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直播

2017-04-23 19:30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业

“互联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定于11月5日14:00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高峰论坛以“互联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邀请部委及省级领导、院士、业内专家解读国家有关政策文件、展望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交流“互联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介绍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创新技术与应用成果等。

出席嘉宾: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屈冬玉;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江西省副省长尹建业;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陈萍、刁新育;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张兴旺;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农业监测预警团队首席科学家许世卫等。

[主持人:張兴旺]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10月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总体部署的逐步实施,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发展环境和崭新工具。汪洋副总理在今年9月6-7日在苏州召开的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制高点,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为此,我们今年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的主题确定为:“互联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出席今天论坛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屈冬玉,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祖林,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尹建业,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陈萍、刁新育,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宋雷鸣,江西省农业厅党委书记陈日武,湖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刘宗林,天津市农委副主任毛科军,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志杰,江西省农业厅副厅长唐安来,江西省农业厅副厅长程关怀,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桂华,广西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谢东,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勇,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涂建华,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金文成,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马清德,山东省农业厅副巡视员姜卫良,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文雅芹,北京市农业局总农艺师陶志强,湖南省农业委员会总农艺师唐建初,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农业监测预警团队首席科学家许世卫,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占锦川,深圳农产品有限公司总裁胡翔海,中共洛川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陈耀忠,九次方大数据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叁寿,宝象金融联合创始人、宝象资产CEO冯德东,农信通集团董事长李勇等也将与大家分享不同视角下的“互联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天参加论坛的还有,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口厅局领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IT界、企业界以及科研教育机构的同事、朋友们。在此,我谨代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开幕致辞

尊敬的屈冬玉副部长、尹建业副省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 初冬时节,春城昆明依然繁花似锦。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隆重举办之际,我们非常高兴在这里迎来了参加“全国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共同交流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对本次高峰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长期关心、支持、帮助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和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云南,意即"彩云之南",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是全球少见的低纬高原,位于中国和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结合部,与越南、老挝、缅甸3国接壤,边境线长4060公里,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口岸21个,出境公路20多条。全省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全省总人口4714万人,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云南瑰丽的民族文化和绝美的自然景观在这里交织汇集,使云南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宜居之地。

同时,这片美丽的红土高原也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气候优势、物种优势、生态优势和开放优势,打高原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经过不懈努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板块欣欣向荣,“云系”农产品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蜚声海内外。2015年,云南烟叶、鲜切花、咖啡、核桃、橡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茶叶、甘蔗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蚕桑面积居全国第三,产量居全国第五;马铃薯面积居全国第四,产量居全国第五;农产品远销11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40.6亿美元。2015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云南时,肯定了我省“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的做法。2014年4月,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我省调研时提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已与东北大农业、江浙集约农业和京津沪都市农业一起,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近年来,云南抢抓国家实施"金农工程"及云南省实施"数字乡村"工程的良好机遇,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先后投入专项资金约1.7亿元,建立了省级农业农村数据存储容中心和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采集体系;开发应用农产品成本物价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等农业专业性应用系统;积极发展农业物联网,引导农业企业与信息行业企业合作,围绕普洱茶和三七等特色产业启动建设了一批"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云南农业品牌、拓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截止2016年6月底,全省累计开展电子商务相关培训358万人次,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达1900余家,在淘宝网、天猫网、聚划算等网站上组织开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专题营销活动,通过线上销售拉动提升线下销售,取得了良好成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信息技术的深刻革命。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与农业全面深入融合,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正在形成历史交汇,农业信息化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农业信息化是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没有农业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这次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在云南昆明召开,对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重要契机。我们将牢牢把握这次机遇,紧紧围绕中央、农业部等部委关于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政策要求,充分调动和整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和各自优势,在信息采集、数据挖掘分析和成果产业化应用上积极探索,加快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业的各环节、各领域,发挥好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的作用,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农业新型资源要素的功能与地位,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农业部将本次论坛放在云南举办,是对我们的极大支持,也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我们热切地期望与会领导、專家以及各界朋友积极为云南农业信息化建设献计献策,帮助推动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以产业互联网思维和路径加快实现跨越发展,让云南的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在此,诚挚邀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在展会期间和展会之后,深入云南各地考察指导,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出更多宝贵建议。 谢谢大家!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 大力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

