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期红军文化工作的优良传统及启示

2017-04-24 18:43朱烨昕
党史文苑 2017年6期
关键词:文化工作优良传统

朱烨昕

[摘要]长征时期,红军卓有成效的文化工作为激励官兵斗志、取得伟大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时期,我军战时文化工作应传承长征文化敢打必胜的革命精神、灵活多变的工作作风、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贴近群众的优良传统,努力适应未来战争需求,使之成为激发官兵参战热情的助燃剂和弘扬官兵战斗精神的催化剂。

[关键词]红军长征 文化工作 优良传统 历史启示

战时文化工作历来是我军基层文化工作中最精彩的展现形式。长征时期,红军历经各种艰难险阻也未曾中断文化工作为激励官兵斗志、取得伟大胜利而起的重要作用。在强军目标引领下的新时期,大力弘扬长征文化工作优良传统,将会为我军适应未来战争需求、做好战时文化工作提供有益启示。

一、弘扬敢打必胜的革命精神,突出战时文化工作的战斗性

战时文化工作应配合部队中心任务,保证官兵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坚强意志和强大战斗力。长征时期的文化工作与当时所处的形势、环境、任务紧密相连,具有顽强的战斗性。爬雪山、过草地是长征最困难的一段征程。红军宣传队发挥了功不可没的激励作用。宣传员们或搭起“鼓动棚”,喊口号鼓劲:“同志们,快爬呀,爬过山,就是胜利!”或站在路边用快板词宣传:“你帮我,我拉你,齐心协力过草地。咬紧牙,鼓足力,穿过草地就是胜利!”这些铿锵有力的语言,为疲惫至极的战士们增添了无穷力量。正如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在其《西行漫记》一书中所称赞的那样:“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再没有比红军文化更有力、更巧妙的宣传武器了。”[1]p5

未来战争将更加激烈残酷,我们要发扬长征文化工作顽强的战斗精神,使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心。在文化工作的内容上,要紧密配合部队中心任务,再现官兵火热的战场生活,始终把激励战斗意志作为基本内容;在文化工作的形式上,可采取快板、相声、讲故事等适应作战环境,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在文化工作的作风上,要做到拖不垮、打不乱。充分发挥战时文化工作顽强的战斗性,使之成为激发官兵参战热情的助燃剂、适应残酷战争环境的镇静剂、弘扬官兵战斗精神的催化剂。

二、传承灵活多变的工作作风,发挥战时文化工作的实用性

在长征途中,红军因时、因地、因势制宜,紧贴任务需求,以灵活多变的工作作风开展文化活动,为鼓舞官兵士气、提高战斗热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因时制宜。长征中的文化工作具有“快”“活”“实”等特点,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比如,红军每打一次胜仗,都会立即召开祝捷会,并迅速发表消息通报全军,诸如《打下飞机一架》《红军占领桐梓城》等这样的捷报不时出现在《红星报》等报纸上,借以鼓舞士气。在腊子口战斗后半段,宣传员们在追击敌人的沿途山道上贴满“不怕肚子饿,就怕敌人跑”等标语,激励官兵振奋精神,乘胜追歼残敌[2]p36。

二是因地制宜。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红军官兵发挥聪明才智,因陋就简,创造出不少文化活动“专利”。例如,行军途中缺少纸张,红军把标语写在青翠的樹叶上,制成“叶报”,相互传递。在大江大河的上游,红军将标语写在木板上,制成“水电报”投入水中,让其顺流而下至国民党统治区。这些灵活实用的文化工作手段,起到了激发斗志、瓦解敌军的重要作用。

三是因势制宜。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文化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服从作战需求。例如,为配合四渡赤水作战,红军掀起了书写标语的热潮,在宿营地的墙上、屋外甚至是天花板上到处书写标语,给予敌人强烈的心理震撼。在宁夏李旺堡,红军不仅向白军唱《劝郎回头》等歌曲,还将标语写在风筝和“孔明灯”上,随风飘落到堡内,迫使敌人投降。

