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孝文化理念的“慢城主义”小城镇建设研究

2017-04-21 04:39:18张胜全王宏林湖北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城镇文化

聂 丹,张胜全,王宏林(湖北工程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基于孝文化理念的“慢城主义”小城镇建设研究

聂 丹,张胜全,王宏林
(湖北工程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传统乡村、传统古镇迅速的转型或者消失,这都对原有的本土乡村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大量的乡村改建成新农村或者成为“空心村”,再加上农民没有相应的文化保护意识,使小城镇乡土文化濒临消亡。以孝文化理念来进行小城镇建设切合我国小城镇文化建设实际,在小城镇发展中引入慢城主义的设计理念,把我国的孝文化元素同国内外慢城案例结合,总结各国小城镇居住空间景观设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孝文化理念的休闲城镇设计模式,对营造宜人街道环境景观、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及小城镇居住景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孝文化;小城镇;慢城主义;景观设计;本土文化

一、我国小城镇文化

我们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又在付出惨痛代价: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能源与资源紧缺,建设盲目趋同,传统文化被无止境地破坏。小城镇快速的城市化,加上农民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薄弱,这些对小城镇文化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中国千百年保存下来的文化根基被严重破坏。中国多元民族文化精神被破坏,新生的文化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1.新城镇建设。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今的新城镇建设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旧城改造,一种是新区建设。过去几十年里的大拆大建,把农民原有住房推平,盖上了小洋楼,由于农民保护意识薄弱,这种建筑割断了历史文脉,使具有上百年甚至数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具有乡土文化的民居、民俗文化刹那间变成了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如果不保护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物,或许再过半个世纪,我们的后人将无法了解中国传统的民居或市井风情,只留下如林的冰冷的水泥构造建筑物而已。”这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在他的《民艺学与民间文化生态保护》一书中的一段话。

2.商业旅游。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丽乡村,位于江西上饶市北部,和衢州接邻,旁边有瓷都景德镇,外加三清山和黄山。这里有茂盛的树林、美丽的峡谷、潺潺的溪流和奇石异景。百年古树、茶亭、廊桥,都是婺源独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婺源同时也是中国地域文化中徽派文化的典型代表,民居、古村落等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鉴赏价值。

但自从婺源开通了开发旅游产业所必需的公路后,旅游成了该县最有活力的经济支柱产业。商业性旅游在为婺源增加了收入的同时,也给环境景观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

3.空心村。在我国,不少村落的大量村民由于各种原因迁徙到别的地方,导致原来的村落无人居住而处于闲置状态,这样的村落被称为“空心村”。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当地的风俗习惯、民间工艺等乡土文化也面临着断层的危险。如广州从化的钱冈古村,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纷纷迁至附近的新房,现在只有20多老人居住在原先的古村落,钱冈古村已经面临即将消失的命运。同样的还有珠海会同古村,因为无人居住,古村落建筑被风雨侵蚀几近荒废。广东的江门五邑地区,也是常年无人居住,村落已经杂草丛生;东莞、佛山的南社古村、大旗头古村,这两个村落曾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而今也只留下“干瘪的聚落标本”。

二、小城镇文化与“慢城”主义

1.“慢城”主义。“慢城”起源于意大利,是从“慢食运动”和“慢生活”引申出来的一个概念。[1]“慢城”就是让大家放慢脚步的城镇,提倡保持原有的文化特色并且尊重城镇特有的文化风貌,寻找一种适合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同时让人们在居住和生活中产生领域感和归属感。清新的原生态地理环境,浓厚的地方特色,加上慢生活节奏,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与现代文明共存的小城镇别样风情,原生态的传统文化与地域性的美食,“慢城”是一种近乎乌托邦式的小城镇生活模式。

“慢城”注重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美食、文化,反对经济全球化给地方带来的盲目现代化倾向。它维护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性,提倡环境原生态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慢城”主张在发展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更多考虑地域和自然原生态,提倡地方性的传统美食,以绿色产业来发展旅游业并带来经济效益。

2.我国“慢城主义”建设模式。

(1)成都宽窄巷子街区。宽窄巷子是四川省成都市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属青羊区管辖,占地面积479亩,重要的核心保护区域108亩。2003 年开始对这条街进行改造建设,秉着“修旧如旧、保护为主、原址原貌、落架重修”的原则,在保护老成都建筑形式的同时以发展旅游休闲为主,具有浓郁巴蜀地方特色的多元文化休闲街区。

宽巷子定位于怀旧,巷子里多有清末民初的建筑,其中还有一些教会留下的西洋风格建筑。宽巷子体现了老成都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反映了民国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文化。窄巷子是小资最爱的“慢生活”区,展示了老成都的院落文化,这些院落大多被颇有格调的酒吧、餐厅占据,游客和文青们扎在巷子里,闲散地度过整个下午,感受时光的停驻。井巷子则是一处市井老成都的情景再现。改造后的井巷子在剩下的半边街上建了一道500米长的历代砖文化墙和500米长的民俗留影墙。

