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节
摘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L型增长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制造业企业想要在市场中成功转型升级,成本核算承担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因为从经营战略角度出发,成本领先战略能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文章以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为起点,分析了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理念;信息化;分配率
一、成本核算对制造业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是执行成本计划的手段,也是对成本控制结果的事后呈现。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应查看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是否合理,以及哪些费用可以列为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相关费用和产品成本的管控。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进行分门归类,计算出对应产品的单位成本及总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相对于商贸型企业,制造业企业涉及到产品生产管理、工人管理、设备管理等一系列经济管理,因此成本核算对于制造业企业显的更为复杂和重要。
(一)准确的成本核算有助于市场合理报价,赢取市场份额
客户询价时能否精确的报出一个合理的价位,除了销售人员对产品结构的熟悉程度,还需要有产品成本历史数据来支撑。笔者所在的企业产品以钢板为主,通常只要对每种产品的重量进行计算,再乘以最新钢板的单价,基本能测算出一个合理的报价,这样也能体现出销售人员的专业性,提升客户的信任度,进一步赢取市场份额。
(二)有效的成本核算有助于提升成本管理,降低存货成本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启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将生产计划单电子化,预测每一个订单需要多少的钢板、管子、配件等,即买即用,实时掌控和调节库存,可以解决因采购过于随意性、计划人员下单过错等问题造成的库存积压等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消化库存,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三)清晰的成本核算有助于节约材料成本,降低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清晰准确的计算出设备的成本,并对生产出来的每一台同类设备进行台账登记,根据台账的数据对比,得出一个时期内每台设备的基准成本,分析个别设备成本偏高的原因,并对症下药,采取一定的方法,如改进生产工艺或改变焊材性质,可以合理节约材料成本,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制造业企业产品制作过程复杂,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因此需要健全的成本核算数据作为支撑。但是由于制造业企业普遍只注重利润结果,却对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核算不够重视,存在诸多问题,因而并没有完全发挥成本核算应有的功能。
(一)缺乏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
制造企业各部门因分管股东不同、价值理念观不同,导致部门之间的沟通很困难,再加上没有制度约束每个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甚至会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使成本核算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二)没有设置专职成本会计岗位
制造业企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在财务岗位设置上存在一人多岗的现象,比如成本会计兼统计,总账会计兼成本会计等等,这样导致没有专职成本会计,成本也不会精细核算,形同虚设。
(三)材料和人工核算不精确
材料成本以计划单上的配置估算误差率很大,由于前述两点原因,管理会计在核算成本时没有精确的数据,只能预估,利润不真实。人工工资有计时和计件之分,计件工资有工价,做了多少件就可以马上计算出人工成本,计时工资往往就比较难以准确的分配,制造业企业的人工工资占比率偏高,如果分配不均衡就会导致成本不准确。
(四)期间费用摊销问题
由于大型设备生产周期较普通产品更长,复杂的产品都需要两三个月的工期,产品生产进度时间点确定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期间费用无法准确摊销,如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办公费用、厂房租金、销售费用等,没有合理的摊销,导致成本不均衡。
(五)缺乏信息化建设
笔者所在的企业专业生产中药提取、浓缩、酒精回收塔、带式干燥机等大型制药装备,主要原材料为钢板、管子等金属材料构成,每台产成品最轻的也有3吨重,最重的有30吨,因此成本核算中也主要以材料核算为主,仓库在采购入库时按整卷钢板过磅入库,但是下料时都是大件钢板,出库时因人员、场地等因素影响,无法按实际用料过磅,导致财务核算时只能靠图纸上所列的规格计算或按历史成本预估,存在核算数据不准确,没有参考价值。而且由于缺乏信息化管理,导致销售部、采购部、技术部、计划部等有关联的部门每天花在沟通跑腿上的时间过多,导致生产效率过低。
