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宽群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大潮。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质的学科,阅读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广泛有效的阅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阐述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质量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广泛的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快速读懂文章,了解到文章所讲述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快速解题有很大的帮助,在考试中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做题时间,提升做题效率,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题成绩有着积极影响。同时,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更加具有文采。但是傳统教学理念往往忽视阅读的重要性,甚至只知道一味地压缩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这种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不仅会遏制学生思维能力的扩散,还会严重影响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让学生成为了只会做题的工具,没有自己的“思想”。重视做题而忽略阅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教师要让学生在做题和课外阅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工作,多读一些好文章,深刻挖掘文章中的文学内涵,对一些语言组织和表达的方法加以研究,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应用,这对提升小学生语文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调动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不强,加上教师本身引领方法不恰当,导致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有的学生产生了应付心理,只为阅读而阅读,达不到阅读本身质量上的要求,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那么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呢?构建阅读互助小组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激励可以让阅读变得更有意思,小组之间相互记录着每一名小组成员的阅读量,并且在自己的记录本上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心得,摘抄一些好词好句,通过和其他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式阅读可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寓言故事,不仅可以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还可以通过寓言故事告诉学生许多道理,学生还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应用这些寓言故事,使自己的作文逻辑更加严谨,还会为作文本身增添许多文采。通过这种方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可以让阅读变得高效有趣,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开展趣味阅读活动。激励学生广泛阅读
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阅读活动,可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之中,也会让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高涨,提升主动性,学生不再以提高自己的成绩而阅读,也不再是为完成老师下达的阅读量而阅读,而是单纯地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阅读,这样会使自己阅读本身少了许多的负担,也不会觉得阅读是一件非常无聊乏味的事情。通过开展趣味阅读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中来,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大有帮助。比如教师可以组织读书漂流活动,就是每一位学生上交一本自己读过的书,并且在书中以小纸条的形式写下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认识,然后让学生在所有学生上交的书中找出一本自己想借的书,等到所有学生都已经交换书之后,由教师规定一个还书的时间,并且仍然在书中写下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和看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在有限的资源内,每一位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扩展自己的阅读量。
三、注重课上阅读,提升学生阅读效率
小学生因为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阅读方面也需要教师进行积极引导。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去阅读,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另外,课堂上选择的阅读材料也需要具有针对性,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比如要采用一些故事性与情节J眭都比较强的文章,学生对这方面的文章往往更感兴趣。给学生规定好一定的阅读时间,等到阅读完成之后找几名学生分享一下这篇文章的大体意思。教师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让学生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使用。比如阅读时要抓住关键字和中心旬,一篇文章中有的还有过渡句只要掌握了这些句子,就能够清楚了解到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对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大有帮助。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做一些阅读方面的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解答,最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趁热打铁询问教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效率,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合理分配课堂阅读时间,提升学生阅读效率。
总而言之,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教师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更多新鲜的元素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来,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为前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趣味阅读教学活动,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