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凤鸣
(陕西省汉西林业局,陕西 汉中 723000)
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环境是保护区开展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等工作的基础,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和判断是改善保护区工作与生活条件,提高保护效果,推进保护区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不断恢复和完整的前提。陕西摩天岭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最西缘,为秦岭中段大熊猫种群向西扩散的必经之地,在秦岭大熊猫保护网络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地位极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探明本保护区在自然资源与环境质量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保护区管理和建设提供科学指导,我们进行了陕西摩天岭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陕西摩天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位于秦岭中段南坡陕西省留坝县境内,西南与留坝县武关驿镇接壤,北、西北与留坝县桑园坝乡、江口镇相邻,东与城固县、洋县为伴,距留坝县城约 20 km,地理坐标为北纬 33°30′~33°45′,东经 106°55′~107°10′,南北长约 18.6 km,东西宽约 7.2 km,保护区总面积 8 520.0 hm2,其中核心区2 804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32.91%,缓冲区2 510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9.46%,实验区3 206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37.62%。
1.2.1 地质地貌 摩天岭自然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上属秦岭褶皱系印支褶皱带紫柏岭——摩天岭褶皱束,地层发育较全,属徽县——旬阳分区的一部分。泥盆纪发育齐全,有海相碎屑岩、泥质岩、灰岩、砂岩、细粉砂岩、千枚岩等;石炭系有二长石英片岩、千枚岩、花岗岩基和石灰岩基等;花岗岩类有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2]。
保护区地势北高南低,海拔900~2 612 m,高点位于摩天岭,低点位于文川河,地表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属侵蚀剥蚀、中起伏——大起伏中山地貌,多悬崖沟谷,海拔高度一般在 1 400~2 200 m之间,大部分地区的坡度在 30°以上;地貌类型复杂,中、小型地貌甚为发育,并有大面积的花岗岩出露;地貌可分为山岭系统和沟谷系统,且随着海拔变化,各地段地貌类型组合各具特色:海拔 1 500 m 以下以峡谷峰岭地貌为主,海拔1 500~2 000 m之间以宽谷深切河床及浑圆状山头与缓梁地貌为主,海拔 2 000 m以上以宽谷峰岭地貌为主。
1.2.2 气候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形、海拔、植被等影响,境内气候多变,温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分异明显,具有亚热带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特征,表现为湿润,热量不足,降水分布不均,特点是冬长夏短,春秋近半,春季升温迟升温慢,秋季降温早降温快,春季多有旱灾,夏季多暴雨洪涝,冬季少雪。
由于受秦岭阻挡及海拔、坡向等特殊山地因子的影响,气温、积温、日照、无霜期在不同区域相差显著。年平均气温11.52 ℃,1月份平均气温1 ℃,7月平均气温21.9 ℃,极端低气温为-14.3 ℃,极端高气温为35.9 ℃,日平均气温≥10 ℃的年积温为3 212.5 ℃;年平均日照时数1 804 h,年总辐射量110.08 kcal·cm-2;年均无霜期213 d,历年平均初霜期10月27日,终霜期4月16日;年均降水量886.3 mm,最大年降水量1 565.2 mm(1981),最小年年降水量612.8 mm(1979),降水主要集中在7、8、9 三月,平均为505.8 mm,占全年降水量的57.1%,年湿润指数为1.17,属于湿润气候;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北风和西南风;主要气象灾害为低湿、连阴雨、暴雨、干旱、冰雹、大风、霜冻、秋淋等。
1.2.3 土壤 本保护区成土母质主要为残积母质、坡积母质、洪积母质、冲积母质等4种类型,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草甸土(海拔2 500~2 612 m)、山地暗棕壤(2 300~2 612 m)、山地棕壤(1 500~2 300 m)、山地黄棕壤(900~1 500 m)。
1.2.4 水文 摩天岭保护区地处长江流域,属汉江二级支流——上南河上游汇流区域。区内河溪较多,水资源丰富,主要沟、溪均汇入保护区内唯一河流—上南河;上南河常年有水,发源于摩天岭主峰,沿途接纳了东河沟、东沟和文川河河水与太白河汇合流入褒河,是留坝县群众生活及生产主要水源—褒河的重要支流,故而保护区内河溪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气候、保证下游区域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区内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平均地表径流深 401 mm,产水量 38×104m3· km-2;地下水补给模数为 6.43×104m3· km-2;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国家规定的人畜引水标准。pH值在6.94~7.1,属于中性微偏碱