尊敬的张副省长、尹副省长,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信息化越来越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有前途,越来越有挑战。在全党全国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高潮之际,我们再次利用农交会平台,齐聚四季如春的昆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有关网信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交流研讨加快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实践经验和思路措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昨天晚上各位省部长推介农产品表现很精彩,我们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打造大平台,通过微信等新媒体来宣传和扩大各地特色农产品、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在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如果农业跟不上信息化这个步伐,我们就彻底OUT了。

我今天的题目是“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 大力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互联网需要与“三农”融合。互联网要与农业生产、农业手段、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市场开拓相融合。互联网要给农民带来信息化的利处。互联网要与农村的社会管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村文化、旅游相融合。这里,我们来共同思考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特别是要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来实现线上线下农业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近年来实施的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都把农业农村作为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连续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和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时,都对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互联网+”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就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汪洋副总理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上,对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要尽快形成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的推进思路,大力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一个是历史的推进。人类发展到现在,经历过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正在进行的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最主要的标志是互联网的发明和全球的普及。互联网是科学家在军事上的发明,但是它现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产生活。最近有一个段子,离开手机,找不到一天的感觉。可能在一、二十年前大家没有这样对手机的依赖,手机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形成的人们对它的依赖性。我们一定要用乐观的精神,看待互联网产生的不利影响,所以要统筹线上线下,这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要。因为农村量大、面广、壁垒多,它是跨越式的,它的工业化没有完成,包括水电路都是比较差的,所以信息社会肯定来得更慢。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落后的地方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从线上来看农业现代化处于明显的增长。

当前,互联网正在加速向农业农村延伸、渗透和融合,在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增强现实、深度学习、区块链、农业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我们走来。可以说,网络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互联网必将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产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从现实看,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任务十分繁重。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新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促使数据信息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互联网与“三农”的融合,可以引领技术流、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向农业农村集聚,激发内生动力;可以聚合分散的小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可以精准对接产销,促进总量结构平衡;可以加速现代科技、管理的应用,实现节本提质增效;可以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辟农民就业增收新渠道;可以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有效缩小城乡差距。

总之,我们要敏锐地看到,“互联网+”现代农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要看到,线下农业是线上农业发展的基础,线下农业有物联网的运用,还有一个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等问题。线上农业不是一个手段,不是一个简单地商贸流通。刚开始的商务部门开实体店、网店是这样,但是现在所有线上农业是从生产到供给的全过程。一个经济形态必须有生产过程,有供给过程,有目标去克服,完成经济周期。线上农业又能带动线下农业转型升级,线上农业与线下农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所以这个时候,怎么统筹?第一,规划要统筹。特别是现在中国是以县为单位,以县为单位来统筹,这是最好统筹的。像北方的省份以省来统筹,因为它的作物种类、产物种类单一。但是云南比较麻烦,挑战多一点,物种多样、产业多样、小批量,说得好是零库存。建议以县为单位来统筹。第二,产业要统筹。可以按某一个单一品种来做,一个品种为一个单位,像云南有特色的是月季、玫瑰、橘子等等,从产业发展规划到市场营销,到实体店怎么开、网店怎么开等等,要借助市场力量。第三,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统筹。不能按传统来做,先种起来再说,按订单来做,我们要按新的发展理念来统筹,按互联网来统筹。这样可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真正实现农业的定制生产、农产品的精准对接,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效率,而且可以针对目标客户。客户分为高端客户、中端客户、一般客户,可能未来要涉及到更细。汪洋副总理在苏州有一个精彩的讲话,来回答谁种地?怎么种地?这个文章要靠大家,产学研要靠政府、市场等三家来合作,根本动力是市场化。政府是一个顶层设计、政策引导。为此,我们要把统筹推进线上农业与线下农业协同发展作为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创新举措来谋划和推进。

