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文,朱亚艳,徐远杰,徐嘉娟,王 港*
(1.织金县国有桂花林场,贵州 毕节 552100;2.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阳 550005;3.册亨县林业局,贵州 册亨 552200)
油茶起源于中国,在中国有较为悠久的栽培历史,是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1]。贵州独特的地质地貌及气候类型,造就了油茶生境的多样性,现有油茶林分布在几个不同的地貌气候类型区,长期的地理阻隔及对生境的适应,加之自然授粉产生的天然杂交,遗传分化大,使得现有油茶林中油茶树品种类型十分丰富。望谟县和册亨县隶属贵州省黔西南州,是久负盛名的“油茶之乡”[2]。
望谟红球是贵州省册亨、望谟地区分布的特殊油茶类型,丰产稳产性能突出,对当地夏季干热的特殊气候类型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望谟红球油茶是该地主要栽培的农家品种,具有果实大,果皮革质光滑红润,植株抗病虫能力强及早实丰产的优良特性。20世纪70-80年代,由贵州省林科院选育并参加了全国区试,望谟红球被评为全国优良农家品种。陈晓春(1992)对望谟红球油茶进行评价,认为望谟红球油茶具有速生早实、丰产、抗病性强等优点[3];2009-2010年贵州省林科院油茶项目组在望谟县城关镇建立育苗示范基地,培育嫁接苗0.67万hm2[4];2014年望谟县有油茶290 hm2,主要分布在石屯、油迈、乐元、打易等乡镇,基本为零星块状分布[5]。
母树林为望谟县复兴镇坝秧村人工油茶纯林,属望谟红球类型。选优林分由采集的母树林中老树茶籽培育实生苗,1977年完成造林,密度约1 125株·m-2,林分郁闭。2009年参照普通油茶优树选择标准(LY/T 1730.1-2008)[6],经过走访踏查、初选、复选、决选等严格的选育程序,并通过连续3 a的实地产量和含油率、抗病虫能力等测定并综合分析,2011年完成优树评选。自2010年起,在贵州锦屏、贵阳、册亨营建测定林,2017年1月申报并通过地方良种认定,命名为黔油4号。
根据望谟县的资源情况和工作基础,油茶选优采取优良种源→优良林分→优良单株的策略。选优程序和指标参照油茶优树选择标准(LY/T1730.1-2008)[6]进行。
黔油4号母本选于望谟县复兴镇坝秧村人工油茶纯林中,选优林分1977年由采集周围老树茶籽培育实生苗人工营造。黔油4号树形呈伞形,树势适中,树高3.5 m,基部分支,分株数4,冠幅3.5 m×3.6 m;茶果球形,成熟时红色,表面光滑、无糠皮;平均果皮厚2.4 mm,横径36.0 mm,纵径36.2 mm,单果平均种子数3.44粒,单果平均鲜重26 g;种皮黑色,种子均匀度好。3月上旬萌芽,3月下旬至4月下旬抽梢,5月初封顶;花期10月上旬到11月中,历时约1个半月;果实 10月下旬成熟。
表1 黔油4号果实形态、经济指标
经过3 a的连续观测,黔油4号初选、复选、决选单株产量分别为21.58、16.14、24.62 kg;冠幅产量分别为2.18、1.63、2.45 kg·m-2。黔油4号3 a测产平均冠幅产量2.05 kg·m-2,是标准要求(1 kg·m-2)的2.05倍,鲜出籽率46.0%,超过标准要求(40%)6个百分点,干出籽率26.11%,超过标准(25%)1.11个百分点,种仁含油率41.5%,低于标准要求(42%)0.7个百分点,折算果油率为6.96%,超过标准(6.0%)0.96个百分点。将三年观测结果与当前行业标准(LY/T1730.1-2008)比较结果显示(表2),黔油4号冠幅产量、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含油率和4个指标均明显高于标准指标,鲜果含油率略低于标准,炭疽病病果率指标低于标准。综合分析3 a的产量和品质,以及其立地条件和经营管理状况,黔油4号表现出优异的丰产稳产性能和较好的抗病虫害、抗干旱能力,遂将其正式确定为油茶优树,并正式定名“黔油4号”,上报省级良种审定,进行推广利用。
表2 黔油4号经济指标与选优标准对照表
自2010年起结合地方相关项目,共在锦屏、贵阳、册亨建设3处试验林。2011年结合锦屏县油茶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在锦屏县采用1年生无性系苗种植于项目收集圃区域内;2011年结合册亨县油茶良种基地建设项目采取大树嫁接的方式,采集黔油4号母树枝条嫁接于采穂圃内;2012年结合省林科院油茶重大专项收集圃建设项目,采用2年生无性系苗,种植于省林科院试验林场。3个试验点详细情况如下:
2.2.1 锦屏试验点概况 位于锦屏县铜鼓镇岔路苗圃,造林时间:2012年。立地条件:海拔640 m,坡度<5°,酸性黄壤,土层厚>2 m;年均气温16.4 ℃,年降水量1 250~1 400 mm。造林技术:株行距2 m×3 m,定植穴40 cm×40 cm×40 cm;每年除草2次,施复合肥1次,每株150 g。生长结实情况调查:2016年11月对试验林生长量进行逐一调查。
结果表明:黔油4号4年生试验林平均地径、树高、冠幅面积分别为4.5 cm、1.9 m和1.53 m2。以收集圃内同年种植的56份资源的三个指标平均值(分别为3.8 cm、1.8 m和0.90 m2)为对照进行比较,黔油4号分别达到对照的1.2倍、1.1倍和1.7倍,黔油4号在试验点生长表现良好;通过抽样调查产量,4 a生黔油4号平均单株产量5.16 kg,平均冠幅产果量4.42 kg·m-2,早产、丰产性能突出;经连续4年观察,黔油4号在当地无明显树干、叶片、果实等病虫危害。综合以上三方面结论,认为黔油4号在锦屏试验点适应性良好。
