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斌,郭 斌,胡永乐,董军录 ,赵鹏祥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西安 710082;3.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陕西 周至 710400)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别名仰鼻猴、蓝面猴等,属于灵长类猴科仰鼻猴属,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川金丝猴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四川、甘肃及湖北等地[2]。国内对于川金丝猴的研究始于1981年西北大学陈服官教授等对周至秦岭林区的金丝猴的普查[3]。据1990年5-6月调查,周至自然保护区栖息金丝猴1 500多只,形成14群,周至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金丝猴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的地区[4]。本文依据2016年10-12月对研究区内金丝猴数量的调查资料,结合近几年野外调查的记录,提出周至保护区金丝猴保护对策,综合分析如下:
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南部的秦岭主梁北坡,是我国秦岭地区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重点珍稀保护动物的重要分布区和栖息地之一。地理位置为北纬33°41′~33°57′,东经107°39′~108°19′。保护区所处地的气候属于暖温带湿润山地气候。在海拔和地形的共同影响下,使得夏季短而凉,冬季长而寒冷,秋季低温且多雨,春季经常残雪盖地,春季的残雪常常到4月中旬或下旬才消融;局部尺度小气候变化强烈。此外,还有光照不足、垂直温度变化显著等特点。年平均气温为6.4~8.4 ℃,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29.7 ℃和-19.0 ℃,年降水量在600~1 100 mm范围内,年均日照2 002 h,年均风速2.8 m·s-1,无霜期150 d左右。该区的土壤垂直分布明显, 主要有高山草甸土、暗棕壤、棕壤和褐土等。区内植被类型属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以华中植物和华北植物成分为主,植被茂密,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90.5%[5]。
自然保护区主要的保护动物有川金丝猴、大熊猫、羚牛、金钱豹等,是我国川金丝猴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我国川金丝猴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和川金丝猴分布的最北地区。根据2012年的调查,自然保护区内有川金丝猴11群,数量在1 235只左右,平均家域为每群16.80 km2[6];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陕西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方法》执行。
在某个植物群落内或者穿过几个群落取一直线(用测绳、卷尺等),沿线记录此线所遇到的调查对象的方法。样线法多用于调查密度低、移动范围大、体型较大的动物[7]。样线数的确定按下面公式1来确定:
(1)
式中Ni表示各调查小区的样线数,Si表示各调查小区的总面积,Qi表示抽样强度,Mi表示预设样线面积。
图1 调查样线布设图
本次样线布设在板房子保护站、安家岐保护站、双庙子保护站、小王涧保护站、厚畛子保护站,具体样线布设如图1所示。
本次调查在所有已知或可能有金丝猴生存分布的地方预设小的调查区域,在调查区域内依据不同生境状况进行“Z”形或者“S”形搜索,调查小区内全部金丝猴数量。调查队员沿初步确定好的23条样线前行,记录动物距离样线的垂直距离、痕迹以及实体。为了避免重复记数或者漏记,只记录24 h内新鲜的活动痕迹;记录金丝猴实体时,只记录位于调查人员前方以及两侧的个体,包括越过样线的个体。观察记录的对象还包括预定样线宽度以外的实体或活动痕迹(足迹、粪便、爪痕、标记、尸体)。
金丝猴样线调查中动物个体、种群,采用盛和林样线法计算动物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
若以D表示密度,n,S分别表示观察到的个体数和种群数量,L表示样线长度,W表示观察到的个体到样线的平均距离,如公式2所示:
(2)
查阅《周至县志》、陕西省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相关资料、西安市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西安市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站统计数据、西安市农林委造林处资料等,获取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概况与研究区内金丝猴种群分布、种群数量及其种群结构等历史数据。
3.1.1 现有种群数量 根据本次样线法调查记录及有关资料,经计算,周至自然保护区现有川金丝猴12群,每群平均约130只。保护区内金丝猴种群体数量基本稳定,12个群体的数量基本都稍有增加。在5个保护站中板房子保护站的金丝猴群分布与数量最多。
部分猴群少于100只,数量似有增长趋势,较大种群基本没变,因此金丝猴平均数量由原来的112增加至现在的130只。秦岭金丝猴是否有一个稳定的群体数量有待进一步监测研究。就单个群而言,群体大小似有稳定趋势,近年来秦岭金丝猴的各项研究基本支持这一点[5, 8- 9]。猴群有两个分布分布密集区,一是王家河镇,二是厚畛子镇和板房子镇,中间被G108国道隔开,前者分布密度高。
通过玉皇庙金丝猴近几年持续研究监测发现,金丝猴近五年数量由原来130只增加约20只,接近150只,年均增长4%。据保护区2012年调查,保护区金丝猴数量为1 235只,经过4年,按照年增4%的数量计算,保护区金丝猴数量为1 433只。与前面样线法推算数量1 439比较接近。比2 012年增加204只。
由公式2计算得出,保护区金丝猴的密度为2.76只·km-2,由此推算陕西周至自然保护区金丝猴的数量为1 557只。
3.1.2 2012—2016年金丝猴种群数量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区2012年调查得到的金丝猴数量为1 235只,经过4年,保护区的金丝猴数量增长到了1 557只,与样线法推算数量较接近。2015年比2012年的金丝猴数量增加了322只。
表1 金丝猴调查结果及数量变化
2012年研究区内金丝猴数量最多的群体是清水河群,此群体内有金丝猴150只,屋堰沟金丝猴群体数量最少,为60只,而四十担银梁群的金丝猴数量数据缺失。2016年研究区中金丝猴的总体数量较2012年有所增长,其中金丝猴数量最多的群体也是清水河群,其数量为175只,相较于2012年来说,在4年期间增长了25只;在2016年屋堰沟金丝猴群仍然是数量最少的群体,数量较2012年增长了10只,总体数量变为70只。从表1中可以得知,屋堰沟金丝猴群生活在厚畛子保护站,而清水河金丝猴群生活在板房子保护站,从海拔高度来看,后者群体的活动范围较广。
参照之前对秦岭周至自然保护区的川金丝猴调查研究结果[10],可从此次的调查中得知成年雄性占金丝猴总数的26.3%,成年雌性占总数的27.7%,亚成体雄性占总数18.6%,亚成体雌性占总数的12.0%,幼猴数量占总数15.4%。
按照这个比例,周至自然保护区金丝猴种群结构为,成年雄性猴数量163只, 成年雌性462只, 亚成年雄性107只, 青年猴409只, 少年猴195只, 婴幼猴220只。
