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美乡村牧歌

2017-04-22 23:36江焰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刘绍棠美的小说

江焰

“芬芳故乡土,常常扎我根。运河水灵秀,哺育我成人。弄文违世情,无辜赤子心……恶竹根除去,雨后发新笋;请君拭目看,花开二度春。”

——刘绍棠

上面这首诗节选自刘绍棠1976年作的《自题四十岁生日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北运河父老乡亲们的深深感激之情,以及新社会新时期的热烈期盼和憧憬。文革时期,刘绍棠被错划为右派,20年如一日坚守在通县儒林村,历尽坎坷的他心里仍旧燃烧着炽烈的青春之火,夜以继日地写作,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从事乡土文学创作和乡土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1979年,刘绍棠在阔别文坛22年后重新恢复创作权利,开始了文学生涯的黄金时期。他先后创作了7部中篇小说,写的都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京东运河岸上农村的历史和风土人情。《蒲柳人家》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誉为其中篇小说的扛鼎之作,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刘绍棠曾说:“我只是满怀感恩、孝敬,为粗手大脚的爹娘――哺育、爱护、救助我的乡亲父老画像,《蒲柳人家》是我迈出的第一步……”是的,《蒲柳人家》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赞扬了他们的热忱正直、扶危济困等美好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刘绍棠曾说他是在用饱蘸色彩的笔写人、写人情。《蒲柳人家》初读来觉得情节很普通,但咀嚼起来意境甚美――美的人,美的事,美的乡风水色,美的文学语言。它既是一篇小说,也是一幅幅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风情画,更是个性突出、形象鲜明的人物漫画。

一、至美的风土人情

《蒲柳人家》虽是小说,却用散文化的笔法,把京东运河沿岸农村的独特地域风貌、民俗风情渲染了出来:

“这片河滩方圆七八里,一条条河汊纵横交错,一片片水注星罗棋布,一道道沙冈连绵起伏。河汊里流水潺潺,春天只有脚面深,一进雨季,水深也只过膝,宽窄三五尺,也不搭桥,可以一跃而过;河汊两岸生长着浓荫蔽日的大树,枝枝丫丫搭满大大小小的鸟窝。水洼里丛生着芦苇、野麻和蒲草,三三五五的红翅膀蜻蜓,在苇尖、麻叶和草片上歇脚;而隐藏深处的红脖水鸡儿,只有蝴蝶大小,啼唱得婉转迷人,它的窝搭在擦着水皮儿的芦苇半腰上,一听见声响,就从窝里钻进水里,十分难捉。沙冈上散布着郁郁葱葱的柳棵子地,柳荫下沙白如雪,大热天躺在白沙上,身心都感到清凉。”

“运河滩上遍地开放着五颜六色的野花,顶属死不了的花朵最小,只有蚕豆粒大,血红血红的,洒满在河边、路旁、柳荫下,不怕风吹雨打,不怕曝晒干旱。一连多少日子不下雨,土地龟裂,禾苗枯黄,可是小小的死不了花却更鲜红,更艳丽,叶子也更翠绿。”

“夏日的傍晚,运河上的风暴像一幅瑰丽的油画。残阳如血,晚霞似火,给田野、村庄。树林、河流、青纱帐镀上了柔和的金色。荷锄而归的农民,打着鞭花的牧童,归来返去的行人,奔走于途,匆匆赶路。村中炊烟袅袅,河上飘荡着薄雾似的水气。鸟入林,鸡上窝,牛羊进圈,骡马回棚,蝈蝈在豆丛下和南瓜花上叫起来。月上柳梢头了。”

“僻静的河湾,这个河湾被一道沙冈环抱着,长满红皮水柳,水色澄碧,清可见底。”

“静静的七夕之夜,夜风像淙淙的流水……”

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大运河的热爱,除了精彩的景物描写,还有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兜肚、长命锁、洗三、百家衣等地方风俗习惯的描写,使小说具有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民族气息,散发出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

二、生动的人物形象

聪慧顽皮、稚气可爱的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奶奶和爷爷何大学问是小说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