2.2.2 册亨试验点概况 位于册亨县秧坝镇,造林时间:2010-2014年。海拔910 m,坡度16°,坡向东北,酸性黄壤;年均气温19.2 ℃,年均降雨量1 340.7 mm,年均日照1 514 h。大树换冠嫁接,密度1 200株·hm-2;嫁接及管理技术参照相关技术规程。2016年11月对试验林生长量进行逐一调查。
结果表明:黔油4号采用大树嫁接方式平均冠幅生长量达2.15 m2(4~5 a生),平均冠层高1.8 m,树体长势好;经多年连续观察,无明显树干、叶片、果实病虫危害。综合分析认为,黔油4号在册亨油茶种植区生长适应性良好。
2.2.3 贵阳试验点概况 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林科院试验基地,造林时间:2013年3月,海拔1 130 m,坡改梯,坡向朝西,酸性黄壤,土层厚>2 m;年均气温15.3 ℃,年降水量1 129.5 mm,造林技术:株行距2 m×3 m,定植穴40 cm×40 cm×40 cm,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0株;每年除草2次,施复合肥1次,每株150 g。生长结实情况调查:2016年11月对试验林生长量进行逐一调查,测量地径、树高、冠幅等指标。
结果为在贵阳试验点3年生黔油4号平均地径2.0 cm,树高1.3 m,冠幅0.4 m2,生长正常;经连续2年观察,无明显树干、叶片、果实病虫危害;定植2年后开始开花坐果,但由于2016年初贵阳普降冰雹,油茶产量受到严重影响。综合分析认为,黔油4号在贵阳油茶种植区生长适应性良好,正常年份能正常开花结实。
2017年1月贵州省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黔油4号油茶良种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如下:
树种:油茶,学名:Camelliaoleifera‘Qianyou4’,类别:优良无性系,通过类别:认定(5年),编号:黔R-SC-CO-008-2016,选育单位: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与册亨县林业局共同选育。
品种特性:小乔木或灌木,属农家品种“望谟红球”类型。树形球形,树势中等。叶长椭圆形,平均叶长6.8 cm,宽4.2 cm。芽鳞绿色,被绒毛;嫩枝绿色。果实球形,红色,表面光滑。母树盛果期平均冠幅产量2.05 kg·m-2,平均单果重26 g,果皮厚2.4 mm。鲜出籽率46.0%,干籽出仁率64.25%,折算果油率6.96%。
经过14 年的造林选优,将连续3 a的观察,黔油4号的各项指标与选优标准比较,黔油4号平均冠幅产量2.05 kg·m-2,是标准要求的的2.05倍,鲜出籽率46.0%,超过标准要求6个百分点,干出籽率26.11%,超过标准1.11个百分点,种仁含油率41.5%,基本与标准持平,折算果油率为6.96%,超过标准0.96个百分点。品种特性表现小乔木或灌木,芽鳞绿色,被绒毛;嫩枝绿色;果实球形,红色,表面光滑,平均单果重26 g,果皮厚2.4 mm。具有较强的抗干旱和抗病能力。在册亨、锦屏和贵阳区域试验的生长适应性良好。
作为贵州望谟红球油茶的优良品种黔油4号,值得大力推广。栽培技术要点为采用芽苗砧嫁接育苗种植或油茶大树换冠。芽苗砧嫁接苗造林宜选择在海拔800 m以下、坡度低于25度、土壤肥厚、偏酸性的黄壤、黄红壤、红壤进行。造林株行距2 m×3 m,密度为1 650株·hm-2。定植穴规格为60 cm×60 cm×40 cm,施钙镁磷肥或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幼龄期开展中耕除草,扶苗培兜,间苗补植,病虫害防治,整形修枝和施肥等技术措施。成林后,注重修剪和施肥,必要时可进行间伐,以保障林内透光,促进母树挂果。大树换冠宜在5月中旬到6月初进行,选择长势旺、粗细均匀、树干0.8 m以下无大侧枝的大树,进行皮下枝接或撕皮嵌合枝接,根据可嫁接枝条数量,每枝嫁接2~3个芽。注重解绑、除罩、抹芽及防病等工作。
参考文献:
[1] 庄瑞林.中国油茶(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 罗在柒,王进,邱建生,等. 望谟红球油茶林产量与种群构建特性调查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11,39(4):23-27.
[3] 陈晓春. 望谟红球油茶性状评价与发展[J].贵州林业科技,1992,20(3):43-47.
[4] 罗在柒,刘兰,邱建生,等. 望谟红球无性系育苗技术与效益分析[J]. 农技服务,2011,28(2):222-223.
[5] 黄小柱,张璇,李琳. 望谟县油茶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 绿色科技,2015(3):149-150.
[6] 国家林业局.LY/T 1730.1-2008,油茶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