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思远++匡颖晨++李明珠
全球最顶尖的规划设计团队已完成副中心设计,
力求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没有“城市病”的示范区。
在经历多年“摊大饼”的城市发展之后,北京面临交通拥堵、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日益显现。建设城市副中心,是北京这座千年古都保持青春活力的关键举措,北京治理“大城市病”新的思维方式。
建成和谐宜居示范区
在北京“两会”上,北京市长蔡奇表示,城市副中心应该成为和谐宜居之都的示范区,不仅是要治理空气,还要治理水体、产业、污染排放等,包括工业大院等也要认真清理。城市副中心腾退区不要急于“填满”,腾退首先要精心规划,建成精品力作、千年之城。腾退后,一定要引进符合城市副中心定位的相关产业。
据透露,全球最顶尖的规划设计团队已完成副中心设计,力求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没有“城市病”的示范区。
“建设新城模式并不是北京的特例,很多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城市化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都会选择在自己的主城区之外开发新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剧锦文向记者说,“北京的发展模式也有特殊性。新中国成立之际,我们国家一穷二白,把人员和各社会机构进行外迁,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因此过去几十年,我们的城市建设都是以二环内的区域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展。”
日前,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向媒体表示,建设城市副中心是调整优化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疏解中心区过多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城市新空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副中心配套指标高
蔡奇市长在今年北京“两会”上表示:“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将带动人口的集体转移,目前重要的是把规划做好,把基础设施配套好,建设要高品位、高水准。”
“其次,人口与住房是交通压力的源头。城市副中心将人口疏解到远离中心城区的郊外,这也意味人们出行汽车的依赖程度将增大。”国家发改委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说,“东京城中心目前是高密度状态,但是并没有出现北京这样交通拥堵的城市病。主要是因为在建设城市群,建设副中心的同时、他们在城中心保留了很大数量的人口,并不是盲目地往外迁,因此减少了人口流动带来的拥堵。”
王小广结合北京的现状称:“我们在建设城市副中心时,不能盲目鼓动老百姓去新城区买房子,保留合理数量的人口在中心区,合理利用现有的公共资源,是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的。”
据记者了解,首师大附属中学、人大附中、北京二中、北理工附中通州校区已于2016年9月实现初高中招生。城市副中心还引进北京五中、景山学校等近15所名校。中國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北京电影学院通州校区建设也正在推进。
在医疗方面,按计划到2020年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将达到12000张,实现每千人口6.35张。目前,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和东直门医院等三甲医院落户后,为通州新增床位3000张。还引进安贞医院、友谊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等三甲落户城市副中心。
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在新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指出:“城市副中心社区的教育、医疗、养老配套指标将全部高于中心城。”
就治理“大城市病”过程中如何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王飞说:构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生态空间体系,多措并举减少污染排放、促进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承载能力。规划提出在市域范围内构建“一屏、三环、五水、九楔”生态空间格局。其中,“一屏”为山区绿色屏障;“三环”为“一道绿隔城市公园-二道绿隔郊野森林公园-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五水”为拒马河、永定河、温榆河、潮白河、泃河构成的河湖水系;“九楔”为平原区九条连接中心城、新城及周边区域的楔形生态空间。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森林城市,全面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洪涝灾害发生。同时构建多级通风廊道系统,在城市主导风向上构建贯穿城市的连续开敞空间,形成城市内部大气循环良性运转,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加快城市废热及污染物扩散、改善城市局地气候条件等起到积极作用。
新城建设交通优先
以“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为目标的副中心,正拔地而起。2015年北京市公布的“十三五”规划中将集中力量建设城市副中心健全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预计到2020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将达630万辆。
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将是路网纵横,公交便利的立体交通中心。今年将实现宋梁路北延(至区界)、南环环隧(东段)、北关大道及跨北运河桥、跨通惠河桥、漷永路一期、朝阳北路东延二期等一批工程竣工,确保孔兴路北延、漷于路等一批道路开工,启动城市大外环线道路建设,推进新北京东站、京秦高速拆迁工作。同时推进地铁3号线,S6线等地铁等5条轨道交通新线路的建设。
2月16日,北京市长蔡奇与通州区人大代表团进行讨论时强调通州区内交通问题分三部分,首先是通州和中心城区的交通通达能力一定要快、要便捷。其次,通州区自身交通组织和网络不能搞成两个系统,要统一管理规划。最后,通州交通发展应注重和京津冀的联络。
“尤其是交通问题,在副中心建成之后,可以明显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情况。”剧锦文说,“但是并不能指望副中心能解决全部交通问题,关键还需要合理的规划与布局。”
轨道交通具有运输效率高、排放量低、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是符合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运输方式。据悉,2012年成立的轨道交通北京实验室正在解决把地铁铁路控制系统兼容问题,从而统筹多种轨道交通工具联合运营。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郜春海认为,轨道交通要作为大城市的骨干交通工具,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轨道交通建设,重点不仅要放在长度上,更要注重将轨道交通连接成网。
“我们的整体来说还处于单线规划单线运营的状态,需要逐步朝网格化转变。”郜春海说,“疏解非首都功能,把人疏解出去,同时也要让人在各个区域内方便流动,才能真正做到疏解,这些都需要合理规划轨道交通。”
“从发展的角度,现在城际高铁、铁路列车、城市地铁是需要统筹的。比如我有一段废旧的铁路,能不能让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或者城际列车去使用。同时,城际列车车能不能跑到地铁轨道上来。”郜春海说,“轨道交通并不是以谁为中心,重要的是把它规划好。在规划的过程中,尽量按照网络化的方式去规划,统筹多种轨道交通形式,而不是分散式规划,不能把副中心变为新的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