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一)

2017-04-24 13:39陈联真
中国经贸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福建改革

陈联真

改革产生内部动力,开放形成外部助力。改革是开放的前提,开放是改革的催化剂。

新时期初期的改革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搞改革开放,但没有顶层设计,只能靠各地、靠基层探索、摸索。说白了,“要不要”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怎么样”改革在起初是自下而上的,因为改革的动力来自于基层,来自于渴望过上好日子的全体民众。如当时安微、四川的农村改革以及福建、广东结合对外开放进行的改革,最终扩展至全国范围内。2015年10月1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要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改革的差别化探索,这与此前要求按“顶层设计”进行改革有很大的不同。这可以说是30多年前改革谋略的延续与发展。

围绕开放抓改革,在开放中寻找改革的突破口;改革促进了开放,以扩大开放倒逼改革的深化,相辅相成,双双“上轨道”。这是福建新时期起步阶段的特色。

一、福建新老交替与衔接的伟大事业

项南、胡平执政时期是福建改革开放取得了开创性、突破性、全局性进展的历史转折时期。省委、省政府努力应对种种艰难复杂的挑战,经历了破坚冰、打基础、闯路子的几个时段。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但进行了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开拓了一条令人憧憬向往的“金光大道”。

我们同样要铭记廖志高、马兴元执政时期所做的一切努力与成效。如果把福建的改革开放比喻为建造一座大厦,那么,廖志高、马兴元执政时期就是初打地基,项南、胡平执政时期则继续夯实基础、又开始“平地起高楼”。项南于1981年1月履新福建,这与中央1979年50号文件的下达已有一年半时间。可见,福建的改革开放,廖志高、马兴元执政时期有墨重的一笔。这往往被人忽视,即使一些局内人也如此。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历史存在着阶段性,同时具有不可分割的连续性,承前启后,不可能中断或留下空白,更不能推倒重来。有三种类型:后人否定前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栽树后人培育,后人对前人,坚持对的,修正错的,拓展新的,继往开来。项南、胡平属于第三种类型。

二、对外开放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1、两省“先行一步”的过程

始于广东的构思。1979年1月,广东省委开会传达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有个地委书记建议:广东应找个地方对外开放,最好从华侨最多的汕头开始,建一个像台湾那樣的出口加工区。时任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认为,要搞就全省沿海都搞,毗邻香港、澳门的深圳、珠海可以同时搞。会议决定将这个意见上报中央。

邓小平一锤定音。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专门研究经济建设问题,习仲勋汇报了关于建立出口加工区的设想,之后在会上引起了很大争议。邓小平则表示了完全的支持。邓小平亲自向中央提议批准广东这一要求。会议在讨论如何扩大对外贸易时,不少人认为,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试办出口特区,是一项可行措施。这些意见被写进了会议文件。会后,党中央、国务院责成两省进一步组织论证,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两省很快提出了初步意见。

上下呼应,水到渠成。1979年5月11日至6月5日,谷牧受党中央委托,带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组赴两省调查,进行条块之间的衔接。6月6日和6月9日,广东、福建两省分别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写了报告,陈述了两省加快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有利条件,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设想,上报了一些大项目,请求中央支持。 1979年7月15日,中央50号文件下达了!文件中还指出:出口特区可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在汕头、厦门设置。

两省对外开放的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具备了!

(本点参见《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作者程中原)

2、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主要内容

计划体制以地方为主,经济发展计划以省为主制定,原由中央直属的企事业单位除了铁路、邮电、民航、银行、军工生产和国防科研外,全部下放给省里管理。

财政体制实行大包干,划分收支,定额上缴,5年不变。增收部分由省自行安排用于经济建设。

扩大利用外资权限。在国家统一的对外贸易方针指导下,由两省自行安排和经营本省的对外贸易,所创外汇,以1978年实际为基数,增收部分上缴中央三成,余额全留地方使用。

搞活金融体制。两省可以设立投资公司,吸收侨资、外资,自借、自用、自还。

物资、商业体制运用市场机制,以1978年为基数,保证国家的调入和调出,其余的由省灵活统筹安排。

劳动工资、物价管理方面,扩大省级权限。

举办出口特区,特区内允许侨资、外资前来投资办企业,实行优惠税率。

(引自田纪云《对外开放是怎样搞起来的》一文)

以上七点,把改革与开放有机地融合起来了。还可看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无从谈起;没有开放,改革就会半途而废。

3、围绕对外开放进行初始的改革

外经工作是新时期一项全新的经济活动,且具有一个独特点——与改革息息相关。中心环节是下放权力与减免税费,除原材料供应渠道、产品内销与外汇使用有所限制外,三资企业拥有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权力下放了,外经工作就会顺利,还会反过来促进改革的深化。

中央下放权力。计划体制改革,实行条块结合,以省为主;财政体制改革,实行财政大包干,以1979年为基数,福建每年由中央补贴2.5亿元。这两项改革是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让福建拥有更多自主权搞活经济。

福建的相应改革。省里在计划、财政、外经外贸、工贸、劳动用工体制等,也围绕厦门经济特区进行了相应改革。例如,1981年省政府决定:厦门市财政上缴以1980年的1亿元为基数,每年上缴递增5%,其余全留。1982年胡平任职后把上缴递增的规定也取消了。

