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时,人们极易陷入“环境想象”的认识误区:一方面,否认古代社会的环境问题,或是无视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上偏离了环境历史和环境现实;另一方面,对环境问题作简单化分析,或是以理想化的对策来解决环境问题,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时忽略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脱离环境治理的实际。“环境想象”会导致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仅停留在理论思辨、道德批判和文化幻想的层面上,不能依据社会发展实际和现实状况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未能很好地把握环境问题的复杂现实关联和多种客观原因;“环境想象”也会导致人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搭建空中楼阁上,提出一些不切实际、不具有可行性、目前难以实现的思路和对策,从而在解决环境问题上错失良机。因此,我们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应摒弃“环境想象”:首先,不能过于美化古代社会的生态环境状况,要认识到古代社会并非生态环境的“黄金期”,同样也存在着环境问题;其次,对生态环境形势应保持清醒、客观的认识,不能过于乐观;再次,要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对环境问题所作的分析不能过于简单化;最后,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不能过于理想化,要依据环境问题的客观实际提出有现实价值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想象;生态环境形势;环境治理
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也困扰着发展中国家。今天,环境问题不但是人们共同关注和激烈争论的“热点”问题,而且是各国急于解决又难于解决的“难点”问题。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时,人们极易陷入“环境想象”的认识误区:一方面,否认古代社会的环境问题,或是无视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上偏离了环境历史和环境现实;另一方面,对环境问题作简单化分析,或是以理想化的对策来解决环境问题,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时忽略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脱离环境治理的实际。“环境想象”使人们沉湎于理论思辨、道德批判和文化幻想之中,难于发现环境问题的真正症结,从而不能“对症医治”现实的环境问题,以有效的举措来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将对“环境想象”的认识误区进行分析和批判,明确指出我们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上应摒弃“环境想象”。
一、不能过于美化古代社会的生态环境状况
今天,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有些人将环境问题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恶果,看作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产物。他们认为古代社会是生态环境的“黄金期”,并且想象出田园牧歌式的美好景象。由于有了这样的“环境想象”,他们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就在于“停滞发展”,主张保留“荒野”或“回归自然”,甚至幻想退回到18世纪前农牧时代的状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拯救生态环境危机。有些人虽然认为人类社会不能停止发展,但仍主张沿用古代社会的发展方式,如以古代传统农业取代现代集约农业。这种主张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停滞发展论”,仍是对古代社会抱有美好、浪漫的“环境想象”。我们应摒弃这种“环境想象”,认识到古代社会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
农业革命以前,人类不仅人口规模很小,而且活动范围有限,因而对自然的影响和破坏还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农业革命以后,由于人口增长、生产规模扩大和生产能力提高,农业文明的不当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不但造成了一些古文明的衰落,甚至造成了一些古文明的崩溃。“生态的发展帮助塑造了人类的历史进程,而人类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他们必须要适应他们所造成的改变,为此他们不得不改变其社会结构,或者面临衰退甚至消亡的命运。这一事实适用于历史发展的每个时期,人类居住的每个角落。”1雅典没有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其衰落的原因之一,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破坏是导致罗马帝国经济和社会衰落的重要原因,中世纪欧洲的森林破坏相当严重,环境破坏导致了资源匮乏、增长受阻、粮食减产、饥荒爆发、瘟疫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等严重后果。越来越多的环境史研究表明,古代农业社会并非是生态环境的“黄金期”,随着农耕文明在世界的不同地方独立地发展起来,与之相伴的是大量的森林滥伐、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的沙漠化和盐碱化、物种灭绝、城市污染、水资源短缺、洪水泛滥、粮食减产、瘟疫蔓延、战争破坏等生态环境恶化及其相关问题。
中国古代社会也并非生态环境的“黄金期”,同样存在着因农业过度垦殖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远至春秋,近至明清。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历史上一直深受人口和环境问题的困扰。先秦时代,虽然总体上生态环境良好,但在局部地区也存在一些小的环境问题。秦朝以后,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粮食需求的增长而广泛开垦,以及大兴土木等原因,经常出现森林面积锐减、湖泊面积缩小、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速度加快、黄河频繁决堤改道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据史料记载,周代时,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达到53%,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但是,自秦汉开始,黄河流域的森林不断遭到大面积砍伐,使水土流失日益加剧,黄河泥沙量不断增加。据史料记载,宋代黄河泥沙含量就已达到50%,明朝增加到60%,清代进一步达到70%。这就使黄河的河床日趋增高,有些河段竟高出地面很多,形成‘悬河,遇到暴雨时节,河水便冲决堤坝,泛滥成灾,黄河因此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害河。与此同时,这一带的沙漠面积日复一日地扩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接连不断的战争和在人口急剧增加下的不适当开发,森林的滥伐、草原的滥垦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一直在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時期,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
虽然现代社会比古代社会有更广泛、更复杂的环境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古代社会真实存在的环境问题,不能幻想古代社会是人与自然达到完全和谐、比现代社会更适合人类生活的理想状态,更不能幻想退回到古代社会去。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曾到过非洲并看到了一些比较原始的人类生活方式,他指出:“那里虽有清洁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但是,居住条件恶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疾病丛生,寿命短促,绝不是一个理想的人类环境。那里的人民并不满意那种环境,而是努力去改造那种环境。”2因此,我们要摒弃对古代社会的美好“环境想象”,拒绝“停滞发展论”,坚持“边发展边治理”,在发展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对生态环境形势的认识不能过于乐观
