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农药质量参差不齐、农民缺乏科学用药的意识等原因,不仅造成了水稻上的病虫害日益严重,还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很多的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安全有效的控制水稻病虫害,已经成了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该文主要以重庆市梁平县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为例,介绍了梁平县的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要点及推广办法,希望可以为其他地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水稻;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病虫害;防治
水稻的生产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受到农业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种粮比较效益低的影响,全国的水稻种植面积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对粮食安全结构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降低病虫害对于水稻生产的影响势在必行,由此,相关专家研究出了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目的就是使用最少的农药,将对环境的污染度降到最低的基础上,达到控制病虫害的使用效果。
一、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的技术要点
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的核心要点是在不危害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所以,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需要遵循“简便、高效、环保”这一原则。下面将主要从化学防治与非化学防治两个方面来阐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的技术要点。
1、化学防治技术
在病虫害防治中使用的化学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种子处理、指标化防治及无公害农药防治三个方面。其中,种子处理技术就是通过对水稻的种子进行药物处理,使其在种植之后可以达到杀虫、防病以及壮苗的目的,这种处理方式是目前成本最低、防治效果最好、最环境污染最小的防止方式,深受廣大农民的喜爱。
指标化防治相比于其他的病虫害防治手段,更加具有目标性。在采取防治措施前,需要事先做好监测工作,以期可以准确掌握病虫害信息,达到用最少的防治次数及用药量做好防治工作的目的。
无公害农药防治技术的使用,首先需要研究生产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比如现在已经投入使用的苦参碱、除尽等。然后再加大对于无公害农药使用的宣传力度,尤其是环保部门,应该明令禁止农民对于甲胺磷、1605等高污染农药的使用。
2、非化学防治技术
除了上述所说的化学防治技术以外,在日常的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还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这三种非化学防治技术。本文将主要针对其中的农业防治技术进行介绍。
调查研究显示,农业防治技术实施的关键在于改进现有的耕作制度。一般来说,如果在一块农田长期的种植某种特定的农作物,就会为病虫害的生长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这样就会在无形之中增大病虫害的抗性,提高了防治工作的困难度。所以,农民应该合理的轮作倒茬,直接的破坏病虫害生长的环境,以此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推广抗病耐虫的农作物品种、适当的合理密植、科学的施肥与灌溉技术等,从提高农作物的抗性方面出发,降低病虫害对于水稻的危害。而物理防治主要人为的创建物理环境,然后再进行病虫害的捕杀工作。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相差不多,主要区别在于生物防治是靠生物的代谢物来引诱害虫,操作的主体是对人类有益的生物,人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的推广
1、建立示范区,做好技术推广工作
病虫害防治需要政府首先建立示范区域,小手拉大手,以点带面。比如说,先在梁平县的仁贤镇、柏家镇等建立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然后在这些乡镇示范区进行农药的试验与技术研究,加强农药的试验、示范和筛选。如果试验的结果表明,新农药技术非常适合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使用,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将推广优质、高效的环保型农药应用到其他的地区,实施科学的用药及轮换用药的方案,使得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可以逐步应用到全国各地。
2、加大新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药利用率
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应用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的思想觉悟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仍旧倾向于传统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手段,对于辛硫磷、吡虫啉等高效、低毒的农药缺乏正确的认识,熟练的掌握这些高效、低毒农药的使用方法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加大在新技术上的宣传工作,利用现场示范、技术讲座等方式将新型的技术方法带入到实际应用中去,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三、结语
虽然本文已经对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的技术要点以及推广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当地水稻种植工作的特征进行具体的调整。总而言之,希望可以利用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控制病虫害,实现水稻高质高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叶 峰. 黄岩区水稻农药减量控害增效集成技术研究与推广[J]. 植物保护,浙江大学,2010.
[2] 刘初生,邱 伟,秦琳. 都昌县实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害的实践与成效[J]. 江西农业,2012(01).
[3] 张绍明,田子华,何东兵. 江苏省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植保导刊,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