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2017-04-24 23:33高岚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成语语境想象

高岚

何为素养?两本权威的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解释为“平素的修养”。何为修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三个意思:

①道教教徒修炼。②思想、理论、知识或技艺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③长期养成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涵养。

现在在教育领域经常提到的“素养”大概是把后两个意思糅合起来的结果,它和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素质”意思是一样的。“素质”这个词可以指先天的,也可以指后天的,“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显然是指后天形成的。而“素养”一词更强调后天的“养成”。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的素养。至于“必备”和“非必备”的界限,永远都不可能达成共识,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在一些基本的判断上形成大致的共识。世界各国对素养的认知基本都包括这样几个概念: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情境。也就是说,知识和能力是素养的主要内容,但它们必须在正确的情感态度引领下,针对正确的生活情境才有意义。过去,我们对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研究得较多,但对学习情境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现在,“情境”一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词,有必要对它及其作用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什么是情境?我比较同意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的观点:“学习情境是指任何影响学习者或学习过程的因素或条件。”它应该指场合、氛围、交流的深度、思维的熱情等。创设学习情境,就是想办法把学生吸引到想要学习的环境中。同理,创设学习语文的情境,就是想办法把学生吸引到想要学习语言的环境中。

要有清晰的语言目标

语文学习在表达上的要求是什么?现有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列了11条,除了写作态度、写作范围和写作数量外,真正涉及表达方法的只有两句,“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这仍然是较笼统的要求,学生对通过学习要实现的在表达上的具体目标并不 清晰。

我们应该从接触学生的第一天就清晰地告诉他们汉语的基本特点:

一、语言有节奏。汉语有四声,讲平仄。四声过去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在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中国对联常常是上联尾字读仄声,下联尾字读平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比“欲穷千里目,要登最高处”读来抑扬和谐。

这个节奏感还体现在汉语多四字词语连用。例如,“几年后,中关村地区各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雨后春笋”是成语,“越来越多”不是成语,但属于四字词语,若改成“特别多”或“逐渐多”,读来就不顺。汉语的这种表达习惯不胜枚举,如“这位老师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二、句式多整句。所谓整句,就是排列在一起的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结构相同、字数也相同,就构成了对偶句;两个以上的这样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也构成排比句。整句除了体现出节奏感外,还有一种对称美。如:“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周国平《论独处》)句号前后就是两组句式比较对称的句子。

三、顺序讲逻辑。如果几个词语排列在一起,谁在前谁在后要符合事理,不能随意。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仪式上曾讲过这样一段话:“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其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就是按照过去、现在、将来的顺序排列的。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有一篇文章,标题是“敢碰硬、动真格、求实效”。“敢碰硬”是精神层面的,“动真格”是行动层面的,“求实效”是结果层面的。这个顺序显然也是不能随意改动的。

以上是汉语表达时最需要掌握的特点。当学生明白汉语的这些基本特点后,在表达时就会身体有律动,思维有目标,不这么说话就不舒服。这就进入到了一种明白表达的情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语感”就会悄悄地“养成”。

创设情境有助于生成更丰富的认知和能力

养成的过程就是让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结合具体的情境不断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新知识和新能力的过程。拿成语学习为例,大家都知道,学习成语是要有一个积累过程的,不可能整节课整节课地讲成语。有的教师喜欢让课代表每天在黑板上抄一个成语,让大家记,效果非常有限。比如“如水投石”这个成语,意思是像水泼向石头,丝毫不入,比喻听而不闻或言无效果。如果我们只是给出意思,这充其量只达到了“识记”这个层级,而且是毫无语境的识记。考纲中对考查的内容设置了六个能力层级: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识记是最低能力层级。如果我们把这个成语放到考试的句子 中,如:

在市人大代表会议上,他递交了一份有充足事实依据的提案,这份提案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呼声,如水投石,代表们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那么,我们根据成语的意思就能判断出这个成语使用错误。这个句子提供了一定的语境,语境也是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对成语就会有一定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仍然是有限的。虽然你判断对了,也拿上分了,但由于所给语境错误,你可能仍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如果我们提供一个正确的语境:

多年来,虽然各界人士不断呼吁,但中小学生减负却一直如水投石,无大效果,这是单一的评价机制长期没有改变的结果。

那么,我们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就会更深一步,意味着我们可以正确使用这个成语进行表达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那个错误的语境是不是把“如水投石”理解为“如石投水”了?我们可以再给学生提供“如石投水”的正确使用语境:

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可谓如石投水,莫逆于心。

这样,学生就有了两个成语的正确使用语境,但原来那个错误的语境到底应该用什么词语仍然没有解决。如果学生答不出来,那就告诉学生吧,应该用“一石激起千层浪”。你看,一个成语我们带出了三个正确的语境,在情境的比较中更易形成记忆。

如果我们再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如水投石”的意思是言无效果,那我们在这个成语的后面再跟一“无大效果”,是不是有些重复?这就上升到探究的层次了。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搜集成语的使用例句,看看媒体上有没有类似的使用情况。经过搜集,我们会找到很多类似的使用 情况:

1.有人想阻挡中国发展的车轮前进,那不过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2.查摆问题要下真功夫,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3.我们坚信这艘鞋业巨舰将更加稳健快速地游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4.对确定的战略谋划和决策部署,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下去。

这些句子中的成语前三个都是先形象化比喻,后直白式表述;后一个是先直白式表述,后形象化比喻。看来,这种表述在媒体中是经常出现的,是不算重复的。那有没有语意重复的错误表达呢?当然有。下面这些就是:

1.“浑身遍体鳞伤”

2.“忍俊不禁地笑了”

3.“爵士乐正方兴未艾”

4.“人民生灵涂炭”

