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辞格是修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展辞格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汉语学习者通过辞格学习,不但可以提高汉语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汉语文化素养。在辞格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应该遵循文化性原则、民族性原则和交际性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对外汉语 辞格教学 教学原则 教学意义
辞格是修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辞格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对外汉语教学只注重语音、词汇和语法教学,对辞格教学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汉语学习者只有学好了汉语修辞方法,才能运用汉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好修辞方法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准确理解交际话语,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阅读方面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他们有很大的词汇量,阅读汉语短文时能看懂每个句子当中的词语,却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每个句子的意思,很多时候不理解文章的修辞手法,所以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辞格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辞格教学的意义
辞格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是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汉语辞格的学习,外国汉语学习者才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才能避免因为表达不准确或表达不得体而产生交际误会。外国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首先接触到汉语的语音、汉字和词汇,接着接触到汉语的语法,随着学习的深入,开始接触到修辞。对于初级学生来说,语音和词汇是关键,对修辞是一个感知的阶段,到了中高级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大量文章和成段的汉语表达,这个时候对于修辞的学习和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欠缺修辞知识,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就会碰到瓶颈,无法突破,甚至会产生“化石化”现象,汉语水平一直停留在一个阶段,無法向更高层次迈进。所以,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辞格的习得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中高级水平学生来说。
(一)有助于提高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修辞对言语交际非常重要,学好修辞,才能帮助汉语学习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交际时应有的效果。辞格的学习对于外国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说和写两方面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在对留学生的实际汉语教学中发现,很多留学生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能写上千字的汉语作文,但在运用汉语的生动、得体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从口语表达来看,很多学生普遍存在说话不得体、说话不连贯、表达啰唆、停顿过多等问题,例如,一位正在写毕业论文的汉语教育专业的越南学生,她的汉语水平已经达到了高级,在指导论文的过程中,某天她在路上碰到指导老师,对指导老师说:
(1)老师,论文我写好了,我给你发了e-mail。请老师看一下,有问题随时和我联系。
这两句话从语法来看是没有错误的,但表达却不是很得体,因为说话的对象是老师,应该遵从礼貌、谦虚的原则,“有问题随时和我联系”这样的表达比较随意,甚至让听话人觉得有吩咐的语气,所以应该改为“有问题随时通知我”或“有问题随时告诉我”,这样才符合礼貌原则和修辞的适切性。这不能说明这个越南学生没有礼貌,而是在说话时没注意交际对象和对词语的理解不准确,导致出现这样的问题。
从留学生的书面语表达看,很多学生的作文中存在口语化严重,文章生动性不强,不能用符合汉语言文化习惯的辞格进行表达等问题,例如,学生作文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句子:
(2)我觉得山和水像有一个姑娘又漂亮又温柔一样,每个东西都很虚幻,吸引游客来看。
学生在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时,出现了比喻不恰当和口语化严重的问题,“山水”和“姑娘的漂亮温柔”相似度不够,“山水”可以用“漂亮”来形容,但用“温柔”显然不恰当。其次,“看”用法广泛,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时应该注意,不然会显得比较口语化,所以这个句子中的“看”改为“欣赏”比较恰当。
上述这些问题的出现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将语言知识和修辞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语境、交际对象和角色揣摩和训练,就能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和交际效果。
(二)有助于提高汉语学习者的语言理解能力
从理解语言方面看,缺乏辞格知识无论是对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还是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都是不行的。例如“寥廓”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空阔”或“空阔高远”,但是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寥廓”指的是“宇宙”,作者在词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如果学习者不具备相应的辞格知识,就很难正确把握句子的意思。
辞格知识的学习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于中高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辞格知识的习得可以帮助其更准确地理解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在新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试题中,出现了大量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婉曲等,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辞格知识,就会对理解试题产生很大的障碍。例如比喻:
(3)无形的思维定式就像那个结实的篮筐,禁锢着我们的头脑,而我们的思维也像篮球一样被囚禁在了篮筐里。(新HSK阅读理解试题)
例句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篮筐”和“篮球”分别比喻“思维定式”和“思维”;用“囚禁”比拟“思维”和“篮球”被限制。
再如婉曲:
(4)女:李玉田的对象怎么样?
