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学生学识、思想等素养的最终形成都有赖于这个阶段的教育。为此,对于教师而言,选择上佳的教育切入点应该被摆到紧迫的地位上。本文拟以《现代诗二首》为例,谈谈以得体的表达作为切入点的初中语文教学。
一、激发少年的心,让学生有表达的冲动
初中生处于人生的金色时期,这样的年华理应将阳光灿烂自然流露于青春的脸庞之上。毫不夸张地讲,这应该是所有学科教学所追求的重大育人目标。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求,能将少年之思进行恰当地表达,则是学科教学的应然要义。而要将这个目标变成现实,语文教师必须融入学生的生活,透析其生活态度,给予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干预。要不然,即使你鼓励和引导学生表达自我,表达出来的也不全是具有健康品质的内容。为此,爱学生就要爱得彻底,教育学生就要教得细致,要能从学生的灵魂需求和素质全面提升的高度,培育心灵清纯、表达流畅、语言得体的新时代中学生。
二、体悟作者的心,让学生有表达的根基
即如现代诗人朱湘的《少年歌》,全诗洋溢着少年应该具有的欢快情调。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就是对少年成长的一个文学呼告。从诗人选择的两个意象来看,“小羊”与“山泉”选择得体。诗人用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十分形象而得体地描绘出他眼中的少年形象。它们“跳跃”着,“提起嗓子笑”着,“撒开腿来跑”着,“活泼”是它们的宣言和人格标志。接着,诗人将用典与比喻两种手法连用,呼告青少年做人要纯洁。然后,诗人转向直抒胸臆,呼告少年“恨暮气,恨一切衰朽的东西”,永远保持“热烈”与“勇敢”,以“新人”的姿态,携手、快乐地步入灿烂的前程。很明显,在诗人的心目中,少年应该胸怀赤子之心,无视一切困难和挫折。他坚忍地超越自己悲苦的家世,内心郁结着深沉而热烈的民族自尊感,闪现着崇高的爱国精神。面对这位中国的济慈,吟咏着这首富有才情的诗篇,学生理应从中读到心灵的健康流变,理应在同感式的吟诵和诗文咀嚼中学会如何运用文学的方式得体地表达一颗涌动不已的少年心。在此过程中,教師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导”和“明”。“导”之以学,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背后,走进诗人的性灵,继而让少年心受其濡染。“明”之以法,教会学生借助诗性的方式,恰当运用适宜的修辞手法,表达纯明、活泼、坚定、勇毅而纷繁的少年心。
三、摆正纯正的心,让学生表达得体
建构纯正的心灵基础是得体表达的必要前提。以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为例,全诗洋溢着诗人拥抱、享受生活的热情。他的活动广泛,涉足的地域广阔,闪现的心灵之光更没有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里。诵读他的诗歌,人们都会很欣赏他的姿态——“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和“以心发现心”。这是诗歌的直观呈现,而教师则要引领学生走到诗歌的背后,发现创作者的隐秘空间——思想经历。稍微查找资料,我们就可以发现何其芳早年曾经有过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和对未来人生路的彷徨心态。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于1938年北上延安这个特殊历程。之后,他的人生态度急转,创作中的亮色也随之增添不少。通过何其芳思想的转变,再诵读他的这首诗篇,我们会更加明晰心灵纯正的重要性。原来,生活的曲折,人是不可主宰的;但是面对生活,人则是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走向灿烂与健康。
有了这个认识,系列化的得体表达训练就有了根基。学生可以反复品味文本,在诵读和品鉴中学会各种情境下的表达方式与表达语句;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以某一个话题为切入点,畅谈各自的认识,在相互评价中认识和运用得体的表达。例如,以“生活是多么有意义”为题,组织学生现场表达和多向品鉴。
生活是多面镜,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映射出怎样的你。培养起健康的心态是得体表达的重中之重,继之以恰当的训练,学生的表达必将发生可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