长征时期的文化工作时刻以提高战斗力为宗旨,实用高效。我们应发扬红军灵活多变的工作作风,盯住战场抓时机,见缝插针来“唱戏”。在人员组织上要“精”,依托文艺骨干,成立体育、摄影、书画等兴趣小组开展战地文娱活动。做到一个排能开展,三五个人也能进行。在落实动作上要“快”,处置行动对抗激烈时,要善于捕捉时机,以喊口号、唱战歌等形式激励斗志;任务间隙,要利用小块时间,以收听广播、阅读战报等形式,及时传播英雄事迹,鼓舞士气;任务转换阶段,要采取发扬军事民主等形式,研究战法,激发参战热情。在时间安排上要“短”,有场地就演、没场地就说,有时间可长、没时间可缩,做到三五分钟不嫌短、半个小时能搞完。

三、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增强战时文化工作的多样性

如果说红军长征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进行曲,那么长征期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就是其中亮丽的音符,也是激发官兵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

一是标语口号。长征时期的标语口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都写在木板、石壁、墙头、纸上,高度凝练、鼓动性强,是激励士气的战斗号角,也是战胜敌人的强大武器。

二是文艺活动。红军宣传员们以戏剧、歌舞、曲艺等形式,鼓舞官兵斗志,提高党和红军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演唱曲目大多和行军或战斗环境相结合,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注重战斗性。创演的小话剧寓极强的鼓动力于简单情节中,寓极大的感染力于频繁互动中,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共鸣。

三是报刊宣传。长征期间,红军利用《红星报》《红军读本》等报刊作为官兵的精神食粮和行动指南,对于提振 军心、鼓舞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美术漫画。长征时期的美术漫画形式多样,有标语漫画、歌谣配画、组字漫画等,以鲜明的形象集中反映了长征途中的景物风貌和人物形象,其感召和宣传作用无可估量。诚如作家阿英所评论的:“在中国漫画中,有谁表现过这样伟大的内容,又有谁表现过这样的战斗!”[3]p21

长征时期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为新时期我军战时文化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应充分利用我军的政治优势和技术装备,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改善手段、提高品位,拓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工作新领域。要加强军队与国家、基层部队与地方文化部门的协作,构筑“三位一体”的战时文化工作平台。运用当地报刊、影视、网络等现代文化手段进行有力的宣传鼓动。尽最大可能丰富战地生活,满足官兵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四、坚持贴近官兵的光荣传统,注重战时文化工作的群众性

长征时期的文化工作之所以有着强烈的感召力,正是因为贴近官兵的生活。无论是高级领导还是普通一兵,人人都是出色的宣传员。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领袖以身作则,带头做好文化工作,多次在军人大会上演讲,在行军路上为大家加油鼓劲。广大官兵更是文化工作的主体力量。行军途中,他们互相激励,使部队士气高涨;作战时,向敌军喊话、散发传单;在驻地休整时,积极向劳苦大众宣讲革命道理,教唱红色歌曲。只要有红军的地方,就天天有歌声、处处有标语[4]p7。此外,红军文化工作内容通俗化,形式上为官兵喜闻乐见,极大提高了文化宣传的效果。

新时期,我军战时文化工作也要充分调动官兵的积极性,贴近部队实际。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战区广阔、部队分散、行动变化快。要想广泛、深入地做好文化工作,一要发动官兵人人参与,把文化工作贯穿到作战的全过程,快捷有效地落实到每个阵地哨位。二要发挥各级党团组织和群众性组织的作用,尤其是军人委员会和俱乐部要切实担负起组织文化活动的重任。三要建立一支思想过硬、技艺超群、责任心强的文体骨干队伍,带动班、排、连乃至当地群众,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营造浓厚的战地文化氛围,体现战时文化工作广泛的群众性。○

参考文献:

[1]董有刚.红军长征中的文化宣传[J].历史研究,2006(7).

[2]马儒.红军长征中的宣传队[J].湖北档案,2012(1).

[3]宗帅.关于长征是宣传队的研究[J].福建党史月刊,2014(6).

[4]杨涛.长征中红军的政治作战[J].政工学刊,2006(11). 责任编辑/陈 洪

猜你喜欢
文化工作优良传统
发扬优良传统,弘扬雷锋精神
“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关于做好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更新理念迎接新挑战打造党建工作新常态
浅谈乡镇综合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党的优良传统与执政经验
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缅怀革命英烈 继承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