1.3.1 植物资源
(1)苔藓、蕨类植物
摩天岭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苔藓植物114种(包括种下类群),隶属于41科73属,其中苔类13科14属22种,分别占本区苔藓植物总科数31.7%、总属数19.2%、总种数19.3%;藓类 28 科59属92种,分别占本区苔藓植物总科数68.3%、总属数80.8%、总种数80.7%,分别占秦岭地区藓类植物总科数63.6%、总属数43.4%、总种数25.8%。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科有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旧世界温带等4个分布类型,其中世界分布15科、泛热带分布9科、北温带分布16科、旧世界温带分布1科,温带成分占本区总科数的65.4%,热带成分占本区总科属的 34.6%;属的分布型有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北温带分布、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东亚分布6个,其中温带成分(包括东亚成分)有44属,占本区总属数的81.5%,热带成分有10属,占本区总属数的18.5%;本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性质显著。
蕨类植物共有 71 种(含种下类群),隶属20科40属,科、属、种分别占全国蕨类植物总科数31.7%、总属数17.4%、总种数2.8%。
(2)种子植物资源
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24科、542属、1 145种(包括栽培种类),其中裸子植物6科12属18种,被子植物118科530属1 127种(双子叶植物107科422属930种,单子叶植物11科108属197种);野生种子植物共有1 123种(含种下种类),隶属123科530属,其中裸子植物5科10属16种,被子植物118科520属1 107种(双子叶植物107科416属919种,单子叶植物11科104属188种),野生种子植物科、属、种分别占秦岭地区种子植物的77.8%、59.4%和35.8%。
野生植物依其属的地理成分统计,本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有15个类型,与世界各大洲的区系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温带成分占主导地位,热带成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温带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热带成分以泛热带成分为主。植物区系具有原始性和古老性,在本区常见到一些古老的树种,如裸子植物的松属(Pinus)、粗榧属(Cephalotaxus)、冷杉属(Abies)、铁杉属(Tsuga)、杉木属(Cunninghamia)等,被子植物中出现于白垩纪初期的壳斗科、桑科、木兰科、槭树科、卫矛科、鼠李科、樟科、杜鹃花科等在保护区植物区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起源于老第三纪的八角枫科、苦木科、七叶树科、清风藤科和山矾科等也常见。
本保护区能反映植物区系古老性和原始性的世界性单种属植物有青檀属(Pteroceltis)、连香树属(Cercidiphylum)、水青树属(Tetracentron)、猫屎瓜属(Decaisnea)、刺楸属(Kalopanax)、杜仲属(Eucommia)、山白树属(Sinowilsonia)、串果藤属(Sinofranchetia)和桔梗属(Platycodon)等,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年)》)8种,即红豆杉(Taxuschinensis)、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var.mairei)、秦岭冷杉(Abieschensiensis),连香树(Cercidiphyllumjaponicum),水青树(Tetracentronsinense)、野大豆(Glycinesoja)、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香果树(Emmenopteryshenryi),占陕西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总数的29.6%;被列为陕西省级重点保护的植物7种(《陕西省地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山白树(Sinowilsoniahenryi)、庙台槭(Acermiaotaiense)、青皮木(Schoepfiajasminodora),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延龄草(Trilliumtschonoskii)、太白米(Notholirionbulbuliferum)、串果藤(Sinofranchetiachinensis),占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11.9%,其中稀有种4种,濒危种3种,这些保护植物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1.3.2 植被资源 森林是本保护区的主要植被景观,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6.0%;现有森林大部分为天然次生林,在保护区高海拔、坡度较大、较为偏远地段的冷杉、青杄、红桦、铁杉等原始林保存很少,面积仅占现有林地面积5%左右;经过多年的管护和封山育林,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良好,林型多样,共有9个植被亚型或群系组、28个群系,垂直分布有三个主要自然植被带:海拔低于2 000 m、以栎林为代表的低中山典型落叶阔叶林带,海拔2 000~2 500 m、以桦林为代表的中山落叶阔叶小叶林带,海拔高于2 500 m、以秦岭冷杉、巴山冷杉为代表的亚高山针叶林带;林下及林中空地巴山木竹和秦岭箭竹生长茂密,既是珍稀动物大熊猫重要的食物资源,又是其活动的主要栖息地;在一些较小区域还分布有灌丛和草甸,灌丛的优势植物主要有太白杜鹃、细枝绣线菊、绿叶胡枝子等,草甸优势植物主要为川康苔草、球穗蓼等。