在环境保护领域内一直存在着“环境乐观主义”。受“环境乐观主义”的影响,一些人坚信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力量会使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对于人类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充满信心,他們期望通过有效举措一蹴而就地解决环境问题,或是一劳永逸地彻底根治环境问题。这种对生态环境形势过于乐观的“环境想象”,实质上是无视环境保护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会使我们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上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必须抛弃对生态环境形势过于乐观的“环境想象”,保持清醒、客观的认识。
我们应认识到,环境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得到解决。首先,解决环境问题受到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环境问题之所以伴随着人类活动不断产生,主要是因为受到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水平的限制。在人类活动中,特别是在经济开发活动中,我们对环境影响的后果往往难以充分估计到,特别是在新开拓的领域尤为明显”3。其次,解决环境问题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对于一些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即使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我们也不能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比如,煤炭替代木材用作燃料后,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虽然人们一直寻求煤炭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的防治途径,采用了一些新技术,但并没有找到彻底的解决办法。即使把煤炭变成气体燃烧,还是有许多有害物质排放出来;即使是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也还是有许多温室气体排放出来。1再次,解决环境问题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环境问题,人们已经认识到其危害,并且也有了解决的办法,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还是难以解决。这种情形不但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在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2。最后,解决环境问题还受到个体利益的限制。无论是企业、公民个人,还是国家、地区,大都是从个体利益出发来考虑环境治理,更多时候将个体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这就带来了“环境成本外化”“公有地悲剧”、国际气候争论等问题,这是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克服的障碍。
环境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得到根治。环境问题自古有之并将长期存在。环境问题是在人类活动中产生的,“自从人类起源开始,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发展”3。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总要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这就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只要人类进行生产和消费活动,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问题。可以说,环境问题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在不断产生和发展。老的环境问题被控制或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出来,这是环境问题的发展规律。那种企图一劳永逸地解决环境问题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可以说,环境保护将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4现在,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昔日那些烟雾弥漫、污水横流的污染状况确实少了。但是,大气、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噪声、农药等旧的环境污染危害并未完全解决,新的环境问题不断产生。一些老的环境问题又以新的形式出现了,有的则是全新的环境问题。总之,环境问题像经济和社会问题一样,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将环境问题减小到最低程度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世界的生态环境形势是“总体仍在恶化”的。“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人类的出现和发展同步进行的。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也同时在发展升级。”5自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后,环境保护运动在全球逐步展开。世界各国为环境保护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但是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快速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的环境问题抵消。所以,“从全球范围来看,尽管局部环境有所改善,但总体仍在恶化”6。“局部环境有所改善”是指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取得了重要进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不仅依赖第三世界的资源、市场、廉价劳动力,而且还依赖全球范围内的生态恶化。……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行业转移到第三世界。……发达国家把有毒垃圾转移到第三世界。”1“总体仍在恶化”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事故增多,生态灾害严重,全球环境问题不断发展升级,某些环境问题已从局部范围扩大到地区范围甚至是全球范围,造成了更广泛的影响,如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总之,我们要对生态环境形势保持清醒、客观的认识,不应为暂时取得的一点点环保成绩而沾沾自喜,也不应对生态环境形势的乐观估计而掉以轻心。要时刻关注和高度重视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环境问题并且常抓不懈,环境保护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三、对环境问题所作的分析不能过于简单化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发展,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在日益深化。但是,有些人总是在笼而统之、大而化之地谈论环境问题,将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问题想象为相同的问题,将环境问题的多种复杂成因想象为一种主要原因。这种“环境想象”会使我们无法全面、准确把握环境问题的多种复杂的客观原因,也就无法找到环境问题的真正症结,从而不能“对症医治”复杂、多样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应摒弃这种对环境问题进行简单化分析的“环境想象”,要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复杂、多样的。
农业文明时代与工业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表现有所不同。环境问题是在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世界上存在的环境问题尽管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在农业革命以前,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力还很低并且影响范围较小,环境基本上是按照自然规律运动变化的,人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于自然环境。农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进入到农业文明阶段,情况发生很大变化,由于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以及为了保障日益增多的人口的食物供应,人们主要通过刀耕火种不断开垦土地和草原,扩大耕种面积来增加粮食收成,由此导致了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的荒漠化和盐碱化等问题,大片肥沃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总的来说,农业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仅在农业文明后期的一些人口集中的大城市中比较突出。