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下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17-04-24 03:43洪波
商场现代化 2017年6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经济转型文化产业

洪波

摘 要: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逐渐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因此,使得创意产业得到快速的崛起和发展。创业产业发源于文化产业,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生产服务业及消费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产业。创业产业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是我国实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国外,文化创业产业已经得到迅速发展。在目前经济发展状态下,研究新时期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与国际经济发展的有效融合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济转型;创意经济;文化创意;文化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创意经济已经随之而悄然发展起来,并成为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创意经济经过几年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支柱型的经济发展体之一。因此,有必要研究和明确创意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并对新时期我国如何推动创意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更好的促进创意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好的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际市场经济竞争中增强竞争实力。

一、创意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1.内涵

所谓创意经济,其内涵在当前的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部分学者认为,创意经济其实就是指的创意产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产业业态;还有部分学者将创意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来对待,认为和产业形态不是一个概念。本文认为,创意经济是创意劳动者通过创造性的思维作为核心动力,通过知识产权交易来体现市值,以创意产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是高度创造性和高科技与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的经济形态,通过产业融合可以推动产业之间的相互发展,是由创意企业、创意劳动者及创意产品交易市场及政府等参与的经济系统。在产业分布方面,英国的音乐产业、演艺产业、艺术品销售产业;而法国则主导法律产业;美国则以电影产品、动漫产品为主;日本有电影动漫产业、展览业、音乐及喜剧产业、报纸杂志出版产业、旅游观光业、体育与健身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等;而韩国则以影视产业为主如《大长今》等。

2.创意经济的特征

(1)核心要素及发展的动力是创新性思维

在创意经济中其存在及发展的核心是创新,是人类创造性思维推动的结果。通过具有创造思维能力的劳动者的创新思维,转化为具有创新性的创意、想法、思想、计划和作品等,这些创新性思维所带来的成果,通过市场运作及生产转化,最终形成有着较高经济和社會价值的产品或商业发展模式,从而使得创意到价值的创造过程的转化。创新是创意经济的根本及核心。需要注意的是,创意需要有着一定的文化内涵,需要具有创新性和原创性及文化性,并能够被大众所认可,否则就称不上是一种文化创意,也不会产生真正的经济及社会价值。

(2)创意经济的核心是知识产权

创意经济的产生动力是劳动者的创新性思维及其产生的成果,其中为了更好的保护原创者的劳动成果,需要重视其知识产权的保护,从而才能更好的推动创意经济的发展,只有有效保护及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促进创新性劳动者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创意创作的创作中,更好的开发新的作品及科研成果。因此,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创意产业是创意经济的重要体现

创意经济要体现出社会和经济价值还需要创意产业来体现。创意产业一种以创意为核心的、以创新为发展动力的产业新的发展形态,创意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核心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以创新为发展源泉的产业。只有创意产业得到繁荣发展才能更好的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发展,推动创意经济更加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我国创意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是我国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经济转型发展时期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以智力劳动为核心的创意经济发展模式。从当前全国的创意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势头较好,在一些地区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其发展速度较快,成为推动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地区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创意经济在地区发展方面存在不均衡的发展格局,且发展状况良莠不齐,发展模式有同质化发展倾向等。从当前整体情况来说,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程度较高,而内陆城市发展较为缓慢,沿海发达城市已经形成当地发展的创意经济发展模式,在规模方面初具规模,产生了一定的集聚化效应,其经济推动能力不断显现,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动力。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及内陆地区在创意经济发展方面步履较缓,存在意识不强、观念落后等状况,即使有一定的发展但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我国还需要面对中西部等地区创意经济发展方面的不平衡问题。

三、经济转型下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1.不但完善和健全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

要想更好的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从企业、市场、消费等三个方面构建统一系统的政策体系,提高政府在建设中的政策支持力度。

首先,需要做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建设。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政策体系,制定整体的发展规划及对应的政策,同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和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发展,制定明确的产业分类标准,对重点创意发展持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制定相应的有利于文化创意市场体系建立与充实的制度政策,从而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工作。

