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神韵
震撼心灵的鼓韵 演绎生命的精彩
——著名打击乐演奏家安志顺素描
文/东方神韵
汇集着炎黄子孙千年的质朴,融合着现代艺人的精巧创意;是远方的撼人鼓声,还是黄河的怒涛激浪;是黄风沙尘间的八音齐鸣,还是秦汉唐宫里的古典雅乐。如果黄土大地是滋养生息之父,那么黄河激流则是哺育成长的母亲。这质朴、创意,这鼓声、激浪,伴随着八音齐鸣和古典雅乐,深深的融化在黄土大地和黄河激流之中,孕育出了一个新的艺术生命……”
在农历鸡年春节前夕,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打击乐学会主办的安志顺《鼓动生命——击乐艺术七十年》打击乐作品总谱集出版发行新闻发布会在首都北京召开。整个发布会气氛热烈而隆重,来自北京、广州、深圳、山东、山西、大连等地的打击乐专家、学者们纷纷发言,就安志顺《鼓动生命——击乐艺术七十年》打击乐作品总谱集出版发行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及总谱集的价值,分别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对安志顺倾其一生为中国民族打击乐的发展传承弘扬普及研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闻听这个好消息,我按捺不住激动心情,拿起电话向这位我仰慕已久的素有《中国打击乐的贝多芬》的安志顺先生约定时间进行采访,以了却我多年的夙愿。
冬去春来、阳光明媚,在一个周末的早晨,我按照与安先生约好的时间,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前往安老的住所。一进家门,映入我眼帘的,是客厅工艺架上琳琅满目的国内外获奖奖杯、奖状、奖牌,以及那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工艺品打击乐器。在我入神观赏的时候,热情好客的安老将一杯浓香的咖啡递到了我的手中,随即他的夫人宫静子给我端上了一盘丰盛的水果。
望着面孔慈祥、和蔼可亲的两位老人,置身于宽敞明亮、布局别具一格、具有艺术气息的厅房,我顿感一种长辈的关怀和温暖。随着音响里“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浓郁乡土气息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我们开始了交谈……
安老出生在陕西北部一个名叫绥德的县城,自幼酷爱音乐的安老,从小就对粗旷的陕北腰鼓和秧歌着魔入迷,每逢过年过节,热闹的锣鼓队中肯定少不了他。时至今日,那些还在世的鼓手们并未忘记,有一个孩子总是跟着他们跑前跑后,时而提水、时而点烟……一九四七年,这个酷爱音乐的孩子终于以其聪颖的天资进入了陕西绥德文工团,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工作者。不管在绥德文工团、还是在西北文艺工作团(现为陕西省歌舞剧院),安老几乎干遍了文工团里的所有工作,最初是拉大幕、后来是打镲、打鼓、吹唢呐、拉板胡、拉大提琴、大贝斯等等。然而,这一切都禁不住他那颗永不满足的灵魂和求知的欲望,像孩子一样的他总在捕捉着别人不注意的响动,不时不刻都在寻找着最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突破口,终于这个突破口被他在民族打击乐上找到了,于是,他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从小就喜爱的民族打击乐艺术之中。多少年来,安老使出自己浑身的解数,把陕北硬汉的粗犷豪放和烈劲以及整个民族的精神都敲在了他酷爱的民族打击乐上……
具有深厚文化积淀、蕴藏丰富艺术资源的三秦大地,为这位酷爱艺术的安老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契机,他如鱼得水,废寝忘食,辛勤笔耕不缀。五十年代,他为舞稻《老俩口的故事》创作设计了打击乐伴奏,公演后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音乐界著名刊物《人民音乐》以:“东方的鼓声”为题评价了安老的创作和演奏。七、八十年代,安老先后为舞剧、舞蹈《乔老爷奇遇》、《延安新春》、《送行歌》、《草帽圈》、《花大姐》作曲,并创作了大量的民族管弦乐和声乐作品。九十年代初,忙碌了一辈子的安老,离休后完全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幸福安度晚年,但他并不这样,而是凭借一种对艺术的强烈追求、对民族打击乐的酷爱,用他们夫妻多年的积累,在陕西省文化厅和陕西省文联的支持下,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民办专业打击乐艺术表演团体——陕西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
安老常常这样讲:“年轻人靠青春换取积累,我是靠积累换回青春。”陕西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的成立,使具有丰厚艺术积累的安老在民族打击乐创作领域和艺术团的演出活动等方面如虎添翼。他始终遵循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原则,根植民族民间的沃土,汲取民间艺术的丰富营养,创作了大量的民族打击乐作品。有安老的成名作,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老虎磨牙》以及组合打击乐《大唐六骏》;贺喜锣鼓《中华鼓韵》:鼓的旋律《黄河激浪》;打击乐合奏《激流勇进》;打击乐诗画《秦俑兵阵》以及打击乐与口笛《鹦鹉学舌》;打击乐与琵琶《滴水诉情》;打击乐与笙《春莺啭》;打击乐与古筝《遨游月宫》;打击乐与三弦《老鼠娶亲》;打击乐与舞稻《老俩口的故事》、毛圆鼓与独舞《四鼓争鸣》、《三个和尚》、《半坡姑娘》和打击乐与声乐《四季花》、《春夜喜雨》等一百多部声乐、器乐、舞蹈、打击乐作品,分别获得国际、国内多项大奖。