在工业文明时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都有了加速发展。特别是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急剧蔓延,最终形成了大面积乃至全球性“公害”。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破坏主要是与农业生产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相关,工业文明时代的环境污染主要与大量使用和消耗化石能源、大规模开发和生产矿产资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城市的蔓延式发展等原因相关。与农业文明时代不同,工业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破坏。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有诸多不同之处。环境问题不是个别国家和地区的现象,而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环境问题。在工业化发展早期,发达國家更多的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生态破坏。目前,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形势却十分严峻,既有失控的生态破坏又有严重的环境污染。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是“发展不当”,即只注意经济发展,不顾环境保护,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当污染形成公害时才被迫去治理,由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是“发展不足”。“贫困是所有环境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1,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资源少和经济实力薄弱。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在不平等的国际格局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只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换取发展,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沦为少数发达国家的廉价原料供应地。同时,为了追赶发达国家和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来迅速发展工业,延续工业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当发展道路,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成为发达国家的污染严重产业和有毒、有害废弃物的接收地。
中国环境问题与其他国家的环境问题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环境问题,不同国家的环境问题有不同的特点及原因。20世纪80年代,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人口众多,对环境压力很大,环境极易受污染破坏;中国工业企业的构成,中小型居多,特别是乡镇工业、街道工业的发展,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中国能源以煤为主,对环境污染严重;由于经济落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治理环境污染;在全民中受过中等和高等教育的人比例很低,科学技术人才缺乏,科技提供的保护环境能力很低2。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无论在类型、规模、结构和性质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更加严峻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出现了一些新趋向:由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很大程度上继续沿用原来的发展模式,使得环境压力依然很大;中国高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复合效应日趋明显,环境治理难度加大;由于中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在客观上创造了环境压力在区域间转移的可能,并且诱发了新问题;由于中国资源环境天然条件并不是很好,加上日积月累的环境破坏,环境衰退正在逼近环境容量的极限;中国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的各种环境问题,对公众生命财产的直接威胁正在显现,等等1。因此,认识和解决中国环境问题,必须从分析中国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出发,研究中国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原因,并依此制定出相应的环境治理对策。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不能过于理想化
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专家学者们依据中国的国情,在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很多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虽然他们对于解决中国环境问题充满了信心和激情,但有些人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上陷入了过于理想化的“环境想象”:有的思路和对策是不切实际的,离开人类社会发展来谈“环境保护”;有的不具有可行性,过分夸大思想道德变革对于拯救生态环境危机的作用;有的则忽略环境治理这个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和核心任务,过分夸大生态文明建设其他路径和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在解决环境问题时一定要摒弃这种过于理想化的“环境想象”。
首先,环境保护不能无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环境问题并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它们始终要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问题联系在一起。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深生态学、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的环境伦理学理论都有不少洞见,但这些理论并未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维度加以审视。例如,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建立起很多林区,当初的目的是尽量砍伐木材以支持国家的建设,但今天我们已意识到了这样做会引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从而导致一些自然灾害与局部气候变化。如果简单地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我们会认为林区人应该立刻放下电锯和斧头,停止砍伐,而当砍伐仍在继续时,我们可能会指责林区人“自私”或“愚昧”。但如果我们了解到很多林区的经济发展面临困境、社区的功能极不健全,人们一些基本的生活需要缺乏足够的保障时,我们便会意识到这种指责是不公平的,而且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裨益,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应该是设法帮助林区人振兴他们的社区,复兴他们的经济,使他们不需要依赖进一步的砍伐来维持基本的生存所需。2所以说,如果我们在环境问题的社会维度上缺乏认识,无视人类主体的利益和需要,就不可能看到环境问题真正的症结,从而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治理对策。
