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为强+印良柏+王明+朱庆锋
摘要:该文主要研究稻鸭共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从2015年到2016年选择在句容市后白良种场进行试验,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设置三个处理区域,分别为稻鸭工作区域、常规种植区域和空白对照区域,对比试验后三个区水稻产量、稻米品质产生的影响。稻鸭工作区域稻米产量总产量差异性不明显,品质明显优于常规水稻栽培区域和空白对照区域。稻鸭共作对提高稻米蛋白含量,降低垩白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句容市水稻栽培过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稻鸭共作;稻米品质;影响;句容市
稻鸭共作是一种新型的种养增产模式,主要利用稻田和鸭子之间的共生关系,建立起一种立体化的生态种养系统。稻田养鸭是为了让鸭在稻田里觅食,没有考虑鸭对水稻能产生的作用,而稻鸭共作技术是为了生产绿色食品大米,鸭是劳作的活机械,代替了除草剂、杀虫剂、化肥以及各种耕作机械,同时也生产出绿色食品鸭肉。在稻田养鸭过程中,种稻和养鸭往往是两个不同的主体,种稻使稻鸭分离,而稻鸭共作使其结合。该次研究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稻鸭共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
1 试验方法和材料的选取
1.1 试验区域概况
句容市后白良种场成立于1952年,位于句容市后白镇万顷良田项目区内,1998年从事稻鸭共作,2013年从事稻田养殖龙虾、甲鱼。现有高级农艺师3名,农艺师5名,各类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0余人,主要从事水稻新品种、蔬菜栽培、铁皮石斛种植、苗木种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本次试验研究选择在地区的水稻种植区内进行,水稻品种为镇稻18,供试鸭子品种为绍兴麻鸭。
1.2 试验设计
试验时间从2015年到2016年,在句容市白良种场进行,实验过程中设置三个区域,分别为稻鸭共作区域、常规种植区域和空白对照区域,每个区域133 m2。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稻鸭共作区域需要将田埂加高,高度增加到25 cm,宽度增加到80-100 cm之间,田地四周要使用网子围堵起来,避免天敌对鸭子生长造成危害,同时还能够预防鸭子逃逸。
稻鸭共作区域水稻生在整个生育期间中不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本次试验过程中氮肥选择使用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氯化钾,在移栽前各个处理区域肥料用量为纯氮每亩18 kg,基肥和追肥按6:4的比例施入,磷肥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钾肥一般左右作为底肥施入,常规种植区域在穗期2.5叶时施入,纯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按照1:0.5:0.8的比例施入。水稻移栽行距为7 cm×30 cm,稻鸭共作区域水稻移栽10天之后田间放入鸭子,按照每亩15只的鸭子释放,保证鸭子全天候生长在田间。进入穗期之后,将鸭子收回,将稻田水排干,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方式进行水分管理。空白对照区域不做任何处理,任其自由生长[1]。
1.3 数据统计
处理区域的水稻成熟之后,每个区域选择长势一致的水稻30株,进行考种测试,每个处理区域保留1 kg稻谷,测定稻米的品质,包括机供品质和外观品质等,各个指标测定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使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试验分析
2.1 三种处理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通过对表1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稻鸭共作处理区域能够显著影响到水稻产量,构成水稻产量的各个因素都有显著增加的趋势。稻鸭共作区域的鸭子活动容易造成水稻有效植株分蘖受到影响,单从总体差异性上看不明显,有效穗数量和常规处理区域的有效穗数量差异性不明显,出现有效穗数量比常规数量少是因为鸭子在田间活动过程中会对水稻的细小的分蘖产生踩踏,抑制其生长,稻鸭共作区域的实际产量比常规处理区域要低,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不是很明显。稻鸭共作区域因为有鸭子活动,对水稻有较强的碰撞和刺激作用,有利于水稻杆状穗大,能够显著增加水稻的成穗率和结实率[1]。
2.2 三种处理模式对水稻品质产生的影响
2.2.1 三种处理模式对水稻外观和加工品质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表2可以看出,稻鸭共作对稻米品质和外观品质会产生影响。稻鸭共作处理区域内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各项指標形状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处理区域,但和常规栽培处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不明显。稻鸭共作模式下,鸭子能够消灭田间病虫草害,从而有利于水稻颗粒增大,减少瘪粒数量,降低糙米率。从表2数据分析还可以看出,稻鸭共作处理区域稻米外观性状指标明显小于其他两个处理区域,垩白粒率显著降低,相对于其他两种处理方式,差异性显著。稻鸭共作模式除了能够降低田间病虫害的发生,还能够改善田间通风效果,鸭子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粪便是优质的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田间氮元素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垩白粒率。
2.2.3 三种处理模式对水稻食味品质的影响。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是衡量稻米蒸煮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稻米,蒸煮过程中其黏度比较大,而稻米黏度和稻米食味品质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从表4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稻鸭共作区域内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要明显低于对照处理区域和常规种植处理区域。胶稠度是粳米粉碱糊化后米胶经过冷却之后所流动的长度。通过对三个处理区域内稻米胶稠度统计分析显示,稻鸭共作区域内生产的稻米胶稠度要明显优于对照处理区域,而和常规稻米处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不是很明显。
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稻田养殖鸭子之后,鸭子粪便增加了稻田中氮元素的含量,而氮元素比例和稻米胶稠度的长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采用稻鸭共作水稻栽培模式所产生出来的稻米胶稠度相比较低。在表4中还给出稻米淀粉粘滞性普特征值,通过对比发现,稻鸭是作空白对照相比中,有几项指标都显著提升。最近几年,随着对稻米品质质量研究逐渐深入,发现一般峰值黏度较高、崩解值大、最黏度小、消减值小和糊化温度低的稻米品质和口感更好。由此可以看出稻鸭共作栽培模式,虽然能够改善食味品质的一些形状,但并不能全部得到改善,这可能和田间氮元素含量过高有一定关系。
3 结论
本次实验过程中就稻鸭共作对稻米产量、外观形状和加工品质以及影响品质等几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数据分析,从总体上看,稻鸭共作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水稻稻米品质,值得在今后水稻生产过程中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 张苗苗,宗良纲,谢桐洲. 有机稻鸭共作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