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 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21世纪,城市化和城市形象设计将是国际社会最关心的人类居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典型课题[1]。在城市空间中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的市政景观设施及装置即 “城市家具”[2],其形式对于反映城市特色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与意义,也是塑造城市景观形象和营造自由、平等、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元素[3]。“城市家具”包含六种类型:信息设施、卫生设施、照明设施、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艺术景观设施。
城市公园是构成城市功能的重要场所,市民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并对公园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城市家具”与人群之间接触关系密切,其形式与内容决定着城市公园的品质,反映出公园所处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
地域表现的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综合形态就是地域特征,自然要素包括地质地貌、植被水系、气候等。地域文化是人类长期活动后在某一区域形成的固定并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文化脉络,其表现形式主要反映在历史背景与社会特征以及人文符号与民风民俗上。
吴良镛先生指出“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优秀文化的同时,对本土文化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4]。借助历史遗迹和社会特征带来的阶段性变化,可以全面了解地域人文特征的渊源和不同时期的变化,从中捕捉设计元素并延续此地域的文化脉络。
地域特征中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作用于“城市家具”这一具体对象,就构成了“城市家具”的地域特色。从设计角度而言,其形式的产生、符号的提炼、文化内涵的表述也是基于地域特征下的综合表现。因此“城市家具”的地域文化特征表现在形象、关系与内涵上。形象是指“城市家具”具有的典型形态,可以获得景观的独特性与可识别性,即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景观表达方式。关系指城市家具与其所处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空间特质的结合。内涵指“城市家具”在文化价值方面的内在取向,从地域当中提炼文化元素,反映城市文化内涵,从而具备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家具”一方面作为景观体系中的因子,直接反映着景观环境的整体风格,另一方面是对城市地域特色、文化、历史的传承延续,推动着城市可持续发展。
1.3.1 与自然要素的非协调性 景观设计是在与自然条件的调和下产生的,自然因素产生出限制性景观条件,诸如地形地质、植被、水系。并进一步影响到该区域生活人群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空间尺度感知等。造型、尺度、材质、色彩与自然条件不协调的“城市家具”必然会带来对城市景观的间接性伤害。
1.3.2 设计平质化与地域文化缺失 城市公园景观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一个优质的城市生活场所,更为重要的是对城市文脉的延续。各个城市景观面临的雷同化就在于基本构成要素上出现的相似性,城市的个性特征在细节之中逐渐消失。很多尺度合理、材质恰当的城市设施小品虽能满足功能需求,但却因缺乏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而趋于平质化。
地域文化缺失将导致城市景观系统的不完整,设计的平质化则降低了景观的品质。
1.3.3 运用的“菜单化”与非体系化 “城市家具”在运用当中的另外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菜单化”,随着景观园林产业的快速发展,设施小品生产企业的介入,成品工业化的“城市家具”大量运用到景观工程当中。其本身具有经济、施工便捷等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带来了“菜单”式的简单运用,使景观环境缺乏地域文化特性。
此外,由于“城市家具”所涉及的类型较多,不同风格的非体系化设计设施小品混杂于同一景观空间当中,同样对环境造成破坏。
榆林作为国务院第二批颁布的文化历史名城,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自然特征既有黄土高原、大漠草原的宽广豪放,又有江南的灵秀。基于特定的气候条件,该地区景观植被相对单一,主要的骨干树种有油松、樟子松、馒头柳、垂柳、国槐、河北杨等。