其次,拯救生态环境危机不能夸大思想道德变革的作用。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的挑战,一些人正在呼吁展开一场“将生态价值与文化融为一体的道德革命”,把拯救地球、消除生态危机寄托于思想道德的变革。但是,美国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J.B.福斯特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生态危机的是我们社会现行的核心体制,而不是什么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但某些道德改革的呼吁者却无视我们社会现行的核心体制,而把目光仅仅盯着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实际上,撇开了我们社会现行核心体制的变革,仅仅停留在道德领域这一区区“方寸之地”进行改革,是绝不可能实现消除生态危机之目的的1。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虽然需要人们在思想道德上实现“生态化”变革,比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培育生态道德,但是,完全寄希望于思想道德变革来拯救生态环境危机的想法是“幼稚的”。例如,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观为世界环境运动所称道,甚至被簇拥为一面环保旗帜。事实上,支持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口、耕地和农耕技术的大致平衡。“天人合一”在形式上(或字面上)或可作保护环境的理解,但实质上(或实践上)并未能阻止中国古代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因而指望这样一种观念来拯救工业化造成的环境危机是不可靠的。2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千万不能丢失环境治理这个主阵地。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反思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所作的自主、合理的选择,可以说,它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总结了中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经验和教训,着眼于人类未来的可持续福利,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3。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毕竟是拯救生态环境危机的一种“理想化”路径和实践过程,一方面它需要社会系统全方位转型,从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到政治经济体制等都需要彻底的改变,这使其难于操作和达到目标;另一方面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这使其难以“立竿见影”地解决环境问题,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遏制近在眼前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以环境治理作为其主阵地和核心任务。对于我国来说,目前还是要实实在在地从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这一迫切任务和基础工作抓起,首先要把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控制住,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治理好。我们强调“经济转型”“环境法治”“制度建设”“环境美德”“生态文化”“公众参与”“科技创新”等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但不能忘却环境治理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核心这一基本事实。因此,无论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不能丢掉环境治理这个主阵地,都不能偏离环境治理这个核心。我们只有紧紧抓住环境治理这个核心和根本并强有力地推进环境治理,在环境治理上取得相当大的成效,才能更有成效、更全面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五、结语
“环境想象”会导致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仅停留在理论思辨、道德批判和文化幻想的层面上,而不能依据社会发展实际和现实状况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未能很好地把握环境问题的复杂现实关联和多种客观原因;同时,“环境想象”也会导致人们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搭建“空中楼阁”上,提出一些不切实际、不具有可行性、目前难以实现的思路和对策,从而在解决环境问题上错失良机。“环境想象”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巨大的负面作用,它极易使人们失去“环境行动”的动力和时机。因此,我们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上应摒弃“环境想象”。为此,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要实现“实践转向”:要面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寻找和研究“真正”的环境问题、“实际”的环境问题、“中国”的环境问题;要更多借鉴和利用环境社会学、环境政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多种视角对复杂、多样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要积极开展关于环境现状和环境治理实践的调查研究,依据环境问题的客观实际提出有现实价值的治理对策。
[作者简介:郭兆红,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古 东)
Abstract:When understanding and solv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people are likely to fall into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On the one hand, deny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ancient society or ignoring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to deviate from 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reality. On the other hand, making a simplified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r solv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ith idealistic strategies to overlook the complexit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olution. Because of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our understanding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is far from enough, remaining at the level of theoretical speculation, moral criticism and cultural fantasy. Such an imagination may also fail us to analyze and study environmental issues based on the real situ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some unpractical and infeasible plans wasting time and energy, some opportunities of solv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lost. Therefor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should be discarded when dealing with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irstly, we should not beautif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ancient society, and 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lso existed in ancient society, which is not the “Golden period” in eco?environment; secondly, we should keep an objective mentality about the eco-environment situation instead of being over?optimistic; thirdly, we must recognize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stead of simplifying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finally, instead of being idealistic, we must put forward practical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blem;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eco?environment situatio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