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
连续三个周末,我素日极安静的家里,充满了孩童特有的欢声笑语。那是因为家里最近多了个小客人—— 表妹5岁的儿子—— 春雨。
这个周末,我还没有起床,表妹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说春雨闹着还要来我家。但我因为要回家去看老爸老妈所以没答应,大概听到了我的回复,春雨失望的号啕声瞬间从电话那端传来,为了安抚他,我承诺早点回来。因为这个,我在妈妈家里吃过中饭,就驱车匆匆赶回来接他。
一进表妹家的门,春雨就飞奔过来对我又亲又抱,并且迅速穿好衣服准备出门,表妹则一脸无奈地抱怨:“周末,我都是专门留在家陪他的,这可好,他倒不着家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把他送奶奶家呢!”他一边拉着我往楼下走,一边跟我汇报上午的生活,“大姨,我起床后先用你送我的马克笔,画了老师留作业的一幅画,然后看了两集《熊出没》,然后吃饼干、搭积木,然后我想玩游戏妈妈不让我就哭了,然后她就说了我一顿,我很生气就大声哭,然后妈妈也生气了,就用力打了我屁股,我们就谁也不理谁了。大姨,我可想你了,你来了我就不用待在家里了。”直到上了车,他的小嘴依旧地说个不停。
“那这一上午妈妈都在干什么呢?”我顺着他的话问。“洗衣服、打电话、玩手机,没了。”他说。“那你有没有像在大姨家一样帮她做事呀?”“没有,妈妈根本不用我帮忙,还说‘去去去,自个一边玩去,别在这跟我添乱。大姨,一会儿我还帮你擦地、包饺子,然后我们再去给大姨夫送饭,行吗?”“当然,春雨是大姨最好的小帮手,大姨夫这么冷的天在外面执勤,我们去给他送热乎乎的饺子和豆浆,他一定很开心。”“欧耶!”他兴奋地伸出两根手指做出胜利的手势,完全忘了上午被妈妈收拾的不愉快。
接下来,我们一起合作做家务。我洗抹布他擦地,我叠衣服他去收,我和肉馅他剥葱,他按剂子我擀皮,我包饺子他摆帘……在热火朝天干活的同时,我们还相互讲故事、唱歌、猜谜语,一个下午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飞逝而去。吃过晚饭,我送他回家顺路给先生送饺子。自坐上车起,此前一直兴高采烈的他突然变得异常沉默,整个人蔫蔫的。
“春雨怎么了,为什么不说话了?”我明知故问。“回家好没意思,爸爸妈妈都不理我,他们又不让我看动画片、玩游戏,就让我看书玩玩具,我不喜歡这样。大姨,要不我搬到你家来住,给你当儿子吧!”我顿时被小家伙的离奇建议逗乐了。说实话,孩子没有撒谎,在我为数不多造访表妹家的经历中,见到的场景几乎都是小两口各忙各的,很少见三个人一起做点什么。
即便他们也曾委屈申诉,说自己既没有出去逛街、会友,也没有加班、泡吧,只要一有空就赶快回家陪孩子,可他们口中所谓的陪伴质量并不高。在我看来,真正有质量的陪伴,是在共处时,把所有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并且积极融入他的世界中。而绝非同在一个屋檐下,各自为政地存在于彼此的视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