除自然地域特征外,榆林自古以来处于边塞地带,中原文化的影响、多民族融合带来的文化都汇聚于此,通过长时间的交融构成了榆林富有魅力的地域文化体系。
2.1.1 防御建筑体系下的多样建筑文化 榆林历史上为明朝九边重镇之一。历经三次维修扩建。史称“三拓榆阳”。其城外更有明长城、镇北台、波罗古堡、统万城等诸多以防御为主的建筑形态。榆林老城中以明清建筑为主,形成“六楼骑街”的独特建筑景观,与城外的凌霄塔、镇北台共同构成“一串珠“的城市轴线。老城内民居具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的格局,城外则覆盖地域广泛的窑洞民居。
2.1.2 璀璨的民间工艺美术与曲艺文化 榆林民间工艺类型具有典型代表的是绥德石雕和榆林剪纸艺术。广阔的黄土高原,豪迈的性格使榆林曲艺一方面具有北方的磅礴的气势,其以道情和说书为代表;同时,伴随南方戍边官员而来的江南丝竹音乐,形成了流传于榆林城内独有的榆林小曲[5]。
2.1.3 根植于黄土的民俗文化 榆林地区的民俗内容极其丰富,除了一般性的民俗活动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秧歌、转九曲、清涧秋千等。
榆林榆溪滨河公园为榆林生态长廊工程一期。位于榆林市核心区。公园规划面积为2.8 km2,长4.8 km。力求构建一个集城市休闲、人文展示、生态培育为一体的城市滨河公园。榆溪滨河公园从榆林城市历史、民风民俗、社会发展、自然生态角度出发,结合地块特性明确三个片区的定位。方案以历史文化休闲区、民风民俗展示区、生态运动休闲区三个分区分别展现榆林九边重镇——人文荟萃,朴厚民风——壮美民俗,古新榆林——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以城市发展叙事的手法全方位展现榆林地域性景观(图1)。
图1 榆林市榆溪滨河公园鸟瞰
2.3.1 设计原则
(1) 环境协调原则
城市公园的基本设计原则是与城市环境的协调,作为景观要素组成因子的“城市家具”必然要遵循这一原则。其功能形式、材质色彩要与城市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谐统一,其文化内涵要充分反映所处景观环境的风貌、城市的文化脉络。
(2) 地域文化传承原则
“城市家具”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既是对城市地域长期积淀的所形成的物质与精神特质的继承,也跟随着时代的变迁反映着当下城市人群对于社会发展新的认知与需求,因此在设计中既要传承城市文化、历史脉络,同时又要充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展示出城市在现代变革过程中新的面貌,才能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系统化设计原则
“城市家具”类型的多样化必然要通过系统、秩序化的设计来取得整体性,系统性设计避免了景观系统出现碎片化。在景观环境内部取得与其他景观要素的整体感,保障了景观的完整性、施工技术的规范性。又与场地外部城市总体风貌相协调。
(4) 以人为本的原则
作为与人接触密切的“城市家具”应将人的使用要求首先考虑,满足安全、舒适的需求,同时以地域环境为基础塑造符合城市人群审美情趣的形态。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人群的普遍需求与差异性需求[5]。
2.3.2 思路与方法 为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的深层介入,确保整个公园景观的体系化、完整化及文化鲜明化。运用以下方法展开设计。
(1)地域文化符号的提炼
从地域特征中获取符号并加以运用是造型艺术经常运用的手法。针对榆溪滨河公园整体景观架构和三个片区的景观内容及节点需求,从生活、文化两个角度提取设计元素展开创作构思。生活从榆林的民风民俗、城市民居等予以提炼;文化从城市历史、遗迹文化等加以变形概括(图2)。以此为基础外延拓展,形成了剪纸系列、城墙系列、纹样系列、斗拱系列等多种“城市家具”,将设计元素运用到信息设施、卫生设施、照明设施、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艺术景观设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环境协调、文化传承、系统化的设计原则(图3)。
(2)尺度、材质与色彩的适地应用
由于城市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界处,空间的大尺度域形成了人群豪迈粗犷的性格,受众对具有力度感和色彩对比强烈的事物更加容易发生认同感。与此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可应用景观植被种类相对比较单调。基于此,在城市家具的尺度、材料与色彩的应用上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尺度应厚重大气、造型力求粗犷不失细节,材质多应用木材、石材、钢材之间的结合营造浑厚质感,色彩选用红色、原木色与自然构成强烈对比。烘托出公园整体的地域氛围。
(3)系统设计下的分区变化