从这些作品的名称我们可以看得出,有用动物名字起的、也有用自然风景命名的、更有以人物形象为代表的,其中用动物名字命名的作品尤多。当我问及他:“您是不是非常喜欢动物?”,安老笑着说:“与其说我喜欢动物,不如说我热爱生活”,多么精辟的一句话啊。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生活气息的近百个艺术作品,在国内外公演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极高赞誉,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国内外的演出邀请接连不断。安老曾个人或率团受邀出访朝鲜、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瑞典、冰岛、希腊、挪威、荷兰、丹麦、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前苏联、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圆满成功的率领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赴欧洲、亚洲、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交流演出。1990年至今,安老仅率团赴台湾艺术交流就有五次,而安老个人近二十次的应邀赴台湾、香港担任客座音乐指导教授,足迹遍布宝岛台湾全岛、香江两岸,为扩大两岸三地艺术交流、增进同胞情谊,作出了特殊的功绩,安志顺和他的艺术团,分别被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台湾事务办公室评为2002年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加拿大温哥华民间艺术节、魁北克艺术节、日本鼓童地球村打击乐艺术节、海洋艺术节、德国艾什维哥青年艺术节、香港第九届亚洲艺术节、法国巴黎“中国文化年”、挪威“国际音乐节”、荷兰“世界音乐艺术节”、香港回归庆典、中国万宝路民间锣鼓大赛、台湾“高雄元宵节灯会”、千面锣鼓迎千年等全球性和国家级的重大艺术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安老精彩绝伦的表演。
安老精湛的作品、娴熟的演奏、超人的才华、敏捷的思维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和观众的高度赞誉和关注,国内外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二十多家电视台、电台、报刊对他进行了连续报道和评价。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亚洲电视、美国之音及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法国、挪威、荷兰、香港、澳门、台湾的新闻媒体都对他进行了专访,并分别以《生命的鼓动》、《安志顺让中华锣鼓响彻世界》、《中国打击乐的贝多芬》、《‘老虎爷爷’宝岛行》、《‘鸭子’在亚洲拌嘴,‘老虎’在欧洲磨牙》、《安志顺打击乐如行云流水》、《不是‘猛虎’不过江》、《打击联手,超越两岸》、《鼓王安志顺率团赴港庆回归》、《中国鼓王安志顺摆出‘秦俑兵阵’》、《陕北的一条硬汉子》、《打击乐王国的娇子——安志顺》、《年近七旬打天下》、《鼓乐演绎原汁原味》、《安志顺打击乐扣人心弦》等醒目标题,大篇幅对安老的造诣和他创办的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精湛的表演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和评价,更有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安志顺现象”这一问题,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
安老的成名之作,打击乐小合奏《鸭子拌嘴》、《老虎磨牙》分别获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奖,并推荐给各国广播机构播放,《老虎磨牙》亦荣获全国万宝路民间锣鼓贺岁大奖赛最佳鼓手奖;马锣与口笛《鹦鹉学舌》荣获在陕西省新剧目创作汇演最佳表演奖、作曲奖;组合打击乐《大唐六骏》连续六次荣获全国和省级金奖、一等奖和优秀作品奖;在全国万宝路贺岁锣鼓大赛中《秦鼓激扬》荣获最佳表演奖、《黄河激浪》荣获最佳气势等等。说话间,安老拿出一张DVD播放,聆听着这震撼人心的鼓声和高亢激昂的节奏,从画面上我看到了安老娴熟的表演、看到了安老精湛的技艺,我更看到了安老的执着精神。安老对我讲:“我在舞台上是一种回报的感觉,党和人民培养了我,现在正是我向祖国母亲、三秦父老回报的时候”。
著名音乐家黄翔鹏先生题词称赞:“古有花奴,今推志顺”;著名学者兰玉崧先生题词:“振龙发聩”;广西著名画家扬太阳先生题词:“形象创造之美”;台湾著名国际摄影艺术家百岁老人郎静山先生激情挥毫“音韵神仙”;著名书法家赵绍雄先生题词:称他为“鼓圣”;台湾报界称他为:中国三大“鼓王”之一;原加(加拿大)中友协主席戈尔登先生题词:“……安志顺先生不但是一位音乐家、社会活动家,同时又是一位非常有实力而不可多得的领导人才和指挥。我们通过观察有许多理由可以证明:在看表演的那些中国和外国朋友是那么的惊奇、欣喜和激动……”;波兰博览会称他演奏的《鸭子拌嘴》和《老虎磨牙》是:“中国最古老的现代精品”;意大利著名音乐家维拉德先生赞誉他为:“中国打击乐的贝多芬”。
