知。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要以新课程改革标准下,全面推进和发展素质教育为目的,指导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巩固书本知识,运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文化与感知理念,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现实实物有机结合起来,拓宽思维、强化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总结经验,萌发科学研讨的意念。
2.3实现课改理论运用,具备学生创新培养的方式:
2.3.1创设情景,捕捉好奇:
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出:“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理有趣的情景,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唤起创新意识;小学生具有十分浓厚的好奇心,爱看、爱想、爱问,这就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状态,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种“迹象”使其从好奇心上升为兴趣、理想和愿望实现;
2.3.2转变观念,提供机会:
新课程改革理论强调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方式,变“传授”为“探究”、变“灌输”为“交流”、变“教师”为“学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试题交给学生、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选择兴趣、大胆参与、积极思考、尽情发挥;
2.3.3鼓励个性,全面发展:
人与人在思维、实践、了解上具有很大的区别,很聪敏的人在语文的思维中表现的特别突出,具有超长性,教师要及时鼓励发挥个性特长,让这样的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指导其他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之间能够毫无拘束的进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以求得更快更好地全面发展、整体发展和共同发展。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想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摘自《新课程标准》)
3.1.具备感悟是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想性的基础:
3.1.1让语文走进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教语文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不仅生动、深刻,而且还能进行人文规范教育;
3.1.2让语文走进游戏:
游戏能够让学生主动发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激活情感、个性和智能;
3.1.3让语文走进语言:
在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保证语文本身的科学性,教师在语文语言化上引用比喻和实际事例明确化。
3.2.获得精神是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想性的享受:
3.2.1融情于语文教学:
语文是能够运用感情教学的,教师要通过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最佳状态参与思想教学活动,强化师生的互相交流、互相爱护和互相帮助,这样,教师是无意之间获得热爱孩子的精神境界;
3.2.2融乐于语文教学:
小学学生从家庭来到学校,教师就成为他们最亲近、最友爱、最实际的朋友,教师要加大感情投入,放下架子、带上微笑、集中热情,幽默一些、风趣一些、信任一些,使学生感觉到语文课学习的欢乐愉快,如此,教师才能真正体味自己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
3.2.3融责于语文教学:
教学的责任是让学生懂得每一门学科的重要性,把语文的实用性、科学性和思想性融会贯通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诚然,教师可以问心无愧于每一个孩子,能够获得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学生的父母兄姐,陶醉于美好的向往之中。
3.3灵动生命是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想性的意义:
3.3.1点燃生命灵动之灵:
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发现学生的思想、思考和思路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优越感,发现自己的发展优势,激发灵动、点燃热情、感悟生命的价值;
3.3.2拨响生命灵动之弦:
课堂是师生共同获得文化知识、提高人生价值和实现生活梦想的场所,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运用学生所学道的知识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
3.3.3闪耀生命灵动之辉:
现代教育教学过程是在课内、课外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动態的、开放的、高效的环境,发现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的思维、捕捉学生的亮点,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闪耀超前思维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