4、对外开放的星火燎原

中央1979年50号文件下达后,两省对外开放艰难地行进着,而全国其他地方基本上没有举动。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福建、广东迸发的对外开放火花,由点到面,最后形成延及全国的燎原之势,永久性地照亮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上,照亮了封闭、落后的东方古国。

三、在对外开放的起跑线上

胡平回忆说:福建对外开放大的起步比广东稍微晚一点。1980年10月,厦门经济特区设立了,全省正要“乘东风”开始迈大步时,全国范围内调整国民经济与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就先后展开了,在贯彻落实中有偏差,故步伐放慢了。1983年前后,各种非议接踵而来。先是对福日公司的批评,返还日方专利费(每台电视机8元人民币),被当时一位高层领导斥为“卖国主义”,官方媒体亦刊登大块文章加以抨击。过不久,又说特区就是解放前的租界。不少三资企业缺少进口设备与原材料的外汇,政府调剂了一些外汇额度,有人就认为外资企业是靠“输血”起家的,要“拔针头”停止“输血”。有些人迷茫了,怀疑对外开放是否重犯了方向性错误,担心自己再次碰上了“高压线”。且常常有人警告说,历史上搞改革开放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在清除精神污染中,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力排众议说:“排污不排外”,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尤其邓小平指示:不开放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放而不是收。这铿锵之言,澄清了思想,统一了认识,为福建、广东这两个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壮了胆、撑了腰。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第一家三资企业是 “印华地砖厂”。不久,电子、成衣、塑制品等制造业随之进来了。特区管委会制定了土地转让、工商登记、税务管理、海关监管等暂行办法。对三资企业的服务、管理逐步到位。但由于特区范围太小,形象没有树立起来,加上各方面的认识不一致,发展进度慢。省委、省政府于1983年9月召开经济特区工作会议,作出了若干规定,切实解决了体制、法规、政策等方面问题,尤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3月份,党中央决定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此后特区工作逐步走上了轨道。当年4月份,中央决定开放包括福州在内的全国14个沿海城市。1985年1月,中央决定开放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不久,福建其他地区也允许吸收侨资、外资了,全省性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了。

四、把外事、侨务、对台、旅游工作纳入对外开放的轨道

过去,外事、侨务、对台、旅游工作是狭义的就事论事,职能不同,但搞接待是共同点。尤其受“左”的影响,敏感得很,大多数人不愿意沾边。新时期赋予这四项工作丰富的内涵:成了福建与海外华侨、华人及国际友人联系互动的重要窗口,成了福建吸引侨资、台资、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红娘,成了福建外经工作的第二条战线,成了福建经济工作间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外事、侨务、对台、旅游工作看似远离经济领域,却能发挥实在的经济效能。一般地说,对外联系先于双方合作,相互联系——相互了解——相互沟通——洽谈合作是大体上的步骤顺序。把联系对象变为合作伙伴,要看条件,更需要做工作,把可能变为现实,这是有形的作用。讓福建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福建;让福建走向世界,在全球视野中定位自己;让福建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这是无形的积极影响。事实证明,这四项工作在上述两方面都大有可为。

下面重点讲讲侨务工作。

福建是全国著名侨乡。海外华侨、华人占全国总数约三分之一。全省归侨约20万人,侨眷500万人,约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0%。港、澳、台同胞数量可观。侨务工作成了新时期省委、省政府工作重点之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以“打动侨心”为本

侨务工作具有特殊性。胡平说,在新时期,侨务工作从原来单纯的接待转为说服动员海外华侨、华人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协调国内侨资企业与行政部门的关系。与国内上下级关系不同,我们只有与侨胞彼此平等,相互尊重,坦诚相待,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所以,做好侨务工作的关键是用“心”。胡平号召要“了解侨情,打动侨心,发挥侨力”。打动侨心是关键,不仅是了解侨情的后续,更是发挥侨力的前提。

打动侨心“五要五不要”:要平等尊重,不摆架子、居高临下;要坦诚相待,以肺腑之言相交,不搞虚情假意;要实事求是,承认我们的落后与不足,不遮丑护短;要真诚合作,双赢共生,不搞零和博弈;要自觉自愿,不强行摊派募捐。

2、认真落实侨务政策

20世纪70年代末,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策落实开始启动,一批侨眷知识分子被选拔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专业技术人才各得其所。80年代的重点是落实华侨房屋政策。全省“文革”中被挤占的侨房于1982年底全部退还。此后,转入土改和历次政治运动中被错改侨房的清退。

办好华侨农场(工厂)。解放后已有相当基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应对越南排华而接收2.2万归侨又新建了一批。

3、积极开展海外侨胞联谊工作

4、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捐赠与投资

为了鼓励侨胞回乡投资、捐赠,胡平在任期里跑遍了福建所有的重点侨乡,接待了一些著名的港澳台侨胞。从1979年到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的海外乡亲对学校、图书馆、医院、文化中心、幼儿园、敬老院以及公路、桥梁等项目的捐款达人民币2亿元以上。全省经批准和已开办的三资企业,侨资与外资的比例约为80:20。全省侨乡办起了几千家乡镇企业和家庭式工场,安排了几十万人就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福建改革
那个梦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福建艺术战“疫”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总目录(下)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对2015年福建高考三角函数题的反思与别解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在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