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宽海
专题读写
专题读写,是以专题的形式打通读写,从而实现读写互融共生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提出这个话题,旨在共同研讨,为当下割裂式、碎片化的作文教学找到一条突围之路。苏州工业园区在这方面已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正在积极开展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自筹课题“中学语文区域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的研究,将“专题读写”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抓手,积累了一些实践性经验。本期栏目入选稿件,兼顾理论思考与实际操作层面。
本期主持:徐 飞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是读写结合。对此,一线教师已做过很多有价值的探索,主要有如下三种:第一,教完一篇文章之后,或缩写,或补写,或扩写,或就所教文章引申发挥;第二,根据特定的要求精选一些文章,让学生阅读,并摘抄和写感悟;第三,读整本书,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或短评,但如何让读写一体化教学更加有效,依然有探索空间。
一、提升读写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升读写教学的有效性?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一则佛教公案:
有一天,老和尚给了小和尚十文钱,让他去买豆子。小和尚挎着有缝隙的篮子出发了,直到黄昏才回来,篮子里只有少得可怜的几粒豆子。小和尚沮丧地说:“我怕篮子有缝隙,不敢買太多,就只花了一半的钱买了一点儿,一路小心护着。谁知道这豆子个儿太小,还是漏得没几粒了。”
老和尚笑着说:“没关系,明天我再给你十文钱,加上今天没花完的,全部买豆子带回来,吃不完的我们可以磨豆腐。”小和尚觉得很奇怪。
第二天,小和尚买了满满当当一篮子的豆子。他开始还战战兢兢,可是很快就发现,装满篮子的豆子互相挤着,反而形成一种张力,没有再掉出来。
这个故事看似简单,其实寓意很深刻:单个豆子就像孤零零的知识,而我们的长时记忆就像充满缝隙的篮子。稀稀拉拉几粒豆子落在篮子里,相互没有联系,不管怎么小心呵护,都会很快漏干净。这不就是在讲语文教师教作文的现状吗?我们小心翼翼地精讲一篇篇课文,或追求科学的教学设计,或打磨精细的课堂细节,或寻找精深的文本解读,期待学生能在教学中汲取养料,但语文学科的“高消耗,低产出”似乎已成顽疾,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我认为问题主要出在文选式的教材上。虽说教材选文做到了篇篇经典,但毕竟容量太小,正如小和尚篮子里“稀稀拉拉”的几粒豆子,教师即便百般呵护它们,也难逃很快被遗忘的命运。看来,我们得有老和尚的智慧——以专题的形式加大教材的知识、能力、思想和思维的容量,正如篮子里挤得满满当当的豆子,数量多了,豆子之间就能形成“张力”,最终会成为一个整体。一旦成了整体,“结构”结实了,就不易漏掉了。
这让我想起一种“见林又见树”的教育理念。何为“见林又见树”?台湾作家陈之华这样表述:让学生既要着重于树的细节认知与学习,还要透过一株株高耸树木,望见整座丰硕美丽的森林的风貌。由此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对着“一棵棵树”的细节知识进行反复演练,而忽视对整个“森林”的了解。长期如此,不仅会磨掉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无法促成学生优美语言和品质精神的生成。
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共同生长,教师最好就一个话题选择大知识量、大思维量、大思想量的文章或者书籍对学生的大脑进行阅读与写作的“集中轰炸”,我们称之为“专题式读写教学”。
二、发掘确定专题
那么,如何发掘和确定专题呢?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参照教材的体例确定专题。苏教版教材是按照主题来编排的,主题丰富多样,只是所选文章数量太少,且知识、思想容量都太单薄,无法达到“集中轰炸”的效果。参照教材体例确定专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添加优质资源,另一种是把教材进行重新编排,整合优质资源。比如,“月是故乡明”专题,教材编写者只选择了五篇文章——《想北平》《我心归去》《肖邦故园》《前方》《今生今世的证据》。我觉得可以就“家园”这个主题再增添一些名家篇目,如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等。再如,把苏教版教材中的《品质》《断魂枪》《说书人》《鉴赏家》等文章重新整合一下,就可以形成一个新的专题,即因对美好传统的留恋而唱出的挽歌式主题,或者说“最后一个”叙事模式专题。在此基础上,可添加路翎的《英雄的舞蹈》、汪曾祺的《戴车匠》、白先勇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或师陀的小说集《果园城记》。添加这些文章或书籍,目的就是为弥补教材容量不足的问题,为学生的发展整合出“强大的文本场”。