另外,竹林在本保护区森林植被中占有重要位置,面积3 457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40.6%,其中纯竹林面积占10%,其它多与秦岭冷杉、青杄、华山松、油松、红桦、漆树等针、阔叶树混生或与其他灌木混生构成乔木林灌木层。竹林主要为巴山木竹林和秦岭箭竹林,面积分别占25%和75%;巴山木竹林主要在海拔900~1 500 m之间,多呈片或块状分布,也可与冷杉、油松、红桦、山杨等形成竹木混交林,群落稳定,林相整齐,盖度在70%~90%,高度2~4 m,直径1~2 cm,生长较快,产量较高,是大熊猫的重要食物资源和栖息地;秦岭箭竹耐寒性强,较耐干旱和瘠薄土壤,秦岭箭竹林主要在海拔1 500~2 602 m之间,常成片纯林分布,在稀疏地段与针、阔叶乔木树种混交形成针阔叶树与箭竹的混交林,常与巴山木竹块状镶嵌分布,林冠整齐,生长茂密,高度1~3 m,茎粗0.5~1.5 cm,群落分布中心海拔范围与大熊猫活动分布中心吻合,秦岭箭竹也是大熊猫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
1.3.3 野生动物资源 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脊椎动物243种(亚种),隶属23目68科167属,其中鱼类2科6属6种,两栖类5科6属9种,爬行类6科14属17种,鸟类32科92属153种,兽类23科49属58种,野生脊椎动物种类数量占陕西省总数(787种及亚种)的30.88%;自然保护区野生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种数分别占陕西省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总种数的34.62%和32.08%,鸟类种数分别占秦岭和陕西省鸟类总种数的45.27%和41.58%,兽类种类(亚种)数量占全国兽类总数(607种)的9.56%、占陕西省总数(147种)的39.46%。
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脊椎动物31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物种6种(大熊猫、羚牛、林麝、豹、金丝猴、金雕),国家II级重点保护物种25种(大鲵、豺、黑熊、青鼬、水獭、大灵猫、斑羚、鬣羚、金猫、鸢、赤腹鹰、雀鹰、松雀鹰、大鵟、普通鵟、燕隼、红隼、血雉、红腹角雉、勺鸡、红腹锦鸡、领角鸮、毛脚鱼鸮、领鸺鹠、斑头鸺鶹)。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7种(花面狸、豹猫、猪獾、小麂、毛冠鹿、红翅凤头鹃、画眉、红嘴相思鸟、赤胸灰雀、酒红朱雀、黄喉鹀、蓝鹀、王锦蛇、秦岭腹、中国林蛙、山溪鲵、鳖)。
1.3.4 昆虫资源 保护区已知昆虫28目282科1 945种。其中,鳞翅目昆虫是数量优势类群,达585种;其次鞘翅目有448种。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7个数量优势目的总种类数达1 806种,占保护区昆虫总种数的92.85%;其余21目的种类仅139种,只占7.15%。在这7个种类数量优势目当中,种类数量超过15种的科有36科、共1121种,其中植食性种类为988种,天敌昆虫133种,其比率分别是88.1%、11.9%,植食性昆虫的种类数量是天敌的7.43倍。
保护区可开发利用的鉴赏资源类昆虫种类有6目40科240种,其中鳞翅目21科172种、鞘翅目11科55种、膜翅目3科7种、半翅目2科3种、同翅目2科2种、脉翅目1科1种;有药用昆虫8目22科95种,包括双翅目2科24种、膜翅目4科21种、鞘翅目7科20种、鳞翅目3科10种、螳螂目1科10种、同翅目3科7种、蜚蠊目1科2种、半翅目1科1种;有鸣虫和有加工价值的昆虫18种,其中鸣虫为直翅目的螽斯科8种、蟋蟀科7种,有加工价值的昆虫3种(同翅目瘿绵蚜科的五倍子蚜、肚倍蚜及蚧科的龟蜡蚧)。
保护区昆虫资源中,属于国家Ⅱ级保护的种类有5种(宽尾凤蝶、三尾褐凤蝶、中华虎凤蝶李氏亚种、箭环蝶、阿波罗绢蝶),属于省级保护的种类有2种(金凤蝶、玉带凤蝶)。
保护区周边涉及留坝县武关驿镇上南河、松树坝村、江口镇小川子村,398户,总人口1 593人,居住在保护区外围和实验区边缘地段,近几年,在留坝县政府扶贫搬迁政策扶持下,随着城镇化发展,年轻人外出打工、远嫁城镇较多,保护区内居民人口呈不断下降趋势。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种养殖等,通水通电,由一条乡村道路与外界相连,依靠种养殖业可基本满足温饱需求。由于青壮年人口减少,国家对违法行为惩戒力度的加大,与打工等比较收益的下降,社区居民保护意识和自觉性的增强,盗伐、偷猎、放牧、挖药等对栖息地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生存构成一定破坏及威胁的行为基本绝迹或极度轻微。
通过多年来的社区工作,保护区与当地乡镇政府、社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周边社区成立了共管委员会,互通信息,加强交流,加大对区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与当地社区示范户及四家联防单位签订了帮扶协议、联防协议、巡护目标责任书等,通过建立相应的社区共管组织、定期召开联防会议等活动,让社区参与保护工作,使社区共建项目不断深入;建立森林防火分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就森林防火的预防、扑救进行协商,对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现在社区居民一般能自觉遵守保护区的各项管理规定。
