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楚新+王涵
只有通过一代又一代不断地实践积累经验,打好基础、找准途径、把握关键,才能让中华文化在顺利走出国门的同时,还能赢得世界的广泛喝彩。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和事业单位等改革、推动文化创意等新兴消费、厚植工匠文化、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这也被确定为2017年政府在文化领域的重点努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这些内容都对文化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表明了国家对于文化发展的持续加强。
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经济层面的“走出去”到现如今大力发展文化“走出去”,转变背后显示的不仅是党中央对于国家发展认识层次的提升,更是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实力。然而中国文化如何能走出去,又如何能在走出国门后获得认可,赢得喝彩则是现阶段最值得探讨的主题。
增强文化自信是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将文化自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化自信是一种自我认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绝对基础。应当看到,在过去一年中我国已经在文化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31个省区市先后出台了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及《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标准。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支持73个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225个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积极宣传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51个国家建立134所孔子学院和127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并陆续推出“一带一路”纪录片、国际智库合作联盟、官方网站等等。这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果背后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秉承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而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带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积极探索的结果。因为只有我们对自己拥有的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对我们所走的道路、制度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智的把握,才能指导我们进行正确的实践。坚持文化自信需要大力破除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弱势心理和文化防御心理。相信自己的文化,相信自己文化的崇高与生命力,坚定不移的支持自己的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是途径
中国文化要想赢得时代的振兴,赢得世界的认可,必须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让传统文化能够被一代又一代绵延传承。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并不是要将传统文化束之高阁而是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中还能够为人所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不是一味的照搬硬套,不符合实际的强行推行,而应将当代精神与古典趣味融会贯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如今,新媒体发展迅猛,电子设备已经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主流,传播内容也随着传播方式的变化有了许多不同。人们置身于文化多元的新媒体环境之中,接触的更多是流行文化、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似乎与新时代的人类越来越远。这一方面归结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疏于重视,另一方面,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点击率热衷于传递机具娱乐、爆点性的信息,未能主动承担起宣传普及传统文化的重任。如此一来自己人都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何谈让世界为之喝彩和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发扬传统文化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对于年轻一代需要从小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年轻人发自内心的热爱传统文化。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就建议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我们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不只是知识,文化是让我们享受的,特别是好的传统文化。怎么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幸福,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我赞成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青少年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把他们带领到传统生活里去。”通过耳濡目染和经常性的接触让年轻人逐渐发现传统文化中的乐趣并发自内心的接受传统文化是最切实有效途径,当然这种经常性的接触也要以一定的趣味形式出现而非一味的强硬灌输,否则会适得其反。此外,新媒体也是发扬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新媒体凭借其传播特性能够对民众产生持续的影响,应大力促进传统文化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重塑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新媒体机构本身也应自觉承担媒介宣传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大力引导人民关注传统文化。
不断创新是关键
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创新,在今年两会中被不断提起。创新是事物永葆生机之源,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以创新的形式继承传统,用创新的传播方式促进传统文化走出去是促进中国文化发展和走出去的关键一步。
由于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播环境下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新需要和新任务,对传统的解读同样也不简单。创新就是在原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找到符合当代人民喜闻乐见的传播的形式,自我发现再创造,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传统文化的产品不应仅停留于沉闷的书面形式,而应与先进技术相结合。通过丰富多样的媒介形态利用新兴的数字技术、交互技术,让传统文化展现更具吸引力的新面貌。最近流行的综艺节目《中华诗词大会》,使得诗词成语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社会中掀起了热议,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大众对诗词的兴趣,提升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接受采访时对《中国诗词大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个原创的节目取得巨大成功,我觉得首先是激起了人民群众对中华诗词的热爱,很多人看了节目之后,激活了脑海中过去背的那些诗词的记忆,其次是激起了人民群众学习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也提到《中国诗词大会》,“我被这套节目吸引住了,连着看了好几个晚上。”这便是“创新”所带来的效果。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提出“文化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体验。同时要不断创新方式,用人们喜欢的方式激起大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在热爱过程中一定会提高修养。”中国古诗词大会作为一档原创综艺節目就是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方式的创新,增加了观众对于节目的体验式参与。节目摒弃采用刻板的知识灌输形式,转而创造百人团对阵竞赛模式,百人团参赛选手来自社会各个领域,更不乏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国友人。选手间激烈精彩的诗词对战激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跃跃欲试在电视机前随着选手思考诗词题目进行解答,由此增加了节目的互动性。寓教于乐,使人不知不觉唤起了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兴趣,是近些年来我国综艺节目娱乐至死现象中的一股清流。
创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需要在对传统文化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推陈出新。可以通过鼓励和推动社会各阶层积极投入创新工作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扎根民族文化传统、吸收群众智慧、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来增强创新活力、培育创新队伍来促进文化创新。但说到底对普通群众来说,也许最实际的就是当他们打开电视或手机时能在各种文化作品中少看到一窝蜂抄袭、引进,而多看到一些原创、新颖的像《中国诗词大会》一样的作品。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只有通过一代又一代不断地实践积累经验,打好基础、找准途径、把握关键,才能让中华文化在顺利走出国门的同时,还能赢得世界的广泛喝彩。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