其次,做好创意产业在财政及税收方面的政策。当前我国创意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在发展初期还存在市场不够健全,各种资源配置不太科学的问题,因此当前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创意产业扶持财政和税收政策,对创意行业进行不同程度及创意产品和服务的税收减免政策,制定不同的税率,尽可能的降低税收,提高减税、减费、减息的力度,提高对这些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如可以实行出口退税或零税率等鼓励发展的政策,从而减轻创意企业的税收负担,并设立幼稚产业发展的奖励和激励政策。进行科学合理的财政扶持,设立一定的创意产业专项资金,开发多渠道资金融资方式,促进和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要建设和开发相关的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及公共服务平台的开发等工作。

第三,不断扩大政府在采购公共创意产品中的发展力度。通过政府积极采购文化创意产业,从而更好的刺激和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因为政府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最大需求者及消費者,所以在创意产业的初级发展阶段,政府需要加大政府采购力度,从而更好的推动创业产品的发展。

第四,积极开展和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在创新相关理念实施文化体制改革,重点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艺术演出等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不断推动更多企业转型发展,推动文化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组建大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团,规范市场发展,完善风险投资和退出机制,推动民营资本积极参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

知识产权(专利、版权、商标、设计)有的学者将其称为创意经济的流通货币,创意产业发展都是在知识产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知识产权的恰当保护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创意产业的发展是通过创意资源借助对知识产权的占有和交易来实现经济价值的;但是创意在投入和产出时也有着公共产品的特征,过度的保护反而会出现知识产权纠纷问题,不利于市场发展,特别是不利于创意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主要还需要依靠相应的法律制度,通过人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一方面,需要国家进口规范和健全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推动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得创意个体及机构能够方便的获得知识产权,推动法律保护的广泛性,提高违法的成本,加强对重点文化创意领域的保护力度,促进创意成果的转化,严厉打击各种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另一方面,要在社会范围内,创建尊重知识产权及创新成果的社会文化氛围,提高人们对于创意产业保护及推动发展的外部环境,提高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进个体积极开展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并自觉维护其合法权益。

3.完善创意产业的融资渠道

在创意产业发展中其资金是其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开拓融资渠道,从而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第一,要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发展基金。一般来说创意产业在企业发展规模方面较小,很难进行无形资产的评估,在融资方面进行抵押担保也存在信用程度不高的问题,而且创意产品也缺乏风险的分摊机制,使得创意产业发展时需要面临很大的融资问题。可以尝试建立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各类投资基金,如“文化创意产业引导基金”、“文化创意产业担保基金”、研发基金等,通过建立各类发展基金、投资基金、风险基金等广泛吸引较多的社会资本进行投资。

第二,完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机构,引导多种投资主体的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发展,从而使得信用担保机构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第三,广泛吸引社会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拓展创意企业的资金来源,使得风险投资基金也加入到创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来,从而健全创业企业的风险投资体系,重视和发挥VC、PE要素在集成及资金放大方面的功能,促进创业板及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企业在国内外的融资创造便利,从而更好的使得更多的优秀文化创意企业能够上市融资,提高知识产权市场化运作程度,获取直接融资。

第四,积极引导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要进一步推动民营资金及海外资金在创意产业方面的投资及市场准入条件,打破创意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限制,促进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大力支持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在政策范围内参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和发展,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3.完善创意环境建设

在发展创意产业中需要建设一个高效的创意环境,使得创意经济发展有一个大的好的外部环境。佛罗里达曾经指出,要激发每个人的创新能力、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做好基础设施创意投资,积极开展高校专业建设,营造一个创意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更好的满足经济发展的目标及文化发展的目标,推动自我价值发展目标的实现。从佛罗里达理论中可以得知,要为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交易市场及相关体制等。

在营造创意环境基础上,还需要促进创意经济的合作,也就是要推动中小型创意企业及大型文化企业和教育机构在政府和中介组织之间内部的相互合作。实现创新溢出、知识共享和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公民积极参与,促进大规模协作。所以在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根据不同的阶段要求,建设不同的创意环境,使其融合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中,提供公民的全面参与性,并积极的享受创意带来的生活便利和好处。

总之,为了更好的促进创意经济的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来推动创业经济的融合发展,调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和共享劳动成果,为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做好相关政策及体制的调整,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律的制定和完善,推动创意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意娜.国际文化创意经济升级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J].学习与探索,2014(06).

[2]黄春平.创意经济兴起的文化、技术及产业背景解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06).

[3]兰斓,葛夫财.中国创意经济基础性研究及展望[J].经济问题探索,2015(03).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经济转型文化产业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基于熵权—TOPSIS法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巧借“文化创意”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