保护区在实施保护项目过程中,对社区居民培训中蜂养殖、中药材种植、帮助沼气池建设与使用等技术,引导村民搞可持续发展项目增加收入,减少社区对自然资源直接利用的依赖程度,并通过项目带动,在增加社区群众经济收入的同时,社区群众保护意识明显提高,能够主动支持和配合保护区开展资源保护工作。
根据秦岭山区森林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特征和周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条件,参考他人提出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原则、指标及结果[3-6],结合摩天岭自然保护区所处的区位及其管理目标和保护对象,选取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等7个指标。每个指标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划分标准及其分值参照国家、地方有关标准、他人研究成果、专家意见和秦岭自然保护区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保护动物生存状况等实际而定,各等级对应的分值为1级80~100分,2级60~80分,3级40~60分,4级20~40分,5级0~20分[7](表1)。
3.2.1 指标权重 根据本保护区所处秦岭地域的生态环境、森林与动植物质源状况、社区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周边自然保护区状况等,设置调查内容和选项,最后采取专家意见与保护区管理人员意见相结合的方法,并按照因繁就简的原则确定7个指标的权重。
3.2.2 指标得分值 每个评价指标分为5个等级,根据查阅资料、实地测定与调查、咨询专家等结果,确定保护区各个评价指标得分值。
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4]为
式中X为森林体验教育基地综合评估值,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Xi为第i个指标得分值,n为评价指标的数目,n=1,2,3,…,7。
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各级对应的分值为:I级≥80分,II级60~79.9分,III级40~59.9分,IV级20~39.9分,V级<20分。
表1 摩天岭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标准与得分值
续表1
指标及其权重等级分值标准得分值V0~20主要植被类型在植被区代表意义不明显,植被垂直不近带谱完备、植被类型较少;分布的保护动物少于5种。稀有性(0.24)I80~100具有全球性珍稀濒危物种。90II60~80具有国家1级重点保护动物或1级保护植物。III40~60具有国家2级保护动物或1级保护植物。IV20~40具有国家2级保护动物或2级保护植物。V0~20具有省级保护动物或省级保护植物。生态脆弱性(0.08)I80~100地带性顶级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植物群落种群数及其个体数量处在相对稳定状态;受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呈稳定增长趋势。84II60~80地带性顶级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种群年龄结构大致呈金字塔形,植物群落种群数及其个体数量处在向顶级群落演替过程中;受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开始增加。III40~60地带性顶级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种群年龄结构大致呈金字塔形,次优势种或建群种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植物群落种群数及其个体数量处在相对稳定状态;受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及性别结构相对稳定。IV20~40地带性顶级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种群年龄结构大致呈倒金字塔形,次顶级演替阶段优势种或建群种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受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开始减少。V0~20地带性顶级群落建群种或优势种种群消失,植物群落处于逆向演替之中,种群数量及个体数量减少;受保护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减少。面积适宜性(0.07)I80~100有效面积大小适宜,正常维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有效保护全部保护对象,保护区管理、巡护与建设等保护成本适度。92II60~80有效面积过大,正常维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有效保护全部保护对象,保护区管理、巡护与建设等保护成本较高。III40~60有效面积较适宜,基本能维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有效保护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管理、巡护与建设等保护成本适度。IV20~40有效面积不太适宜,不易维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不易有效保护主要保护对象。V0~20有效面积不适宜,不能能维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不能有效保护主要保护对象。