(2)江苏高淳亚溪镇。2010年12月27日,在苏格兰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中国江苏高淳亚溪镇成为我国首个被授予“慢城”称号的城市。在高淳亚溪镇的西北部有一个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观光带,一条长达48公里的公路把镇上的六个村落串联起来,并让人们尽情感受道路两旁的风光带。这里没有工业园,只有树木、竹海、丘陵、果园、河流和湖水。

高淳八百多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三成是山,二成是水,五成是耕地,如同黄金分割。五成耕地多数是绿色食品生态基地,均采用有机农业方式种植茶叶、草药以及水果。在被授予“慢城”称号后,村里还发展起了20多家农家乐。周末,从各地纷沓而来的游客享用着农家自家种植的茶叶、水稻、草莓、油菜和红薯等。镇上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电瓶车,没有噪音,没有喧哗,有的只是慵懒和安宁。这里的简单有序和不紧不慢,加上镇上人的自给自足,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再加上徽派白墙黑瓦建筑浸在水塘中的倒影,能让人们感受大自然,忘掉城市的快节奏和紧张。

3.外国可借鉴的“慢城主义”模式。

(1)意大利“慢城”康帝格雷威。康帝格雷威是意大利四个最早的慢城之一,也是以“经典康帝”红酒闻名于世的城市。这里的地形以丘陵为主,非常适宜于种植葡萄。这里的人们谢绝快餐、速冻食品、大型超市,更拒绝汽车的进入,还原传统的慢速生活方式。康帝格雷威所在的托斯卡纳地区作为著名“葡萄酒之城”的中心,每年接待大量外国游客,这里人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葡萄酒和观光旅游。最初人们觉得这是一种生活的退化并感到不安和不满,但市长说服了市民,康帝格雷威同奥维托、布拉、波西塔诺等四座城市一起成为了“慢城”运动的发源地。从此,“慢城”们开始了最大限度地保存传统和自然有机发展的实验。[2]

整个城市以慢节奏的形式让人们细细体会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手工缝制工艺品,对这些地方的手艺人来说,“慢”不是复古,也不是生活的退化,“慢”就是生活。这种“慢”的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融入了传统的痕迹和悠久的历史。

(2)美国“慢城”威廉斯堡。美国弗吉尼亚州东部有座城市距离华盛顿150公里,南临詹姆斯河,四周都是茂密的树林,这便是威廉斯堡。这个城市历史悠久,保留了18世纪的建筑风格,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称赞它为“博物馆城”。

威廉斯堡分为新城和老城两个部分,代表不同的生活气息。新城车水马龙,人文气息十分深厚。在老城内是一条东西走向的代表历史的大街,称为格罗塞斯特公爵大街。古城依旧是18世纪式样,石子路上行驶着双轮马车,车夫身穿红衣,头戴黑帽,一副18世纪打扮,就连讲解员、管理员的服装,使用的举止、语言都保留着18世纪的原样,商店里也卖着18世纪的一些杂货还有炊具。在街道两边也是身着18世纪服装的女孩子,带着表演性质各类艺人表演打铁、制作精美的木器和陶器,还有制鞋、印刷等技艺。住宅方面,街边是各具特色的私人小楼,房屋整齐干净,屋里摆设鲜花、水果等装饰,让人仿若进入了18世纪。到这里,会给你一种退回到二三百年前的感觉。这种类似于博物馆式的“慢城”给我们一种建设新型乡村、保护乡土文化的模式,是一种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原真再现,它完整保留了“慢城”生活模式。

3.英国“慢城”勒德罗。英国的“慢城”和意大利有很大不同,英国“慢城”没有直接的政党组织形式,它由慢城委员会和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来领导。他们通过与政府合作,将慢城设计理念和原则体现于政府决策中。勒德罗是个有千年历史的贸易城镇,离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边界不远,目前居民大约1万人左右。2003年,勒德罗这个城市被评为英国的第一座“慢城”。勒德罗在加入“慢城”组织之前,当地经济模式就是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在勒德罗,城镇上没有一辆车,城镇规模也非常小,在当地人眼中,他们的“慢城”生活方式就是吃健康的食品,与周围人交往、互动、分享美食,一起享受生活的快乐。

在我国,有很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城镇和乡村,都可以使用和借鉴这种“慢城”模式,既保护了传统文化,又让后代了解学习历史,起到延续传统、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作用。