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要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运用互联网创新、跨界、融合、泛在的思维,推动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农民全面深度融合,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目标。要加出一个新农业,瞄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推动农业互联网由消费型为主向生产型与消费型并重转变,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重塑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做大做强农业数字经济,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加出一个新农村,瞄准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新要求,由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互动融合转变,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村务、便民服务,强化农村“三资”管理,发展农村分享经济,提升农村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加出一个新农民,瞄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由传统农民种地为主向新型职业农民种地为主转变,加快培育既懂农业又懂互联网的新农民,加强农民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训,鼓励支持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积极投身农村创业创新,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能力,让农民成为一种令人羡慕的职业。

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应用成效引领发展。关于当前和"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在苏州会上汪洋副总理和韩长赋部长都作了部署,《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和《"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已作出安排,我们要齐心协力,切实抓好贯彻落实。需要指出的是,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根本动力是市场化,企业和农民是市场主体,农业部门主导的信息进村入户、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农业农村大数据和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等重点工作,都要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民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的积极性;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要把农业信息化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研究制定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目录,加快形成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的创新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试验示范,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切实把科技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各位来宾,朋友们,信息化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统筹推进线上线下农业发展、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面临诸多新挑战。希望业界各位同志,可以做一个系统性的阐述,发表两三千字,把它论述透了,我觉得那篇文章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推广得更广。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于创新,敢于担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江西副省长尹建业——以智慧农业引领农业发展新时代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彩云之南,四季如春。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春城昆明,共同探讨“农业信息化”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如果说,个人体力劳动是农业1.0模式,农业机械化是农业2.0模式,高度自动化机械生产是农业3.0模式,那么,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农业就是农业的4.0模式。

美好生活源于智慧。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转型带来强劲动力。2008年,IBM公司原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先生,首先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他认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会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从而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智慧农业4.0模式,将建立起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对接小生产与大市场,进而改变生产方式、流通模式,为人们的智慧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可能。

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智能化。江西省委省政府把这一理念深深根植于推进农业强省战略的进程中,从2015年开始,以“生产智能化、经营电商化、应用数据化、信息便捷化”为总体目标,创新性地应用PPP模式,借助专业力量,融合三大电信运营商及电商巨头等各方优势,发挥省财政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整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智慧农业“123+N”建设构架初具雏形,江西农业数据云、农业指挥调度中心、12316资讯服务中心已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均已上线运行,正邦集团、双胞胎集团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率先应用农业物联网,有30家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区,55家县级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建成营业,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687家。2015年,江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163%。前不久,我省智慧農业建设项目成为国家PPP示范项目,这在全国“互联网+”农业领域是第一家。

当前,我省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加速期,一只脚迈进了现代农业,另一只脚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的门槛里。几年来,我们推进智慧农业的实践表明:没有信息化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就是空谈。只有把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重构传统农业,才能真正促使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创新农产品流通的业态。今后几年,我们将以智慧农业为抓手,利用“互联网+”这条高速公路,将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步伐,着力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坚持生产智能化,确保“种得更好”。“物物相连、互联互通”是物联网的最显著特征。通过应用农业物联网,地里的蔬菜可以“说话”,大棚温度高了会“提醒”,土壤湿度低了会“通知”,指尖上的农业将取代传统农业劳作。我们将全力打造全省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全面提升数据采集、环境监测、远程控制、智能分析等功能,重点打造15个物联网示范区、20家物联网示范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和“农业物联网示范企业”,形成“集成应用、示范推广、服务带动”效应。同时,我们将以设施农业等为重点,按照需求牵引、技术驱动、因地制宜、突出实效的原则,在生态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溯源等方面,在种苗培育、水肥控制等农艺环节,在规模化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蔬菜园艺、工厂化育秧等领域,积极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点,培育一批示范应用典型,打造可复制的智慧农业新标杆。