人为干扰(0.09)I80~100除按规定进行的科研、教学等活动外,非保护区工作人员极少进入和活动;管理人员除进行与保护有关的适度建设,开发利用生物、土地、山体、河溪、矿藏等资源外,对保护区不产生威胁。94II60~80非保护区工作人员进入和活动较多,但未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环境构成威胁;保护区内生物、土地、山体、河溪、矿藏等资源未进行与保护无关的开发利用,对保护区威胁较轻。III40~60非保护区工作人员进入和活动较多,但未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环境构成轻度威胁;在不影响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完整性前提下,保护区内生物、土地、山体、河溪、矿藏等资源被适度开发利用,已对保护区构成潜在威胁。IV20~40人为侵扰活动强度较大,保护区内生物、土地、山体、河溪、矿藏等资源出现过度开发利用趋势,对保护区已产生明显威胁。V0~20人为侵扰活动强度很大,保护区内生物、土地、山体、河溪、矿藏等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对保护区生态系统和受保护动物受到严重威胁。
3.5.1 不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指标评价结果
(1)自然性
核心区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2.9%,为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季节性迁移活动区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持了原始、完整自然状态,无人居住和人为干扰影响;保护区停止采伐已近40年,特别自1998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整个区域森林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复,缓冲区、试验区植被呈正向演替,受人为干扰轻微,但几乎全为次生林,且面积比例较大,因此自然性指标得分较高,为78分。
(2)多样性
保护区分布有种子植物124科542属1 145种,其中野生植物123科530属1 123种(含种下种类),野生种子植物科、属、种分别占秦岭地区种子植物的77.8%、59.4%和35.8%;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地理成分有10个分布类型和6个变型,属的地理成分有15个分布类型。
有脊椎动物243种(亚种),其中:鱼类1目2科6属6种,两栖动物2目5科6属9种,爬行动物3目6科14属17种,鸟类11目32科92属153种,哺乳动物6目23科49属58种;已知昆虫28目282科1 945种;共有已知大型真菌168种,隶属2亚门4纲10目39科95属。总体呈现动植物种类多样,区系成分较为复杂,多样性指标得分72分。
(3)代表性
保护区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向落叶阔叶林过渡带,受山地海拔和地形地势影响,与秦岭其它地域一样,植被类型垂直带谱明显,海拔1 100~1 300 m为低山落叶阔叶林带、代表性植被类型为栓皮栎林,海拔1 300~2 000 m为中山落叶阔叶林带、代表性植被类型为锐齿栎林,海拔2 000~2 500 m为中山落叶阔叶小叶林带,代表性植被类型为红桦林和牛皮桦林,海拔2 500~2 603 m为亚高山针叶林带,大部分地段为寒温性针叶林巴山冷衫林,还有小面积高山草甸,可以代表秦岭尤其是秦岭西段南坡的植被类型与空间分布状况。
保护区分布有“秦岭四宝”( 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鹮)中的大熊猫和羚牛,是秦岭野生珍稀保护动物分布种类和密度最高的地域之一,还是大熊猫历史分布区,有长期稳定的自然居群,不仅是秦岭大熊猫的良好栖息地,还是连接牛尾河大熊猫局域种群和兴隆岭大熊猫局域种群的重要过渡地带,对改善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孤岛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保护区代表性指标得分较高,为90分。
(4)稀有性
保护区除分布有国际旗舰保护动物大熊猫外,还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脊椎动物31种,其中I级6种、II级25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脊椎动物1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昆虫5种、省级保护昆虫2种;国家级、省级保护两栖类、爬行类、鱼类动物共6种。兽类中国家级、省级保护种类分别为13种和5种,受保护兽类种类占30.1%;鸟类中国家级、省级保护种类分别为17种和7种,受保护鸟类种类占15.7%;保护区野生动物珍稀种类多、受保护比例高,是秦岭珍稀动物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因此,尽管与周边其他保护区相比优势不太明显,但稀有性指标的分值还较高,为90分。
(5)生态脆弱性
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秦岭北陡南缓),山体坡度相对较小,河流较为平缓,地表碎石、土壤等覆盖物较薄且被密布的植物根系固定,山体不易形成泥石流或滑坡。加之林地茂密,覆盖率(95.8%)极高,林地树种、年龄等结构都处在稳定或正向演替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适应和调节功能强大,在现有不断强化的管护下,一般不可能因人为破坏或失误造成较为明显的生态环境破坏及退化,即使森林生态系统受到轻微干扰,也会因降雨充足、光热条件较好、种源丰富等有利因素,在较短时间内自行较快恢复。因此,本保护区生态脆弱性指标得分较高,为84分。
(6)面积适宜性