5.“令人匪夷所思”

画线的内容语意重复。解决一个成语的问题,我们是在丰富的认知中完成的。如果我们把学生引导到这个程度,学生就会始终保持在一种期待的状态,并能对成语的使用产生一种顿悟,而顿悟常常是探究有深度的表现,是情境学习中最能给学生带来快感的意识状态。

创设情境,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思维的热情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要受大脑支配,语言行为的进行当然也不例外。语言是思维发展的结果,思维大多也要借助语言来完成(有人认为跳跃、零碎的思维是不借助语言的)。语言能力越强,越有助于表达复杂的思维;反过来,越复杂的思维越有助于形成复杂的语言。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主动思维的情境中,调动他们的思维热情。

在课堂上,调动学生思维热情的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是有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拿一位教师对《故都的秋》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他的教学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1.以众多写秋的诗引出课题。

2.让学生找出故都的秋的特点:清、静、 悲凉。

3.提出问题: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讨论后,教师发表自己的结论: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对故都秋的眷恋和向往,是积极赞美的情感;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

4.再提出问题:郁达夫眼里的秋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教师发表观点: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

5.总结共识: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与作家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文艺观和审美追求等有关。

6.联想自己家乡秋天里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它在简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它在蜜桔的飘香里;它在…… 它在……

我聽过许多教师讲这一课,基本内容大同小异,整个设计基本没有能引起学生思维兴趣的地方。

但有一位教师的问题设置很有新意。他问学生:“‘静好理解,‘悲凉也好理解,但‘清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立刻就蒙住了。“蒙”其实是一种关注的状态。教师引导学生去想带有“清”字的词,学生一会儿就找出了许多,即使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找出几个,如清净、清静、清唱、清纯、清淡、清晨、清廉等。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都有什么共同点,得出“纯,不杂”的意思,学生就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到北平赏秋,因为北平的秋最纯正。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具有情境感的问题呢?首先,问题具有意外性。这一课我听过20多次,没有一个学生提问过“清”的意思,说明学生并未进入到思维的状态中,而是随波逐流,你说什么,我就认同什么。而这一意外的问题就把学生的关注点都吸引了过来。关注就是进入情境。其次,问题具有可深入性。如果一看就是按程序便可回答的问题,学生就很难产生主动思考的热情。这位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清”的意思,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让学生自己找出含有“清”的词语,让学生归纳共同点,这就上升到较高的“分析综合”的能力层级。能力层级越高,思维就越有深度;思维的深度不仅包含着抽象的判断、分析、推理等,也包含着对应用场景的想象。想象就是深度进入情境。

在想象的情境中丰富语言的表达

想象,就是想那个“象”。象,形态。有形有态,当然是情境的一种。想象是无此物而想到此物的思维活动,是人脑在联想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这里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想象可以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二是有新形象的产生。新形象的产生必然伴随着新鲜语言的生成。比如我要写一首关于月光的诗,就会联想到月光如流水的印象,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进而通过想象,便可创造出这样的句子:“今晚的月光,是从李白窗前流来的吗?是从苏轼把酒的那一片青天中流来的吗?是从朱自清吟诵的荷塘中流来的吗?”

好的语言常常是想象力丰富的结果。比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荷香的那句话:“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微风”“清香”“高楼”“歌声”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意象,但当把“清香”和“歌声”联系到一起的时候,嗅觉和听觉沟通,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

培养想象力,就不能随意展示出终极的那个“象”。比如有些教师喜欢在朗诵文本的过程中展示相应的画面,就有可能破坏学生的想象力。现在普遍的教学状况是:教师把每一节课都变成了间架结构的搭建,变成了碎片问题的堆积,变成了速成的“过关”,很少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别忘了朱光潜先生的教导:“慢慢走,欣赏啊!”我们不可能每篇文章都抠得很细,但我们也不能每篇文章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试以小说《边城》的一个片段为例(括号里的内容是笔者的注解):

回家时,祖父抱了那只白鸭子同别的东西,翠翠打火把引路。两人沿城墙走去,一面是城,一面是水。(想象一下画面:抱着白鸭的祖父,打着火把的翠翠,背景是城墙,前面有水波荡漾。多美的画面。美好的景配着美好的人,让读者沉醉其中)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想象一下此时翠翠的心理:除了顺顺和大老,还有别人吧?多希望你说说那个人啊!读者有点急了)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为什么“太高兴”呢?恐怕不只是白得了只肥鸭和许多粽子吧)便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还征求孩子的意见呢)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是不是真生气)

祖父话虽不说了,(你怎么就不说了呢?此时我们已经进入到故事情节中,相信了这个事实的真实存在,并为翠翠不能继续听到有关自己婚事的事儿而着急)心中却很显然地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祖父自己也认为这些念头“可笑”和“不好”吗)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有些恼又有些心事的小姑娘是不是都是这个样子?她在故意惹爷爷,以引出他的话题)向前怏怏地走去了。

“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

“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那稀罕什么呢?大概是二老吧)

短短260多个字,小姑娘神情毕现,呼之欲出。如果不发挥想象,不细细品味,该是多大的精神损失啊!有些情景就让学生用语言把它们描述出来吧,也许在描述的过程中,自己也将置换其中,亲自体验一把故事里的经历,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借助作品的滋养逐渐丰富起来。

上面所说的几个方面并不是独立并列的,而是相互融合、互有影响的。比如想象也是一种思维,丰富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认知能力互有影响等等。总之,我们要重视创设学习情境对语言素养形成的重要性,努力深耕生活的土壤,施以足够的养分,让优美的语言不断得到滋养并最终生成。

(山西省太原市教科院;030001)

猜你喜欢
成语语境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拼成语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猜成语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