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静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数学后进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多,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呢?本文简要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期对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后进生 成因 对策
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内容越来越多,学习难度相对加大,他们往往不能快速适应这种转变。这导致很多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开始下滑,且两极分化现象更为明显。优秀学生不断减少,而后进生越来越多,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后果将不堪设想。所谓后进生,主要是指班级中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有以下特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一时难以理解新知、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缺乏主动性。他们成了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因此教师必须要解决后进生的转化问题。笔者认为,导致中学生数学成绩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一、 主观原因
1.学生意志力差。意志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是学生实现自己理想的保障,好的学习成绩和勇于克服困难是相辅相成的。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内容有很大区别,首先难度越来越大,学习初中数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和小学也不同,教师讲课的时间相对减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刚刚升入初中,面对繁多的知识一时接受不了,由于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差,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意志力差的学生可能就会主动退缩,失去自信,导致数学成绩下滑。
2.没有自信。有的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解题过程没有步骤。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遇到问题不肯动脑筋,缺乏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遇到难题就放弃,没有主动探究的精神,也不主动请教同学和老师;老师布置的作业,要么不做,要不就是抄袭,不去寻根问底。
3.没有责任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按解题的步骤认真做题,缺乏思维的逻辑性。掌握的知识都是死的,不能把数学定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对作业练习不认真对待,缺乏竞争意识;在考试的时候也是马虎应对,不认真思考,考后更是不注意总结反思。这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最终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4.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后进生往往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因此抓不住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对学过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系统,没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利于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初中数学教材有很强的系统性,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就是以后学习的基础,新知识的掌握技巧必须要借助已有技能去实现。所以,学生这节课的内容达不到学习要求,没有形成技能,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
5.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兴趣的学习是最强动力,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当学生对学科感兴趣的时候,就会努力掌握这些知识,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复习,学习表现得积极主动,面对难题,能迎难而上,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学生获得点滴进步,就会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促进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深化,从而为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提供保障;相反,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的时候他们就会昏昏欲睡,很难聚精会神去听课,最终自暴自弃。
二、客观原因
1.家庭方面。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很多家长只注重结果,不去耐心细致地辅导孩子,又没有有效的教育方法,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但是教育孩子不从实际出发,对孩子抱有太大期望,如果孩子考出好成绩,家长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家长就会给孩子施加压力,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有的孩子再努力,可能也达不到家长所要求的标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放任自流,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2.教师方面。数学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数学教师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专业水平、教学态度、心理素质等。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从数学教师因素分析主要有这几点:数学教师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在教学中频繁出现知识性错误,引起学生强烈的不满,使得学生对老师失去信任;教学方法落后,上课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本身的心理不健康,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经常会把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把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引起学生的反感。
3.社会方面。社会上有小部分人上学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学习成绩落后,但是辍学后靠关系或者机遇也混得不错,甚至有的靠不法手段挣了大钱,导致有的学生放弃了求学的念头。学生认为努力没有用,不读书照样能当老板,有的学生整天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这都是导致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
那么,教师怎么转化后进生呢?下面笔者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重情感教育。用我们的耐心和爱心去感化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是因为他们认为初中数学枯燥难学,没有兴趣。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爱心是教育活动的前提,爱心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教育中献出爱心,能有效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点很重要。初中生会受到许多情感问题的感染,如果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甚至体罚或者打击他们,他们就会对教师有意见,不喜欢这位教师,他们也就不会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学习成绩就会下降。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手段,不得动辄打骂,训斥学生,而要耐心引导教育,学生有点滴进步,教师就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他们逐渐喜欢上数学学习。这样,才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2.让后进生感受成功,树立自信。中学生有强烈的好胜心理,他们在学习中若能感受到成功,就能满足他们好胜的心理,进而主动去学习。因此,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就要让成功走进课堂。
教师要告诉学生,不是只有数学考试满分才叫成功。比如上课能有独特的见解,能正确地算出一道题,也是成功;数学成绩和表现超过上一次,也是胜利。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表扬 ,少批评,努力找到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走进成功之门。教师要选择有效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学会。教师要做好分类指导,对优秀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可以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谈谈他的学习经验,使其他学生在借鉴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3.抽象的知识有趣化,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尽量认真研究知识,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例如:学习“轴对称”时,教师可以举生活中的事例,便于学习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动手自己剪纸,这样就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后进生往往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很多知识的掌握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在初中數学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通过自学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总结出学习的规律,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面对问题,要积极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不能给他们现成的答案,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更要倾注爱心,尊重和理解他们,用激励和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健康成长。教师要多和他们交流,充分了解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