保护区总面积8 520.0 hm2,既能充分维持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完整性,又能充分满足保护动物的食物和栖息地需求,尤其是核心区面积(2 804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32.91%,却分布有保护区内动物70%以上的种类和50%~60%以上的数量,面积大小较为合理;缓冲区、实验区的面积和分布,既可以为核心区提供有效的缓冲和保障作用,还能满足科研等活动需求,设置也较为合理,因此,本保护区面积适宜性指标得分值也较高,为92分。
(7)人为干扰
本保护区处在秦岭腹地,周边社区居民人口少,外来人员不多,人员组成简单,民风淳朴,青壮年外出打工者居多,干扰与威胁因素少、强度低;保护区通过项目扶持、建立帮扶关系、签订联防协议与巡护目标责任书,加大巡护、巡查、宣传力度等方式,与当地乡镇政府、社区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不断提高社区居民保护意识。现在盗伐、偷猎、放牧、挖药等不法行为基本绝迹或极度轻微,因此,人为干扰指标的分值较高,为94分。
3.5.2 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经计算,摩天岭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得分值为81.58分,符合I级质量标准,既表明本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也反映出本保护区多年来恢复植被、保护动物取得了较好成绩。
从表1可以看出,摩天岭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7个评价指标得分值为60~94分,其中多样性指标得分值最低,人为干扰威胁的分值最高,稀有性、代表性、面积适宜性等指标得分值也较高,反映出该保护区在于周边保护区相比在生物多样性方面优势不太明显,而在防护方面面临的威胁较轻,在保护大熊猫等稀有动物方面价值较高、代表性较强。
选用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等 7个指标对摩天岭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分值81.58分,符合I级质量标准,其中自然性指标得分78分,多样性指标得分72分,代表性指标得分90分,稀有性指标分值90分,生态脆弱性指标得分84分,面积适宜性指标得分值92分,人为干扰指标分值94分,本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不仅涉及生物、环境等自然因素,还涉及到人口、生产、社会治安等经济、社会等方面,指标的选取和分值的评判等受学科发展、人为因素影响在所难免,致使评价结果也不能达到绝对公正、准确,人人认同。另方面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指导管理者分辨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和完善,所以在评价过程中上级管理部分、保护区管理者等的加入应是不可或缺的。
自然保护区的价值应不仅表现在对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维持和保护方面,还应体现在生态旅游、文化传承、科研教育、康养体验等精神文化与健康医疗方面,这可能还将成为自然保护区在森林生态系统和环境得到保护和恢复,威胁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扩大和栖息地生态环境的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消除,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群稳定、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循环良性等前提下,通过森林旅游、森林体验教育、森林康养等途径,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人们缓解压力、愉悦身心、获取知识、保健医疗等需求,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应引起摩天岭自然保护区管理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永剑.陕西摩天岭自然保护区百合科野生植物资源调查[J].陕西农业科学,2013(2):151-153.
[2] 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陕西摩天岭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R].西安:2009.
[3] 李学林, 贾良珍, 牛琼花.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综合评价[J].陕西林业科技,2009 (1):48-52 , 70.
[4] 安建德,同琦,白剑波.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及效益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16(2):58-60.
[5] 周华荣. 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 2): 150-153.
[6]黄韶华, 周华荣. 新疆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 2001,15( 1): 34-38.
[7] 李婷,胡永强,张世熔.海子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2):172-175.
[8] 杜军.陕西秦岭地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14(3):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