第二,坚持经营电商化,确保“卖得更好”。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农村电商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我们将加快建立优势特色农产品运营体系,支持快递企业扩大农产品代购代销服务,激活农村电商生态体系,重点打造“赣农宝”农产品电商平台;我们将加大产品推介、网上交易、产品溯源等服务力度,引导O2O、众筹、认领、私人定制等新型流通业态发展,逐步建立最少环节、最短距离、最低费用、最快速度、最透明信息的新型农产品营销方式,让农民种得出、存得住、卖得掉、赚得到,让消费者吃得便宜、吃得新鲜、吃得放心;我们出台了加快农产品电商建设的指导意见,着力建立县乡农业电商创业服务中心,融创客、孵化功能为一体,开展农民网上创业全程辅导和全程跟踪,深入实施“农业电商人才培训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形成完备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第三,坚持应用数据化,确保“管得更好”。上个月,马云在百万政法干警讲座上谈到,数据时代是预测未来的时代,大数据将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资源。在美国,只有2%的人是农民,却养活了3亿多的国民,靠的是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高度机械化农业。因此,可以这样说,未来农业的发展,将以是否拥有大数据定成败。基于这种思路,我们将统筹国内外农业各种数据,以智慧农业“123+N”为总构架,采取PPP模式,运用社会资本,投资2.18亿元建设江西农业数据云和近80个子系统。同时,我们将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加强农业基础数据的整理、开发和应用,以农业部将我省列入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省份为契机,以水稻、柑橘、茶叶、生猪、水产等大宗农产品为支点,逐步形成以农业数据云为中枢、各平台为展示窗口、各子系统为终端的,面向“三农”的大数据收集、流动、处理和决策链,不断提高运用大数据开展决策、指挥和调度的能力,提高农业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宣传立体化、服务优质化和监管标准化。

第四,坚持信息便捷化,确保“服务更好”。俗话说,信息灵通,生意兴隆;信息不准,生意亏本。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高,必须大力提升农业公益性服务信息化水平。从今年开始,我们将以农业部将我省列入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省份为契机,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主动对接电商平台,为农民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电信、邮政、京东等市场主体的合作,构建“政府、服务商、运营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今年底前,将建成一批县级农产品运营服务中心和益农信息社,力争到2020年,益农信息社等农村电商模式基本覆盖全省大部分行政村。同时,我们将加强农业政务门户网站建设,推进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和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完善政务微博、微信等信息服务发布,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加强市场价格监测点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做好市场价格信息监测预警工作,提升12316信息服务,力争到2020年,农业信息化综合水平达到60%以上。

女士们、先生们,智慧农业,致惠万家。智慧农业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词。让我们携起手来,紧跟互联网时代潮流,勇于创新、奋力拼搏,扎实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奋力开启农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谢谢大家!

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许世卫——加强新阶段的农业展望信息分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在这里我想以“加强新阶段的农业展望信息分享”,从三个方面分享:第一,为什么要做农业展望?第二,过去的经验和启示。第三,农业展望如何分享。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做农业展望?今年3月8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时候讲了这样的话:推进农业新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是明确的,要以问题为导向“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要问的是:以什么手段来进行农业结构性改革?这些问题涉及的是更广泛的生产端、市场端、消费端。首先从生产端来说,现在生产力水平非常高。“互联网+”时代,线上取得了蓬勃发展,可以说电子商务发展得非常快。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线下的农业也就是传统农业加入“互联网+”“物联网+”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也就是说线上线下的协调挑战是非常大的。

在农产品市场方面,为加强农产品市场风险的防范,有关机构发布了国际农产品指数,在过去九个月中,世界的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下降了10.1%,稻米同比下降了8.7%,小麦同比跌了14.4%,粗粮同比跌了5.6%,奶类同比跌了12.8%,水产品同比跌了1.6%。玉米临时储备政策取消后,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加。

