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珍
新课改倡导改变以往“填鸭式”“注入式” 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动手操作是新课改倡导的方式之一。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对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这样就会形成认知矛盾和困惑。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要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所以,教师应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以“动”触及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入新知处操作,激发学习欲望
新课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课堂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对新知学习充满期待。因此,教师在新知引入时,可以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化,提升学习效果。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在屏幕上出示正方形、长方形、风筝、蝴蝶、蜻蜓等图片。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学生们兴奋地说认识,然后一一地说出了它们的名称。教师微笑着说:“在数学的王国里,正方形、长方形、风筝、蝴蝶、蜻蜓都是一家人呢,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学生都觉得不可思议,看上去是毫无联系的事物,怎么是一家人呢。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动手折一折。学生经过动手探索、互动交流,发现对折后,图形中间有条折痕,并且折痕两边的图形是完全一样的。教师追问道:“图形对折后,使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折痕,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自然地让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
上述案例,教师研读教材,在新课引入处做文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感悟到图形左右、上下、对角“重合”的特征,引导学生进入新知的探讨中。
二、知识难点处操作,完成新知内化
数学逻辑性、抽象性很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难免会抓不住要点,不能深刻、有效地理解新知。因此,教师应根据数学学习的特点,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入手,为学生设计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一个什么形状,在学生动手操作前,没有做过多的要求。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形包装盒,用剪刀剪下外层的包装纸(只允许剪一刀)。学生们听后,兴趣倍增,立即着手操作。在汇报阶段,出现了不同答案,生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生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生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教师让学生代表到讲台前演示自己剪的过程,让其他学生进行观察、思考,经过讨论、研究,学生明白:“只有沿着圆柱的高剪开,侧面展开图才能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并且所得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有效引导,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进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逐步完成了知识的内化。
三、练习困惑处操作,拓展学生思维
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深奥、难懂的练习题,往往会望而生畏。这实际上是学生没能把握题目要领,形成了解題的困惑。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降低思维的难度,做到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知识,提升思维能力。如教学这样一道习题:“用2个长8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以后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这道题目如果直接让学生列式解答,明显难度太大,正确率也不会高。于是老师就地取材,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借用手中数学课本拼一拼,然后说一说拼成图形的形状以及各条边的长度。学生在拼的过程中发现可以拼成两个不同的长方形。生1:拼成以后的长方形,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生2:拼成以后的长方形,长:16厘米、宽3厘米。在学生们明确了拼的方法后,再让学生计算所拼长方形的周长。
上述案例,在练习的环节中,教师改变以往一讲到底的模式,而是让学生动手拼,在动手操作中和同桌交流,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在拼的过程中让学生既深化了认识,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现到动手操作的价值。
总之,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操作活动,为他们搭建动手实践的平台,真正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操作、验证,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只要广大数学教师在动手上做文章, 就可以将小学数学课堂引入到实效的境界,为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