二是根据人格培育目标来选定主题。为未来的社会培养现代公民是我们教育的总目标,对照现代公民素养的要求,我曾经归纳出“敬畏自然与生命”“规则与法律”“文明与素养”“责任与担当”“权力与权利”“创新与个性”“独立与尊严”等十八个专题。需要注意的是,不论什么专题,必须做到大容量。如余党绪编辑出版的《现代杂文思想批判》中的“独立人格”专题只有十篇文章,我觉得他的专题文章还是太单薄。因此,除这十篇文章外,还可添加如下书籍:奥威尔的小说《1984》《动物农场》(任选一部)、波茨曼的《娱乐至死》、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任选一部)、戏剧有易卜生的《国民公敌》《玩偶之家》(任选一篇)。
三是把整本书作为专题。整本书阅读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活动的共识,如何开展整本书的阅读,关键在于教师要认真研究整本书,把整本书切割成各种专题,具体操作在此不做说明。
当然,还可以根据书籍与文章的体裁、艺术手法、结构特点等角度去确定专题。
三、实现高质量的有效转化
特级教师吴泓认为,“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从‘就言得意到‘据意择言的完整过程。”这表明,言与意的相互转化,是相当复杂的认知与心理过程,不是走马观光读一读,读后随意写几句评点就可完事的。可见,所谓的“读写有效性”,就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所得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实现语言和精神的有效转化,实现“以言传言”。这个过程,离不开学生对所读文章的审美体悟,审美判断和审美内化。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一种发现与创造的喜悦感、成就感,语言和精神的共同生长就无法实现。
如何才能实现高质量的语言和精神有效转化呢?我觉得,比较可靠的办法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有了问题的刺激,往往能激发阅读的欲求,这样在阅读时,他们就会时刻思考如何借鉴别人的思想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若再辅之以同伴之间的交流,理解就会更深刻。
在开展“独立人格”的专题读写实践时,我主要安排了四个阶段,力求读深、写好。
第一阶段,初步了解专题,先阅读方刚的《麻雀》、邵燕祥的《鼓掌的历史》、王开岭的《梁漱溟:一只自由主义的牛虻》、勒庞《无名氏的暴行》(节选自《乌合之众》)、陈鲁民《人总得有一点锋芒》五篇文章,而后按阅读要求进行整理。具体做法如下:
1.画出每篇文章的中心观点和脉络句。
2.弄清作者为支持自己的观点,提供了哪些依据。
3.摘抄关键句,并撰写“读文体悟”。
4.结合这五篇文章回答如下问题:(1)你认为独立人格的内涵是什么?它与标新立异有什么不同?(2)你认为一个人或社会丧失独立品格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一个人丧失独立人格的危害有哪些?(4)你认为一个人或社会要有独立品格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每个问题回答字数不少于200字)
第二阶段,带着第一阶段的问题,继续深入阅读本专题的文章或书籍。我指定学生去阅读鲁迅的《伤逝》《娜拉出走之后》,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国民公敌》,摘录并撰写读书笔记(每篇读书笔记不少于1000字),然后课堂交流。
第三阶段,出示本专题的作文题,撰写作文提纲。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马克思说:“伟人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在跪着,站起来吧!”
2.郑板桥爱徐青藤(明代画家徐渭)的画和诗,自称为:“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学生写作。撰写提纲之前,先指导学生审题,避免偏题。然后指导学生“结构赋形”,即学生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去写文章,可用名家的范文做引导,如苏轼的《教战守策》、鲁迅的《捧与挖》、韩愈的《原毁》等。最后指导学生列提纲。
第四阶段,根据所列提纲,撰写文章,评点并修改文章,打造成品。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花如此多的时间去做专题读写,是不是太仰望星空了,高考怎么辦?其实,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对应着一个专题。比如,2016年江苏作文题对应了“创新与个性”的专题,上海作文题对应了“如何评价别人与认识自我”的专题等。如此看来,把专题读写教好,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都得到发展,学生不仅能在高考中取胜,而且还会对他们的人格发展,乃至以后的人生起到深远的影响。
(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中学;2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