在榆溪滨河公园长达4.8 km长的景观轴线上,如何统一景观风格并在各主题分区发生变化,成为景观设施小品设计的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在色彩与材质上保持统一之外,方案将使用量大的高杆灯具与标准型强的停车区导视牌、警示牌等统一形式用于贯穿全园,公园座椅以石材、木材相结合,并在局部上发生纹样装饰变化。在方向导视牌、宣传栏、景点导视等系统上根据各个分区文化背景加以针对性设计。
图2 地域文化的提炼与转化
图3 系列化的城市家具
历史文化休闲区以镇北台为设计元素修建台地式广场,形成有力的开端,并隐喻出榆林古城“北门长封”的历史典故。并以人文初创、烽影古垣、民族融合、历史人物群雕、回古望今长廊等多个景观节点,暗喻性的反映榆林厚重的红山文化、河套文化、边塞文化的历史脉络。“城市家具”造型所应用的地域文化符号从红山文化纹样、城垛、兵器造型等加以提炼,使其转化为坐凳、导视系统、景观照明灯具。
例如“镇北门封”结合历史文化基础上的创作,将榆林城市的厚重感第一视角的展现在门户场地的开端。以粗糙的毛石、厚重宽大的墙体扑捉古城的独有塞外边关的厚重、苍劲的气势。后部以宽大台阶导入场地,并以战争为主题的浮雕构成史诗性画面。城垛之上设计了景观艺术设施,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金戈铁马的边塞场景,兵器造型的景观灯具进一步强化了场景感(图4)。
图4 历史文化区展示
民风民俗展示区以榆林乡土文化为主要景观元素,场地内以商业街区榆阳小街为景观核心,南方向布置五哥放羊、乡韵窑影、方言广场、赶牲灵等景观节点,以水系串接整个场地,自然亲和。形成从乡村到城市空间的整体意向性过渡。景观内容取材于榆林的民间工艺美术、音乐、城市要素,高调渲染榆林的地域风俗。“城市家具”的地域文化从物质文化的窑洞、明清四合院以及非物质文化的民间美术如剪纸、石雕、曲艺如秧歌等综合加以提炼,设施小品的造型、纹样、色彩富有浓郁的陕北地域气息。
例如“乡韵窑影”景观长廊取材提炼于陕北窑洞,将坐凳以陕北磨盘的形式结合其间,再现乡村民居院落生活场景(图5)。
图5 民风民俗区展示
生态运动休闲区以生态榆林、现代榆林为主要内涵,前部利用地段相对狭窄的情况,主要布置城市运动公园。后端开阔地带,以“榆林八景”为设计元素营造一个开阔的湖面,满足市民亲水的需求。并在此设计了一个湖心岛,营建整个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榆溪楼,统领全园。湖面水体既有浅水湿地又有深水游览区,使有人或徜徉于柳岸河堤、栈桥荷塘之间,或是泛舟于宽阔水面,仰望榆溪楼胜景。该区“城市家具”文化特征以表现自然与现代城市的结合,造型简洁,局部点缀传统剪纸、民俗纹样(图6)。
图6 运动休闲区展示
通过上述系统化设计保障了景观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又能够满足不同区域的特色需求。
(4)历史与民俗的转译
榆林作为历史名城,具有深厚的红山文化、河套文化与众多的民俗风情。为充分体现这一地域文化,进行了历史与民俗为题材的转译设计,将其转化成为景观雕塑小品融入到景观节点之中。例如将传统传说的“扫天娘娘”转化成休息廊;曲艺以写实雕塑的形式布置于场景当中;榆林方言转化为地雕景观广场,形成文化与景观之间交融,引起参与者的共鸣(图7)。
榆溪滨河公园“城市家具”设计总结了提炼地域文化符号、适地应用材质与色彩、体系化综合设计、转译历史与民俗四个方面的设计策略, 提出了提炼浓缩的地域文化、厚重而大气的尺度、粗犷而不失细节的造型、强烈对比色彩等方法途径,结合公园形态,将文化要素转换成为不同的“城市家具”形态,达到了景观各要素的高度统一与协调,使公园的文化内涵与城市气质深度融合,有效地延续了文脉并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塑造了具有个性特征的城市景观。这种策略和方法在“城市家具”设计中应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城市家具”作为城市景观设计当中的构成因子,不可或缺的要承载地域特征的基因。虽然从体量上从属于整个公园系统,但正是因为与人之间更为密切的接触关系、使用关系,能让使用者感受到设计者的“工匠之心”。因此,在进行“城市家具”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提炼挖掘地域特征中的文化符号,转译历史与民俗所蕴含的题材,考虑特定自然条件下的材质与色彩的选取,才能创作出符合该区域城市特质,具有文化性、独创性的作品,从而服务于城市景观体系。
图7 历史与民俗的转译
参考文献:
[1] 钱智.城市形象设计[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 匡斌权.南充“城市家具”的本土文化呈现研究[J].艺术科技,2015(10):10,36.
[3] 杨叶红.城市家具——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D].昆明:西南交通大学,2004.
[4] 吴良镛.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J].建筑学报,2002(2):6-8.
[5] 张泊.本色榆林沉睡在窑洞里的文明[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 李春聚,姜乖妮,郭晓君.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探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31(4):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