三、设计构建“慢城”特色小城镇居住空间

1.小城镇建筑的保护。在经济高速发展、传统文化破坏严重的现状下,将“慢城”模式应用于小城镇的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自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己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去挖掘和保护。其次,政府参与。从中央到地方要确立一个文化保护机制,责任到人,有方法、有原则地进行保护。例如:湖北省孝感市的皮影戏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产业,政府可以开办培训场所、设置表演舞台等方式来进行文化传播。再如,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小河镇有很好的明清建筑村庄,虽然现在政府意识到要保护这些建筑,但力度还不够大。第三,通过立法保护。第四,宣传教育。比如,在小学课本里可以加强对地域文化的保护的内容。第五,全民参与。提高了全民的保护意识才能达到保护民间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目的。

2.小城镇设计的现代性提升案例分析。小城镇的地域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政府、社会、民众等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在继承的同时实现弘扬与超越,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传承。

(1)新型乡土模式——台湾花莲县。花莲东海岸山脉面向太平洋,西边是高耸的中央山脉,南端与台东县的池上乡和长滨乡交壤,北边以大浊水溪与宜兰县南澳乡接邻。花莲东岸的海岸线长有124公里,沿着美轮美奂的滨海公路骑行,观看由多条河流出海而造成的种类众多的海岸景观。还可以去观看壮观险峻的太鲁阁峡谷,享受花莲夜市的美味。王宏正在博士论文《世界健康城市老年人健康与健康体适能之研究——台湾花莲实证研究》中谈到花莲是世界老年人的宜居城市。世界卫生组织在1984年首次提出“健康城市”概念,到现在为止,全球已有大约4000多个城市正在进行健康城市建设。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创建二代健康城市即高龄友善城市的计划,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处于二代健康城市的初建阶段。台湾花莲作为世界健康城市和“健康生活即退休后最想居住的城市——长者亲善城市”,在世界健康城市创建中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如图1 花莲县建筑风景)花莲同时也被人们认为是台湾最后被汉人移居的地方之一(如图2 花莲县建筑碧莲寺风景)。

图1 花莲县建筑风景

图2 花莲县碧莲寺

(2)大庆市春雷小镇。大庆市春雷小镇,位于大庆市庆北新城中部,为大庆市重点开发项目,规划面积大,交通也非常便利。大庆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利用,如湖泊水循环系统,大量的良田美景,都为“慢城”建设提供了条件。在布局上使用紧凑布局,功能上采用多样化功能设计,环境舒适宜人,景观设计多样化并且引入立体化设计模式。

(3)随州市银杏谷。在随州山区的银杏村,一路上有着金黄色银杏做的行道树,两旁是古老的村庄。进入银杏谷前,有一片新建的搬迁房,整个建筑粉墙青瓦,飞檐翘壁。银杏村景区只能步行进入,路面是用以前的磨面的磨子铺设。参观银杏的同时也可以参观石磨博物馆,让人领略银杏美景的同时不忘原有的文化。银杏村里有一条可以行至终点的直行道路,伴着银杏博物馆、石磨博物馆,还有一些老工艺匠人在编织着草席、竹篮,还有大大的斗笠可以让人们去试戴,另有铁艺匠人做一些铁艺传统农耕文化的演示。一路上还有人造瀑布、秋千、跷跷板,可以供游客游玩的铁滚,可以拉动的拉板车。这种类似于博物馆的村镇无疑是在造文化,和美国“慢城”威廉斯堡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四、结 语

当今中国社会正经历转型,也正遭遇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碰撞,“慢城主义”理念的提出刚好适应了小城镇发展的新形势。通过对国内外的慢城建设经验的分析,我们认为不能盲目城市化、城镇化,不能舍弃传统文化而只追求单纯的经济效益,而应该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并且延承文化,这才能无愧于中国上下五千年给予我们的丰富文化遗存。[3]人们对健康、对人居环境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应该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找到归属感和领域感,这也将是城市和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我国大规模实现“慢城”社区的基础条件不足,又由于文化差异和发展阶段等问题的影响,满足不了宜居城市对我国提出的要求,但“慢城主义”的思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用“慢城”理念来指导和保护小城镇建设,可以让整个城镇发展更加宜居和科学。

[1] 栾习芹.“慢城运动”引领城市新生活——意大利“慢城”生活侧记[J].世界科学,2008(2):39-41.

[2] 赵岩,石晓景.农业元素在农业观光园景观中的创新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3(7):186-189.

[3] 赵旭.我国优秀乡土文化的“慢城”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49.

(责任编辑:胡先砚)

2017-02-01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Q243);湖北工程学院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开放项目(2016K002);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开放项目(2016K11);湖北工程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6A12)

聂 丹(1982- ),女,湖北荆门人,湖北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

张胜全(1973- ),男,江西金溪人,湖北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

F592.7

A

2095-4824(2017)02-0121-04

王宏林(1985- ),男,湖北十堰人,湖北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小城镇文化
文化与人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谁远谁近?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当代贵州(2017年50期)2017-12-19 06:27:21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当代贵州(2017年50期)2017-12-19 06:22:04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小城镇远
中华民居(2014年10期)2014-02-28 10:04:49