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卿
挑战英国海权失败
德国处于欧洲中部,夹在北海、波罗的海与阿尔卑斯山之间,南北为山水阻隔,德国向外扩张就只能东扩和西进。正如历史学家戈洛·曼所形容的,德国就像被关在一座大监狱里。到一战时,其海上实力仍不敌英国。德国公海舰队在与英国本土舰队的日德兰海战中虽取得胜利,但并未打破两国海上战略格局,而且在战争后期基本被英国封锁在港湾内无所作为。正如美国《纽约时报》当时所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
德国挑战英国海权以失败告终后,其对陆权有了重新认识。20世纪30年代,德国重整军备,纳粹高层和普鲁士军事贵族集团一直倾向发展陆军和空军,把坦克和飞机作为主要突击力量,而把海军作为战术军种,以袭扰战来封锁敌国航运、策应陆军为目标,以潜艇替代大型水面舰艇作为海上力量。纳粹德国扩张的终极目标是统治全世界,但由于海上力量相对薄弱,就只能先大陆,后海洋。这也就意味着要先将“陆上”的苏联列为主要敌人,而视“海上”的英国为暂可妥协的对象。
“生存空间”
纳粹二号人物鲁道夫·赫斯的导师、纳粹主义地缘政治学家豪斯霍费尔,提出了所谓“生存空间”论。这一理论认为,国家就像一个生物的有机体,随着实力的增强,将使膨胀的力量超出现有疆域,从而注定要向外扩张。国家的扩张就需要地理的扩张,即国家的生存空间的扩张。这一理论也成为后来“纳粹地缘政治学”扩张理论的基点。
20世纪20至30年代,率先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德国,对金属矿藏、石油及粮食的需求快速增长,而南欧、东欧和中东拥有现代工业急需的铅、锌、铜、铬、褐煤和粮食,以及石油。1936年以后,德国原则上只以易货贸易的方式从事商品进出口,中南欧那些严重依赖德国市场的中小国家不得不接受柏林的“经济协调”指令,成为德国的定点生产基地:罗马尼亚负责提供石油、木材、大豆和棉花,保加利亚提供肉类、水果和蔬菜,匈牙利则出口禽蛋。
即便如此,德国在燃料、橡胶、纺织品和稀有金属方面仍有缺口,要从国际市场获取,同时要把过剩的工业制品销售到其他地区。但拥有众多殖民地的英国,不仅控制了全世界最广阔的市场,还占有某些至关重要的原料产地。
因此,德国在1940年夏天连续取得重大战果后,却开始面临粮食和燃料短缺的问题:由于无法从国际市场获得足够石油和食品,且战争已严重影响了德国的农业生产,唯有立即占领东欧和苏联,获得大量劳动力、耕地和矿产资源,才能在相当长时间内化解经济压力。换言之,由于德国当时坐拥欧洲首屈一指的工业与科技力量和陆军实力,基于地理和现实发展因素,“东进”是使德国在短期内实力大增的最优选择。
罗马尼亚的石油
正在德国筹备进攻苏联之时,1940年7月28日,希特勒获得的一份重要情报加快了德国入侵苏联的步伐。这份情报就是,8月3日,英法军事代表团将赴莫斯科,届时将形成共同抗德的联盟。1940年9月,罗马尼亚局势岌岌可危,苏联向其提出领土要求,被罗马尼亚拒绝。
罗马尼亚是当时西欧最大的产油国,而且地处东欧、中欧和东南欧交会处,不仅向欧洲各地战场供油方便,还是中东至西欧输油管道的必经之处。控制罗马尼亚,无疑将改变战争双方的势力消长。随着战事推进,至1939年上半年,德国石油进口达到发动战争以来的高峰,最大来源便是罗马尼亚,当年德国对罗马尼亚石油依赖量接近90%。所以,当罗马尼亚最大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受到苏联威胁时,希特勒不得不将视线向东转到苏联——“斯大林正在和英国人暗中勾结,以使他们继续作战来牵制我们,其目的是想要争取时间并夺取他想要的东西。”
1941年4月6日,德国入侵巴尔干半岛、推翻亲英政权国家,目的不仅消除德国南部的威胁,还可以封锁苏联的黑海出海口,又可切实保护罗马尼亚的产油区。4月27日,德军攻陷雅典,英军撤至克里特岛。至此,在苏联的邻国中,从北到南除了土耳其保持中立外,其余國家不是被德国吞并就是站在德国一边,反对苏联。由此,德国已完成了对苏联的战略包围。两个月后,即1941年6月22日,德国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摘自《世界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