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弋涵
任正非是一个传奇。他用两万元创建了日后改写世界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格局的华为,因此被称为中国最有魄力、最具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但他却始终避开媒体的聚光灯,留给外界无尽的猜测和臆想。
贫困中立下大志
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出生在贵州省安顺镇宁县一个贫困的小村庄。他的父亲任摩逊随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同进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协助筹建一所民族中学,一头扎进去就是几十年。他的母亲程远昭是一位中学教员,陪伴丈夫在贫困山区与孩子们厮守了一生。
任家有兄妹7人,加上父母共9人,生活全靠任正非父母微薄的工资维持。“当时,家里每餐实行严格分饭制,以保证人人都能活下去”。虽然窘迫,但任正非的父母却“从牙缝里挤出粮食”坚持让任正非读书。任正非从小就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奉为人生警句。
艰辛的生活经历和英雄主义情怀让任正非明白了奋斗的意义。他拼命学习,19岁时带着父母的期望考上了重庆大学。这期间,他自学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逻辑、哲学以及三门外语。他始终记得离家读书时父亲对他的嘱咐:“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任正非深知这句话的分量,为了知识而奋斗成为当时他唯一要做的事。
进入部队之后,任正非又开始钻研技术。当时,贵州省安顺地区有一家飞机制造厂,是军工企业。身为通讯兵的他被抽调到这家企业参与一项代号为“011”的军事通讯系统工程。任正非上进好学,有多项技术发明创造,两次填补了国家空白。20世纪70年代,他已经成为部队里的技术尖兵。因技术方面的多次突破,他被选为军方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大会。那一年,他33岁。
不惑之年重启人生
“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在经营中被骗了200万元,被国企南油集团除名,曾求留任遭拒绝,还背负200万元债务,老婆又闹离婚,他一个人带着老爹老娘、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创立华为公司。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看谁都比他强的一个人却成功逆袭,用27年时间把华为带到通信行业世界第一的位置。”这是各类励志文中被勾画的任正非的形象。
提起往事,任正非说那正是一个“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刻,“我进入不惑之年时,人类已进入电脑时代,世界开始疯起来了。我突然发觉自己竟然越来越无知。要重新起步新的学习,时代已经没时间与机会让我不惑了,前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1987年,为了能在这个新时代里生存下去,43岁的任正非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凑了两万元,创立了一家代理通信产品的公司。他为公司取名“华为”,意为“中华有为”。在公司创立最初那两年,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彼时,国内在程控交换机技术上基本是空白。任正非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1992年,他决定将华为的全部资金投入研制自有程控交换机技术。
這个决定对于公司而言无疑冒了极大的风险,但任正非仍然选择孤注一掷。在研制C&C08交换机的动员大会上,他站在5楼会议室的窗边对全体干部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言语间充满了悲壮。事实上,这次的孤注一掷没有让任正非失望——华为研制出了C&C08交换机。由于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2/3,功能却与之类似,C&C08交换机的市场前景十分可观。而“自主研制技术”的策略也最终奠定了华为适度领先的技术基础,成为日后华为傲视同行业的一大资本。
狼性文化和乌龟精神
要生存,就要将自己变成别人眼中的可怕对手,这就是商业世界的强者逻辑,华为也如此。对于这个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一些声名显赫的国际巨头感到了芒刺在背的压力。在光芒背后,华为人经历的坎坷与磨难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如何守好这来之不易的江山,捍卫华为的天下,是任正非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事。
2000年,正当华为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的时候,任正非写下了《华为的冬天》一文,详述自己的危机感。一年后走访日本,他又在《北国之春》一文中写道:经历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生活的艰辛以及心灵承受的磨难,成就了任正非隐忍与坚定的性格,也让他真正理解了“活下去”的含义。正因对“活下去”拥有强烈渴望,才使得任正非生成了一套独有的生存哲学并成功将其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形成了今天的华为文化。
任正非崇尚狼性文化,他要让内部紧密团结,让所有人都充满斗志,像狼一样与对手拼杀。在华为,有种“床垫文化”,每人都有一个垫子,是加班的时候用来睡觉的,任正非在他的办公室也有一个简陋的小床。另外,华为内部的轮值CEO制度也是狼性文化的体现。“作为轮值CEO,要放眼外部,放眼世界,也要自己适应外部环境的运作,趋利避害”。任正非认为,群体奋斗的意识,要比将公司的成功系于一人、败也是这一人的制度好得多。任正非还倡导“乌龟精神”——既要有专注的定力和坚韧的耐力,又要有强大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他借用这种精神来说明华为人奋斗的理性。他说这是一个充满机遇、挑战和风险的时代,没有谁能准确地预测和把握未来,华为唯一能做的就是持续不懈地努力奋斗,专心致志,找准自己的节奏和方向,不把华为的巨轮拖出主航道。
在华为刚发展那几年,任正非曾大胆放言:“十年之后,世界通信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分。”当时,业界老板们对此颇为不屑。而如今,这个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皮包”公司已经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竞争格局。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任正非正以一个强者的姿态,书写商界的生存法则。
70岁,一个脸上爬满了皱纹的年纪,一个完全可以卸下所有重担去肆意享受生活的年纪,而任正非却依然像战士一样,不断为他所认定的道理搭墙筑垒。
(摘自《中外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