4.1.1 公众保护意识与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还比较浅薄,在一些地方还存在以牺牲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代价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现象,甚至形成了边保护、边破坏的恶性循环[11]。广大群众在思想上对野金丝猴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仍未根本改变,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金丝猴种群资源的意义还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自然保护工作的政策性、专业性和野外独立工作等特点,要求从事自然保护的工作人员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依法行政能力,技术知识面广和有敬业精神[12]。现今从事金丝猴保护工作的人员状况与此有一定差距,部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政策水平低,必要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亟待提高。
4.1.2 保护管理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 金丝猴保护每年的宣传、管理、检查、执法需要大量的经费。因各县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的工作经费并没有纳入县级财政的预算范围内,导致资金来源的缺少变成了影响金丝猴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最大影响因素。很多野生动物的疫病疫源头的防控工作都因为资金的短缺受到了很大的约束及限制。
4.1.3 管理和执法难度较大 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管理机构还有很多不足,其职能有的在森防站,有的在林政科,金丝猴的保护管理工作大都处于应付状态,管理力量薄弱、人员缺乏,使得保护管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再者金丝猴的管理和保护的工作执法难度比较大。铤而走险的不法分子作案手段越加隐蔽,给相关部门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增加了一定困难。
4.2.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觉保护金丝猴的意识 野生动植物保护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保护区内各级林业行政的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各类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保护金丝猴等野生动物对于我们生活的家园带来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宣传中央和地方下达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管理保护规定。通过宣传和从基础的教育,以唤醒群众保护金丝猴意识,更要加强群众对于保护金丝猴种群的自觉性。媒体宣传方面,可以宣传好人好事,也可以举报那些滥捕滥采金丝猴的不法行为,在公众心中树立好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观念。
4.2.2 加强保护区建设,促进金丝猴保护 要形成以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境为中心的、管理高效、设施先进、布局科学的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同时,各级职能部门与政府应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大对保护区的经费投入力度,重点在加强基层保护站的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建立规章制度、目标管理等措施完善整个管理体系,促进对金丝猴种群的保护。周至保护区应当进一步系统整合,从网络与系统的角度建立自然保护区间相互联系的生境廊道,或根据山系和水域流域以整合已经建立好的保护区,从而建立跨行政区域的保护区监测管理保护网络,此方法可以达到提升自然保护区的布局并且更好的发挥网络监测效应。
4.2.3 加强保护监测体系建设,提高保护管理水平 对于展开金丝猴的管护工作的科学研究要有序的、逐步的进行,在管护技术和期间遇到的重点难题要加强攻克抓主要问题,并且抓问题的主要方面,给今后的管护工作和合理利用方面提供科学的基础理论依据。建议将网络动态监测系统建立在金丝猴的重点分布地区,以建立动态的资源监测数据库为今后在金丝猴管护方面提供更好的科学支持和科学决策;为了更好的建立科学的管护工作,熟悉了解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的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形态学特性都是很必要的工作。
4.2.4 坚持保护优先,促进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在正确解决好野生动物的管护、利用以及培育这三者的关系后,在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要科学的合理利用,而且要在资源的人工培育管护方面加大力度,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以它们的保护为基础,不能肆意的掠夺和牺牲资源环境。要确保金丝猴等野生动物资源的增长量大于其消耗量,只有在消耗量上有所控制,金丝猴种群才能得到持续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顾志宏. 白河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生境选择与生境评价[D]. 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
[2] 全国强. 金丝猴研究[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
[3] 陳服官. 金丝猴研究进展[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89.
[4] 杜广民. 金丝猴与周至自然保护区[J]. 大自然, 1994(5):7.
[5] 杜广民, 泉志和. 周至保护区的川金丝猴及其保护现状[J]. 野生动物学报, 1995(2):12-13.
[6] 李宏群, 廉振民. 中国的金丝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6(1):65-68.
[7] 田园, 冯永军, 张春兰, 等. 样线法在南方山地生态系统野生动物调查中的试点效果评价[J]. 生物多样性, 2015,23(1):109-115.
[8] 何鹏举.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丝猴分布及其种群数量变动的分析[J]. 动物学杂志, 1996(5):45-48.
[9] 杨斌, 黄康, 王开锋, 等. 秦岭南坡大坪峪川金丝猴的种群研究[J]. 生物学通报, 2016,51(12):44-46.
[10] 任宝平, 夏述忠, 李庆芬, 等. 圈养雄性川金丝猴交配模式[J]. 动物学报(Current Zoology), 2002,48(5):577-584.
[11] 龙万. 巴东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J]. 防护林科技, 2004(6):50-51.
[12] 杨东. 南江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J]. 中国林业, 2011(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