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方法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

2017-04-25 20:38俞凌
中华家教 2017年4期
关键词:讲故事图书内容

俞凌

朗读法

父母用自然的气息,清晰而响亮的声音,正确而流畅的语音,把绘本书中的内容,一字一句地念给孩子听。这是一种使孩子通过语言接受图书信息的、具有传递关系的指导方法。

父母要选择适合于儿童特定年龄阶段的兴趣特点和需要的书,在朗读之前,自己先阅读或者浏览一下要朗读的书,对图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故事发展情节、角色人物的特点、语言风格有所了解,这样,在朗读时,可以更好地用声音、语气、语速去表达,故事会变得更生动,孩子才会爱听。

在朗读的时候,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身边,书的高度与孩子的视线平行,这样,孩子的注意力会更集中。还可以在朗读前,建议孩子自己先看看书的封面,让他通过封面的图画,来猜猜这本书要讲的是什么。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父母也可以一起来猜测。还可以提出验证各自猜测的要求,使孩子带着问题聆听故事,吸收新的信息,带动自己思考新的问题。

讲故事法

父母用口语的形式,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把图书里的故事内容讲给孩子听。用这种方法,孩子听父母讲故事也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往往,讲故事是用交谈或对话的方式进行的,这对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讲故事法与朗读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光要用口头语言来讲故事,还需要加入一定的肢体语言,这样的故事会更生动、更活泼。父母在讲故事时,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控制自己说话的声调、音量和速度,用脸部的表情和身体的动作来表现故事中的角色,展示故事情节的变化。如果孩子已经识字了,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图书的画面和文字,这样可以促进孩子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

讨论法

这是说,父母与孩子一起围绕在阅读的图书,提出一些有关联的问题,展开相关的讨论,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图书的方法。可以是一边朗读或讲故事,一边与孩子进行讨论,也可以是阅读前或阅读后进行讨论,这样的阅读,不仅孩子会有收益,父母也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在遇到故事中发生的事情的时候的一种应变能力,而且,父母还可能从孩子的一些想法中获益,甚至是启发。

故事表演法

孩子阅读完故事图书后,在父母的引导下,用玩偶或自己扮演角色的形式,把圖书故事内容、情节表演出来的一种方法。现在很多早期阅读推广的机构,有这样的活动内容,孩子们爱听爱玩爱看,对于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能组织一些邻居的孩子,或其他同龄的孩子在一起,这样的阅读会变得更有意义。这是可以在图书阅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进行的延伸学习的方法,对孩子的语言、思维、理解和表达、社交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故事表演的过程中,鼓励孩子模仿故事里的各种动物的动作、叫声,模仿各种人物的活动姿态、行为与动作。这能帮助孩子学习故事里不同角色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对话语言。

另外,要启发孩子把日常生活中自己观察到的人们说话的表情、语气、音调等运用到故事的角色语言中,发挥他们的表演潜力。通过故事表演,孩子们对图书里的角色,故事情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加深了对图书内容的理解;通过故事表演,孩子学习角色的对话和语言,促进了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增强了阅读的兴趣和对文学作品的体验。真正的是在学中玩,玩中学。

分享阅读法

分享阅读法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父母和孩子进行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父母引导着孩子一起阅读图书、理解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的伍新春教授认为,分享阅读对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激发孩子的阅读动机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阅读故事的主题和内容要丰富有趣,尤其是故事的情节发展要符合孩子想象和思维的特点。这样的故事对初学阅读的孩子来说,就容易激发他们阅读的动机和愿望。其次,阅读故事的语言要优美自然,词汇丰富,这样的故事不仅能够使幼儿在“听故事”时觉得生动有趣,而且可以容易让幼儿由“听故事”过渡到自己“讲故事”,从中体验到成就和胜任感,并由此进一步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和愿望。

分享阅读还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孩子在阅读活动中体验到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和快乐。

猜你喜欢
讲故事图书内容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讲故事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