三、提升成本核算的措施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确定管理归口责任部门,大部分制造企业会把成本核算归口到财务部,但成本核算不能只依靠财务部门独立完成,还需要生产部、仓库、采购部、计划部通力合作。一个好的制度一定要具有可执行性,否则就是空文一张,而且最关键的是需要一个核心牵头部门来落实这个制度,从布置任务开始,到数据统计,到数据发布,再搭配合理的奖惩制度或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让成本核算工作渗透到每一个工序里。可以建立三个层次的成本责任中心,先由计划部、采购部、财务部组成第一个层次的成本中心,以财务部为主监督成本核算的各部分工作,并加以审核。生产部、仓库作为成本中心的第二个层次,要负责收集和汇总车间各个班组的成本信息;最后一层责任中心归属车间班组,负责最细致的工作,对单元成本进行核算。三个层次分工明细、责任清晰,做到分工不分家,最后才能核算出精确的成本数据。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配置专职成本会计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再好的制度,再完美的方法最终都需要人去做。设置专职的成本会计能更专心的投入工作,不会因为其他附属工作影响到核算的精确性和及时性。通常成本会计负责以下工作内容:一是審核企业原材料、设备、产品的出入库信息,并建立明细台账,及时督促仓库办理出入库手续,进行应收应付账款的结算;二是负责会计核算工作,审核原始凭证;三是每月对企业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降低成本的合理化建议,不断监督各部门执行成本计划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结合奖惩制度,还可以将成本管理的控制纳入绩效考评制度,有奖有罚才能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确定成本核算方法和人工分配率
目前通用的核算方法主要有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和分类法,据调查显示,现阶段有近2/3的制造业企业采用品种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产品的品种归集生产费用,只适用于单步骤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像多数的制造业企业都是根据客户订单组织的非标生产,显然这种粗糙的方法并不适用这类制造业企业,因此更适用分批法,因为分批法是根据产品的生产批别来归集生产费用的,也可以称为定单法。
制造业企业的工人工资一般分为计时和计件,计件方法一般适用于小零件流水线企业,人工工资较好计算,而大型设备制造企业一般选择计时按月发放,因技术含量高,通常工人的工资也较高,占成本的比重较大。由于制造业企业的设备生产周期较长,比如三个月的工期,就应根据设备生产进度合理分配工资,这样计算出来的人工比较合理。假设每个月的人工工资100万,由于设备生产平均需要三个月,那以一个季度为人工分配率的核算周期,即每季的应付工资除以每季的下单额,得出每季的人工分配率,每一季再以实际完成的产值乘以分配率得出每季的人工成本。
(四)期间费用分摊合理化
这里的期间费用主要是指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办公费用、厂房租金、销售费用等。制造业企业由于涉及到研发、质检、环保等多方位工作,也为了人才队伍的建设,一般都会配置优质的研发、质检、生产等管理人员。而每年的展会费、广告费支出又是企业必要的广告宣传,因此,这些看似和生产不相关的期间费用需要合理的分摊到每个月的产值头上,如果发生的时间节点在一年中较靠后,那前期可以参考以前年度进行预估。
(五)加强信息化管理
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方面对信息化管理都显示出越来越大的需求。很多企业都会启用ERP系统,也就是企业资源计划,一般在系统中会配置一个成本模块。第一步:一个订单的流程初始是从签订销售合同开始,出图纸时就对产品进行唯一性编码,这个编码可以对产品从下料到完工、从完工到检验、从出厂到售后自始至终进行跟踪成本核算,第二步是根据图纸编制生产计划单,这个步骤至关重要,需要和技术部、生产部、采购部、仓库、财务部等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最终形成一套统一的生产计划和配置表体系。财务部可以根据计划表核算出计划成本,再根据仓库实际出入库数据核算出实际成本,两者之间的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第三步要保证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由于成本核算涉及的范围很大,也可能涉及到销售部一些市场机密及公司的切身利益,所以要有专门的信息部门对其数据进行加密并备份,保证如因病毒侵入导致数据丢失时能恢复。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成本核算在制造业企业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简述,我们应该了解到制造业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经营者对成本核算的重视度是关系到成本核算工作是否顺利开展的第一要素,只有经营者的理念转变过来,那就可以做到全民重视,相关部门和员工按部就班,采取科学、适当的方法,加强成本核算,为企业转型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石。
参考文献:
[1]顾伟康.大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管理控析[J].理论研究,2016(06).
[2]邹薇.对制造业成本核算和管理现状的几点探究[J].财经界,2015(07).
[3]张凯迪.加强制造业企業成本核算研究[J].中国管理化息化,2016(04).
[4]沈浩.浅述制造业企业中的成本核算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4(08).
(作者单位:浙江温兄机械阀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