安老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上造诣很深,尤其在继承、发展、普及民族打击乐艺术方面有极大的贡献。由他亲手组建并领导的陕西省打击乐学会和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在把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推向世界、增进海峡两岸三地文化交流等许多方面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他的业绩已入选《中国世纪专家》、《中国人才世纪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名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专家大辞典》、《全国优秀人文科学专家学者名典》、《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世纪珍藏版》、《中国人才世纪献辞》、《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陕西文化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走出家乡的榆林人》等等。在多次的率团出访中,安老以出色的成绩受到了国家、陕西省和有关部门以及广大观众的表彰和赞誉。
熟悉安老的人们都知道,在他的身边有一位贤惠善良的妻子。五十年代初,他的夫人宫静子做为西北地区唯一推荐到北京舞蹈学院向俄罗斯舞蹈家学习的一位女同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陕西省歌舞剧院的主要演员。后来因宫静子身体欠佳,更多的时间在家休息。尽管这样,每当安老的生活和事业上有了困难,妻子总是出现在他的面前,在生活上全力关爱、事业上大力支持。安老热泪盈眶地对我讲:“我一直认为老宫比我承担的多,她不仅支持我的事业,更是关照我的身体健康”。安老在圆满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在文革时期,安老被关进了牛棚,在哪个阴云密布的日日夜夜里,安老哭湿了多少条枕巾,第二天早上,他又擦掉脸上的泪痕笑咪咪的面对一切。望着悲痛欲绝的丈夫,老伴疼爱的说:“不要难过,您想过没想过,文化大革命过去了,你就是国家的财富,一定要挺的住”。听了这一段段感人肺腑的话语,我犹如身临其境,刹那间,我的眼睛湿了……。就是这样,两位老人相依相伴,数年如一日,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共同的信念,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关爱、精神上互相支撑、事业上携手并进。
安老今年已经是八十六岁高龄的人了,但是可以看的出,他在舞台上的那种专注和投入仍然不减当年。他说:“旧社会,人们把剃头、打鼓、吹唢呐说成是人间最悲惨的三种职业,对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我觉得我打了一辈子鼓,我一点也不悲惨。鼓是力的展示、智的结晶,情的抒发,心的呐喊。鼓的这种精神支柱是他人无法代替的,我将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时间过的真快,已经是正午时分了,要不是安老还有外事接待,我是多么想再坐一会,怀着对这位艺术大师的仰慕之情,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安老的家……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安老给我讲述的他的人生经历、对民族打击乐艺术的感悟、打击乐作品的艺术创作、国内外演出盛况和观众的反映,我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舞台和国外观众心目中的地位。我深深的以此而骄傲和自豪。然而,在这许多的辉煌之中,我更深刻的品尝到,饱蘸两位老人多少酸甜苦辣和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味道。这种对生活无限向往和酷爱、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是多么的可敬,这种为了弘扬发展民族文化而不惜一切的思想境界又是多么的高尚。刹那间,两位老人慈祥的面孔又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威震世界的中华鼓乐又在我的耳边响起…….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李真贵先生的话语再次回荡在我的耳旁:“安老师事业上的成功,是一个爱字:他爱他的国家、爱他的家乡、爱他的中华鼓乐、爱他的家人,爱他的至亲好友,是爱成就了他的鼓乐人生”。
这一个个精品之作,展示出安老多年来的艺术积累;这一个个鲜活的音乐形象,体现了安老超凡的才智;这一颗颗跳动的音符,凝聚着安老苦苦追求艺术的一腔热血;这一个个褒奖,象征着安老辛勤耕耘的硕果;这一步步的脚印,证明了安老“务实创新”的人生理念;这一个个的赞许和名分,又给安老以及他锐意进取的音乐艺术事业镶上了众多的五彩光环;而这一切的一切,充分体现了安老和她的夫人宫静子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奉献精神,安老在把他震撼而响亮的鼓声传递给观众的同时,也把他热爱生活、执着追求艺术的高风亮节展示在世人面前。他和夫人宫静子,把挚爱的民族打击乐艺术事业与自己的生命紧紧的连在了一起。
我想以这样的一句话来概括安老的艺术生涯,并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喜怒哀乐都是歌,酸甜苦辣都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