如果把对人物和情节的重视程度加以比较的话,便可以发现,刘绍棠向来把人物形象塑造放在第一位。《蒲柳人家》中,作者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起外号、类型化、漫画化等手法,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望日莲、柳罐斗、花鞋杜四等主要人物,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聲。其特色在于,他并没有把读者带到上个世纪二三十代那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像拍电影特写镜头似的把普通的百姓形象巧妙多趣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形象丰满,令人印象深刻。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廖廖数语,就描绘出一个性格豪爽的妇女形象。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会耍大刀,拳脚上也有两下子……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

爷爷何大学问——一个侠肝义胆的赶马跑生意的能人,便跃然纸上。

写何满子的细节更是叫人过目不忘:

“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何满子偷瓜,不但胆大,而且心细,他滴溜溜转动着黑亮黑亮的小圆眼睛,先看准了有利地形,再仔仔细细观察,分辨出哪一条瓜垄埋藏着地枪。然后,他趴下来,只靠两只臂肘爬行;临到地边,滋溜一下,像一只泥鳅,钻进了瓜垄。”

多么聪慧灵秀的孩子啊!何满子这位小小男子汉让我们印象深刻——纯真稚气、聪明伶俐又好动顽劣。

《蒲柳人家》并无离奇的情节,而是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乡里人家的淳朴实在,全力以赴地讴歌了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身上的真、善、美等优点,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大运河平民英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令人过目不忘。

三、精彩的语言描写

我国当代大学者钱钟书先生对刘绍棠的小说作了高度的评价:“阅读、欣赏刘绍棠的小说,就好比坐在各种名贵佳肴样样俱全的盛大宴会的餐桌旁边。每样菜都吸引你吃,使你不知如何下筷子才好。”是的,《蒲柳人家》不仅有独特鲜明人物性格,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气息,而且语言优美,极富诗情画意和音乐性。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何满子等人物的成功塑造离不开精彩的语言描写,以上几处细节描写语言生动活泼,绘声绘色刻画出人物独特的形象,又体现了京味儿十足的“说唱艺术”的特点,节奏鲜明,极具音乐感。

这些精彩的语言从何而来?其实,是与作者的文学功底息息相关的。刘绍棠十分善于把古典文学与乡土文学结合在一起,他一直牢记就读北京二中时的恩师潘逊皋先生的教诲:“小说写得好,如丁香吐蕾,似槐树飘香。不过,要想文字洗练纯洁,非在古文上狠狠下一番功夫不可……”这就是刘绍棠小说无法改动一字的原因,他在创作过程中惜字如金、用字如凿,是许多语言学家公认的当代文坛上最见语言功力的作家。

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有对自身的超越力量的。也就是说,它写了一些人、一些事,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人、这些事,而是使我们感受到更多、更大、更普遍的东西。《蒲柳人家》就是如此,小说写的是北运河上一家人的生活,表现的却是北运河所有贫苦人民的生活。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充满苦难和血泪的,而刘绍棠笔下的贫苦农民,生活是贫困的,精神却是富足的;物质是匮乏的,感情却是丰满的。他们那样的坚强不屈、淳厚朴实,在那样的年代,扶危济困、赤诚相见,更显出他们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刘绍棠自己也曾说过,在中国作家中,他有两个独一无二:一是所有作品都写自己的乡土;一是先后在一个小村里生活了30年。在他的小说中,每一处风物和每一位人物都能在故乡通县儒林村找到现实中的原型。细细品味《蒲柳人家》,确凿是处处散发着馨香的泥土气息!这就是差点被我们这代人遗忘的、曾经被称为“大运河之子”的乡土作家——刘绍棠!他坚持用自己的笔书写蒲柳人家的风土人情,他坚持用自己的生命诠释至美的乡村牧歌!

[作者通联:重庆璧山区璧泉中学]

猜你喜欢
刘绍棠美的小说
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赏析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不畏先生畏后生
刘绍棠小小年纪凭一篇《青枝绿叶》红遍全国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