男:论人品,没得挑;论长相,不敢恭维。(新HSK听力试题)
例句中的“论长相,不敢恭维。”其实就是“长得不好看甚至长得丑”的委婉说法,这对学生对语境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是很高的,如果不理解婉曲的使用,就不能准确理解说话人的意思。
辞格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外国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言,对中高级学生来说,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会碰到大量文章,这些文章包括各种各样的体裁,文章也会出现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果说学生对辞格知识掌握不好的话,就可能无法准确理解语句的意思,导致理解出现偏差甚至理解错误,阅读能力的提高会受到限制。
(三)有助于培养汉语学习者的文化素养
辞格与文化关系密切,必要的辞格学习是提高留学生汉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折射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一样,汉语辞格是汉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日常生活中各种文化现象息息相关。汉语的修辞方式是汉民族在长期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出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观念心态、民俗风情、审美情趣等文化特征。比如汉语的比喻常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龙”是一种有着伟大力量的吉祥的神物,反映到汉语中,“龙的传人”比喻中华儿女,“望子成龙”说明老百姓对于子女的期望。从这个角度看,修辞习得是跨文化知识的习得,如果不了解汉语的修辞方式和手段,不了解中国的文化,或者缺少对汉文化的敏感度,就难以真正掌握地道的汉语,难以将汉语水平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二、对外汉语辞格教学的原则
有语言的地方就有辞格。辞格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深刻地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具有很深的文化烙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辞格教学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难点是因为汉语辞格种类繁多,结构固定,而且具有很深的文化烙印,比较难掌握;重点是因为辞格对学生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对外汉语辞格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增强教学效果,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文化性原则
汉语修辞作为运用语言的艺术,是汉民族在长期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受到汉民族文化观念很深的影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他们和汉族人民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生活方式等方面都跟汉民族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对他们学习汉语有一定的影响。而辞格是汉语言要素中文化性比较强的语言要素,这给汉语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例如:在汉语中,我们常常会用“胆小如鼠”形容一个人非常胆小,但在英语国家中,则不一样,他们常常用“as timid as a rabbit”形容一个人胆小,直译过来就是“胆小如兔”。因此,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在说汉语时,有可能会说出“他的胆子很小,像兔子一样”。再如:汉语中我们形容一个人很瘦的时候,我们会说“瘦得跟猴儿一样”或者“瘦得跟竹竿一样”,而在越南语中,他们会说“瘦得跟猴儿一样”,但是不说“瘦得跟竹竿一样”,他们说“G●● ynh●● c (瘦得像条咸鱼干)或者●●y nh●● on còH●●(瘦得像只鹤)”,而“咸鱼干”或者“鹤”这两个喻体,汉语一般不用来形容一个人很瘦。这些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式。所以在进行辞格教学时,要充分考虑汉文化的输入和文化差异的对比,使学生正确理解,并恰当地运用汉语辞格。
(二)民族性原则
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言体系,语言中的表达方式也具有民族的特点,汉语辞格也不例外,它具有汉民族的特色。汉语自身特点对汉语辞格有很大的影响,正因为汉语有声调,同音字多,所以汉语中有对偶、谐音双关等辞格;汉字的独特构造有了析字这种辞格。此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汉民族的文化观念对辞格有很深的影响。例如,比喻体现汉民族“具象性的文化观念”;对比、反衬等辞格体现了汉民族“辩证统一的文化观念”;中庸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对对偶、回环、排比、顶真等辞格产生很深的影响;而深沉含蓄的儒家文化则对婉曲、讳饰、反语等辞格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汉语自身的特点及汉民族的文化观念对汉语辞格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汉语辞格蕴含了丰富的汉民族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汉语辞格的民族性,合理地开展教学。
(三)交际性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使汉语学习者具有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活动的正常开展体现了语言的正确性和得体性两个方面,如果語言不得体,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正确性靠语言基本技能展现,而得体性靠交际技能展现。对外汉语教学任务是培养和训练汉语学习者的交际技能,而修辞是语言的具体运用,修辞运用得得当与否关乎交际能否顺利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适应汉语学习者提高汉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需求,又要满足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的需要,做到口语修辞与书面修辞并重,强调修辞技巧的重要性,帮助汉语学习者把学到的修辞知识转化为技能,贯通于实际运用当中,全面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2]金路.浅谈对外汉语修辞教学内容[J].复旦教育,1992(01).
[3]李宏伟,由杨.汉民族文化观念对汉语辞格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10(07).
[4]张飞祥.越南留学生汉语比喻辞格习得情况调查与分析[J].文山学院学报,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