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团为载体,提升经济困难学生可迁移技能方法探究

2017-04-22 11:01马宝李建红郑婷婷
文教资料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团

马宝+李建红+郑婷婷

摘 要: 贫困生在大学校园中不是个别现象,资助他们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保证每个学生的受教育权,本文分析了贫困生可迁移技能的现状,提出了以贫困生社团为载体,提升贫困生可迁移技能的方法。

关键词: 经济困难学生 社团 可迁移技能

引言

据统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占在校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1]。目前,经过国家和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贫困生资助体系已较为健全,贫困生可享受奖、助、贷、免、补等多项资助政策。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包括勤工助学酬金在内,贫困生每年享受的各类助学金最低2500元,最高可达上万元,缓解了经济困难给学生带来的学业压力。然而贫困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做好“能力资助”,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才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根本之道。亓红强等提出选拔困难学生担任学生干部是提升贫困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途径之一[2];曹楠楠提出通过成立学生自立自强的组织提升贫困生的综合能力[3];杨凤娟论述了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与大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关系[4]。本文结合昆明理工大学自强社的运营情况,对如何以社团为载体,提升贫困生可迁移技能作具体论述。

1.可迁移技能的概述

早有学者将人的技能分为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三种类型[5]。其中,知识技能是指那些通过学习获得的,涉及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课程,知识技能不能够迁移,需要经过有意识的、专业的学习才能掌握[6]。自我管理技能则是依靠自身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可迁移技能是指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个人最能够持续运用和依靠的技能,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工作之外得到发展,因此可以迁移应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6]。截至目前,诸多文献研究表明,公众较为认可的可迁移技能有四种:交流和表达技能(口头、书面和图解);团队合作和人际能力;组织管理和计划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如果根据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所学专业是否相符来判定,学生就业可以分为与专业对口和不对口两种。专业对口的工作较多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而不对口的工作,如工科学生从事销售、管理类业务,学生则必须具备较强的可迁移技能。近些年,用人单位在校招聘时经常使用的面试方法,如自由化面谈、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均体现了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毕业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以外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经历,并对其人际交往能力、特长才艺及组织能力等可迁移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帮助贫困生好就业,就好业,通过学习摆脱贫困,加大对贫困生的“能力资助”,提升贫困生的可迁移技能便显得尤为重要。

2.贫困生可迁移技能现状评估

为了进一步了解贫困生可迁移技能的现状,以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600余名贫困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贫困生刚进大学时的可迁移技能状况进行摸底调查,结果显示:

近83%的贫困生来自农村,85%的贫困生在大学之前的求学阶段没有担任班委及社团干部的经历,93%的贫困生在大学开学阶段没有主动竞选班委,75%左右的贫困生没有参加学生会、社团,主要原因是担心自身能力不足被拒之门外而缺乏勇气参加社团的招新面试。近95%的贫困生认为自身在表达能力(语言和文字)方面有所欠缺,需要提升,被调研的贫困生都认为自己在人际关系处理及思维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上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为了验证问卷调查的客观性,我们选取30多名非贫困生学生干部进行调查,班委、学生会干部、成员及各个社团干部、社员。结果显示:他们中的大部分在进入大学前均有担任班委的经历,并且对大学期间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貧困生在本科以前的求学经历,在提升可迁移技能方面,机会相对较少;

(2)贫困生刚进大学时,可迁移技能相对较弱,并且对自身技能培养意识不强;

(3)目前专门培养贫困生的学生组织或社团较少,贫困生锻炼技能的平台较少。

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贫困生的可迁移技能,搭建一个专门平台创建相应的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3.建立贫困生社团,提升贫困生可迁移技能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强社是在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学生工作办公室指导下,由学院贫困生组成的自我服务、自我激励的学生组织,社团的建立为贫困生搭建了交流互助、锻炼技能、自我提升的平台,贫困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为贫困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保障,在校内发挥一定的榜样作用。社团的构成及可迁移技能提升方法如下:

3.1社团的组织结构。

自强社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社长负责制的形式开展工作。社团设置社长、副社长各一名、各部门部长一名、副部长两名。编辑宣传部负责社团与校内外各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以及对本社的活动数据、图像进行收集和处理;活动策划部负责社团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及时递交详细、完善的活动计划;技能部积极开展各种与学习、生活等相关的培训,提高社员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外事部负责社团外联工作,积极拓宽我院学生勤工助学的渠道,协助学院勤工助学相关工作。社团社员分为基础社员和常任社员,凡被认定为贫困生均可成为基础社员,常任社员是在基础社员的基础上,自愿申请加入相关部门学习工作的成员。

自强社成立以来,不仅为我院贫困生搭建了学习、交流、提升技能的平台,每年还为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贫困生学生干部和社员,扩大了贫困生的社交圈,提升了贫困生的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和计划能力。

3.2以赛促学,丰富贫困生能力提升方式。

举办活动和比赛,是检验贫困生综合能力提升效果、社团培养干部素养的最好方式。自强社成立以来,经过长期的摸索,形成了一套“可迁移”活动方案(如图一所示),包含文艺类、学科竞技类、通用常识类等内容。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活动形式,从语言表达、组织策划、科学研究及管理协调等方面对社团社员和干部的可迁移技能进行检验。通过开展比赛实践活动为学院贫困生提供一个测验自身能力的平台,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效果。

3.3依托社团开展贫困生“助研”工作。

勤工助学是贫困生经济资助的一项重点工作,但传统的勤工助学模式存在过分强调助困、技术含量较低及师资力量不足的弊端。因此,我院结合实际,依托社团开展贫困生“助研”工作,将贫困生推荐到导师团队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目前,贫困生“助研”工作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优化了勤工助学的育人模式,还培养了贫困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贫困生本科期间的学术成果不断增加,进一步强化了贫困生可迁移技能的培养。

结语

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一方面是落实国家相关资助政策,保证没有一名学生因学致贫、因贫辍学。另一方面对贫困生“能力资助”,让贫困生在毕业后能就业,能就好业,真正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本文阐述了依托社团提升贫困生可迁移技能的方法,从目前对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的调研结果看,社团对于提升贫困生可迁移技能有较为积极的促进意义。今后应不断深化改革对贫困生的教育模式,进一步做好贫困生的助困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志春,陈小姣.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提升[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9):56-59.

[2]亓红强,刘青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探析——以东北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例[J].科教文汇旬刊,2013(12):32-33.

[3]曹楠楠.高校家庭經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1):47-48.

[4]杨凤娟.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1):50-51.

[5]Robert, D. L. Taking charge of your career direction[M].Stamford,Connecticut: Cengage learning publisher,2004:210-234.

[6]王晖,周涛.发达国家工科大学生可迁移技能的培养要求——以化学工程专业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 2011(6):27-33.

本文为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度“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项目:贫困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项目编号:KKZ 1201503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社团
缤纷社团
在社团建立少先队组织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K-BOT拼插社团
让“山寨社团”无处可遁
老少同携手 社团添活力
文学社团简介
我“家”社团初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