农业管理系统复杂性难题积聚,政府农业管理风险显著增加。信息的引导很重要,怎么样破解这些难题?要靠农业展望来解决供给端、解决消费和管理等领域的问题。在座很多同仁也都知道,展望是什么。再给大家一个定义,展望就是利用现代信息,通过运算、通过专家共商,研究未来的形势,引导营销。这是发达国家和组织普遍的做法。农业展望有固定的流程,从数据到运算、到会商、到发布。为什么要农业展望?预测未来变化,辅助农业主体科学生产和有效经营,有效引导市场预期,推动消费理念升级和政府宏观政策,发布中国展望报告,提升农业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国外现代市场经济依托信號释放、预期管理和市场引导,来实现对现代农业市场的有效调控。欧美发达国家很早就将这种市场理念运用到农业管理实践中,形成了农业展望这一高端工具。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发达国家利用农业展望,来引导世界农业走向。首先,谈一下美国,美国是农业展望起步最早、最成熟的国家。美国从1923年开始举办农业展望大会,至今已经举办了92届。正是依靠这种规范性、权威性和持续性的释放市场信号、发布产品报告、显示权威预期,成就了美国主导世界农业发展的地位。其召开的方式包括发布主题报告及分论坛报告。来自全世界的管理者、生产者参加大会。第二,澳大利亚的农业展望,是国家和地区并行发展。除召开全国的展望会之外,还召开地区的展望会议,以全国带动区域,以区域支撑全国,确保农业信息有效。2016年澳大利亚展望会议举办的形式也是以报告和论坛的形式来开展。第三,欧盟(EU)农业展望,区域视角的农业管理实践。从2015年开始,欧盟在布鲁塞尔开始召开农业展望会议。第四,OECD-FAO农业展望,寻求客观公正的全球判断。自2005年开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开展农业展望活动,目前是第12届,2013年在中国举办世界农业展望大会(中国第一次),它有严格的布展和流程。2016年在罗马发布,FAO总干事和OECD秘书长亲自发布。从2013年中国举办世界农业展望大会开始,基于中国经验,OECD-FAO的展望报告开始每年增加一个国家和区域章节,并在该地区举办展望大会,扩大影响力。2013年是中国,2014年是印度,2015年是巴西等。第五,二十国集团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G20-AMIS)大大增强了粮食市场透明度,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AMIS)于2011年由20国集团农业部长发起。中国积极参与AMIS工作,增强中国声音,同时得到国际的理解。

主要启示是把农业展望作为提升农业综合能力的有效工具,尊敬并利用市场的力量,保持对生产者、经营者和需求者决策的影响力。利用数据的力量和信息的价值,通过倡导公开透明影响世界农业市场的走向。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形成了规范的数据机制,研发了先进的模型分析系统,积聚了各方面的专家人才队伍,采用大联合、小分工的方式,保障了展望工作的规范性、权威性和可持续性。普遍的做法是,数据的采集是高度统一的,数据分析是分散的,可发挥各自的优势,但是数据的发布是统一的。而过去数据采集、分析、发布是分散的。这些经验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严格规范的机制是保证结果权威性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国、国际组织均建立起一整套严格规范的农业展望工作机制。

第二,加强农业展望信息分享。如何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一个结论是,中国具备了定期发布农业展望报告的能力。新形势下农业问题日趋复杂化、系统化,基于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经验,中国主办了首届(2014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2015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2016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开启了中国提前发布农产品市场信号、主动应对市场变化的现代市场管理新篇章,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影响,初步建立了中国农业展望制度。

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是怎样召开的?召开时间是每年4月份。参会人员包括部委、地区农业主管部门领导、科研专家及学者,行业协会及涉农企业、生产者、国际组织专家与政府管理者等。主要内容是发布中国农产品展望报告,进行农业经济热点专题研讨,交流农业展望、农业监测预警理论与方法的最新技术成果,连续3年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中英两版)。

中国农业展望结论的科学性支撑是什么?首先是基础数据支撑。我们现在模仿别人,从基础做好,中国的数据基础是丰富的,广泛、权威的数据来源,标准化的数据采集体系,海量的基准数据支撑着农业展望工作的展开。其次是模型系统支撑。我们有基于统一性、关联性、平衡性原理构建的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第三是专家团队支撑。层次合理、专业成熟的分析预警团队为中国农业展望提供了智力支持。

应用价值在于最新报告信息与以往的差异。2015年展望报告中羊肉、水产品2个品种误差控制在1%以内。以奶制品为例,最新的考虑是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协定及欧盟奶业配额制的取消,展望期的进口量测算是高于去年的预期。

如何加强农业展望信息分享?第一,提高数据意识和互联网意识,引导创新性思维方式。开展互联网涉农数据智能采集、智能分类、可视化分析等等。第二,突破新型工具研制和模型方法研究,增强技术支撑力量。中国农业展望水平的大幅提升,提升农业展望信息分享能力,有待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包括农产品市场价格短期预测技术、农产品市场价格传导模拟技术、农产品信息标准化技术、生产风险因子早期识别技术、农产品消费与生产协调度测定技术等。第三,培育信息分享与服务主导模式,完善农业信息服务机制。构建权威、统一的农业信息发布窗口,完善农业展望信息的发布内容、发布时间、会商形式,解读机制等规范;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主导模式,解决我国农业信息发布渠道不集中、发布时间不统一、解读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第四,探索信息分享新模式,实现各主体的数据众筹和资源共享。重新利用传统媒体以及手机报、多媒体机视频、微博、微信、手机APP、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技术。探索信息分享的新模式,将有偿专业信息服务和无偿数据共享结合起来,使每一个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同时共享。

2016年农业展望情况是,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水稻、小麦供需基本平衡;玉米面积将大幅调减,库存将得到进一步的消化。农业展望将为生产者、经营者、决策者提供一份力量,提供一种选择。农业展望的进步是我国农业市场化信息化进步的一种新表现、新方式。提升中国农业展望能力,是农业信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占锦川——农业大数据探索与实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荣幸可以跟大家分享《农业大数据探索与实践》,大家都知道,现在在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一分钟可以产生90万次的搜索查询等等。大家知道数据资源现在变成了国家新型的资源,数据已经成为国家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多种商业模式得到市场印证,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细分市场走向差异化竞争。在这样的大数据发展时代,全球七大重点领域,教育、交通、消费、电力、能源、大健康(含农业)以及金融,大数据的应用价值預计在32200-53900亿美元之间。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为什么有挑战?59%的数据是无效的,85%的数据企业无法运用,无法接近企业的需求,98%的数据无法准确为业务提供准确的信息。其实很多信息是无效和无用的。所以要提出大数据、产业链,农业大数据链包括以数据产品为中心的纵向结构与以大数据技术为中心的横向结构。大数据领域核心技术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储存与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展现与应用四个方面。大数据产业市场主体包括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及华为、联想等等。今天我跟大家分享农业大数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大数据促进农业电商发展、上农信农业大数据实践、上海农业大数据下一步工作。

第一,大数据促进农业电商发展。我们有一个菜管家,自2009年上线以来,依托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和广泛的农业基地联盟,已发展成为中国知名的优质农产品第三方电子商务订购平台。走了七年的历程,凭什么我们可以生存?后面是一些数据,可以看到对客户的分析,我们对订单消费产品的分析,包括订单价格分析、会员年龄段、消费产品的分类。可以看到,上海是一个消费型的城市,收入比较高的行业更适合农产品电商。网上男女比例差别不大,在整个消费商品中,蛋类、蔬菜、水果比重较大,说明大家对常规的农产品是有需求的。最近发现,网上购物、网上买菜的人群年龄正在增长,以前50岁以上在网上购买的比较少,但是现在越来越多。这是大数据指导电商怎么发展,我们可以知道哪个产品销售更好,可以调整供应商供应量。

猜你喜欢
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5G+农业”:5G如何为农业赋能?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健康富硒168慢病未病全靠它——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健康同行!
外向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